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璇:为虫而战
立志改变农民生产困境
1975年,年少的张艳璇被派到福州农村插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生活。
“4年的知青岁月不仅让我感受到农民的朴实、善良,也让我体会到虫害让农民辛劳都打水漂的辛酸。”回想起当年辛苦种出来的庄稼被害虫毁掉的一幕幕,张艳璇至今痛心疾首,“从那时起,我就想做一个农业方面的专家,‘制服’虫害。”
一心想改变农民生产困境的张艳璇,在恢复高考后,考入福建省一所农业院校的农学系。之后,她因学习成绩优异、科研成果突出,被日本北海道大学破格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从那时起,她便走上了和螨类害虫的“斗争”之路。
螨類害虫身形微小,但其抗逆性强、繁殖速度快、研究难度大。我国是世界上受螨害侵袭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约40%的农药都用于治螨。其中,茶叶、棉花、柑橘、苹果等作物每年要打4~15次化学农药,由于化学农药只作用于农作物叶子的表面,长期使用会渗透到土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影响作物的生长。
但长久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种植技术和知识,农民主要沿用传统农药抗害方法,未探索出其他有效途径。“我每次下乡看到农民在烈日下一遍遍地在果园、农田里喷农药,我心里就不是滋味。这样做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还会污染土地。于是,我下定决心要研究出一种少打农药还可增产增收的好技术!”张艳璇说。
那么,如何对抗“顽固”的害螨?张艳璇将目光转向了它们的自然天敌——捕食螨。“如果说害螨是老鼠,那捕食螨就是猫,它们具有主动跟踪、搜捕害螨的能力,能把隐藏在树缝、叶芽、茎内的害螨一扫而光,采用生物防治手段,达到‘以螨治螨’的效果。”张艳璇说。
自1997年从英国引进捕食螨“家族成员”之一——胡瓜钝绥螨起,这些“小东西”就成了张艳璇亲密无间的“伙伴”。在她的悉心“养育”下,这些捕食螨既不咬人,也不吃农作物,还能捕食红蜘蛛等害螨,为国内有效治理害螨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天敌品种。
助力工业化量产捕食螨
回想起刚开始“养育”捕食螨的那段日子,张艳璇至今感慨万千。“捕食螨虽然对消灭害螨成效显著,但其也十分难被驯养,全世界能实现规模化生产的捕食螨品种不足20种。当时,我国捕食螨的工业化生产技术迟迟未得到突破,农民用不上这种低成本、高产出的技术,就只能沿用传统方法。”她说。
传统养殖捕食螨的方法,是利用花粉或种植农作物繁殖捕食螨。这种方式不仅生产成本高、耗时长,而且由于花粉、植物叶片易腐烂,储存和运输捕食螨也成了问题。面对如此现状,张艳璇心急如焚,“但光着急没有用,得想办法解决问题,我一个人力量有限,那就走出去寻求帮助”。
于是,从1998年起,张艳璇开始了长达20年的求索历程。她走遍了我国20多个省、500个县市,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调研和实验,在我国首次利用粮食加工下脚料,成功驯养出能生长在农田、果园中,并可捕食害螨的胡瓜钝绥螨,同时解决了产品包装、冷藏和运输捕食螨的技术难题。
这些养殖和存储技术的相继问世,解决了我国“以螨治螨”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瓶颈问题,借此我国终于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捕食螨,结束了不能生产捕食螨的历史。
研发出技术只是第一步,还有更艰难的任务等着张艳璇。在实际应用中,张艳璇发现,她研制出的新品种捕食螨,只能消灭红蜘蛛和锈壁虱等害螨,对其他害虫却无能为力。这使得部分农民不得不再使用农药除害,进而削弱了生物防治的效果。为突破这一瓶颈,2012年,张艳璇提出了“一箭双雕”的解决方案:让人工生产的捕食螨携带虫生真菌,它们在四处游走捕食害螨时,就能感染并杀死其他害虫。
常年坚持拄拐上山调查
“应用是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的归宿。”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是张艳璇一直以来工作的宗旨。
“我们在基层工作,能直接收到技术应用效果的反馈。农民兄弟就看技术使用结果,如果不能解决问题,哪怕专家说得天花乱坠,群众还是不买账。”张艳璇感慨道,一开始,她采取传统的“保姆式”推广方法,把捕食螨送给农民,但农民或是提出补贴要求,或是干脆把产品一丢了之,这让她“一度很受刺激”。
老路不通,张艳璇决定探索新方法,即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广技术。2005年,她自筹资金,自学有关公司管理的知识,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自己创办公司,设立风险补偿机制,推动“以螨治螨”技术市场化。“当时,我向农民承诺,如果用了技术无效,我们就赔款。同时,我们还向农民无偿提供综合防治技术咨询及配套服务。”她说。
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这项技术不仅在南方果树上“生根发芽”,也在西北棉田里“开花结果”。从2008年2月起,张艳璇“培育”的捕食螨开始走出国门,出口到荷兰、德国等国。同时,张艳璇从技术角度着手,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建起年产8 000亿只的全国第一个规范化、产业化捕食螨生产基地。
从1998—2018年,“以螨治螨”生物技术在我国32个省的柑橘、棉花、板栗、茶、蔬菜、苹果等产区推广,提高上述产区农产品售价5%~15%,年减少农药使用量40%~60%、累计培训农民8.43万人次,相关技术团队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科教片6部。
如今,临近退休的张艳璇每天仍是忙个不停,但她却乐此不疲。“我很幸运,能面向国家需要,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未来,我将继续努力,让成千上万的人吃上无农残的食品,研发出新技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她说。
推荐访问: 而战 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