探访有机茶
报告,之所以会引起震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集中在几家响当当的大品牌。
大品牌茶企为什么会农残超标甚至激素超标?
强世山认为,这是因为现在很多品牌茶企,根本没有自己的茶园,为了降低成本,全部是在农户手上收散茶。
另据一位茶人所述,他一点也不吃惊,因为这是迟早会被曝光的事情。“他们只是建立漂亮的现代化的茶叶加工工厂,ISO、QS、无尘车间,加快他们的店铺加盟速度。但是茶叶收购,和其他任何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茶叶店一样,跟茶农收购。部分在企业网站及宣传册宣称的拥有大量高山茶园的,也是跟茶农买断,即使是买下的茶山,也是承包给茶农去种植,一纸简单的合同:承包的茶山面积多大,今年必须做出多少斤茶叶。因此,承包的茶农就做出简单的选择:虫害多了,就打农药;如果天气不好,收成预计不好的时候,那就打激素。”
被绿色和平报告指出茶叶农残超标的日春茶业,也对媒体表示,为了加强质量控制,他们正准备修建自己的茶园。
这就是茶叶行业的“散奶现象”!当年一些奶业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形式,无论是有奶牛的、有奶车的,都可以加盟。公司只管收散奶。收奶要检测比重、蛋白质、脂肪、pH值等指标,奶农们都有办法对付,往里掺刷墙用的大白粉、米汤、桐油、牛尿……即使奶站把关严格,但检测项目就那么几个,根本难以杜绝掺假。更何况一些企业采取无序竞争的做法,是奶就收,根本不管奶的质量。早在“公司+农户”的模式出炉之时,这些奶业公司就已埋下了祸根。而茶叶行业,依然不知吸取教训。
“小规模的茶农分散生产、分散出售茶叶的主要特点,造成了茶叶品质一旦出现问题,责任追究可能将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而且一家使用了剧毒农药,往那么多茶叶里一掺,也不一定能检测出来。”强世山说。
陈宗懋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从60年代初开始陆续出现,当时主要是DDT、六六六残留严重,严重影响出口。直到1984年我国宣布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六六六、DDT,才使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到90年代初绝大多数茶叶中六六六和DDT残留水平,已经降到国际上规定的最高限量标准以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990到1993年,对来自全国12个产茶省300余个茶样的检测结果显示,96%以上茶样的六六六残留水平为0.07-0.12mg/kg,低于国际MRL标准的0.2mg/kg。DDT的残留水平平均为0.04mg/kg,也低于国际MRL标准0.2mg/kg。但从90年代初起,由于各地茶园大多采用个人承包种植形式,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又所发生。随之农药残留问题也相继出现。”
对品牌茶企而言,现在正是反思之时。
推荐访问: 探访 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