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的寓情于“理”
摘 要:《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学物理“要结合物理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深挖物理学科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素材,要有意识地在物理教学中把情感教育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物理教学的情感教育就是要发挥物理以德育人的作用,中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更要学会做人,在这一方面,作为物理教师应该做出比其他学科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物理教学 情感 渗透 结合
《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学物理“要结合物理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物理学科中所蕴含的情感素材,对于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方法、爱国主义情操、集体主义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等优良的道德品质,以及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深挖物理学科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素材,要有意识地在物理教学中把情感教育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渗透,让以情育人逐渐地、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生的头脑,使学生的头脑得到滋润、心理和行为受到好的影响。下面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寓情于“理”的几点体会,以供同行们商榷。
一、结合物理概念和规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方法的教育
最初的物理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物理学科本身就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内容。因此,教师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方法,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阐述物理现象和规律之间的辩证关系,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例如,进行“物体的运动”这一章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得出: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宇宙天体(如太阳、地球、月亮等),小到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分子、原子、电子等)都是运动的,从而让学生知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在分析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分子力为排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0时,分子力为零;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力为吸引力),引导学生得出分子间的距离变化到一定程度时,分子间作用力的性质将发生变化,同时指出,量变到一定程度要发生质变,让学生体会质量互变规律的应用。在分析光的波粒二象性时,介绍大量光子常表现为粒子性,少数光子常表现为波动性,以及正负电荷、南北磁极、物质和反物质,让学生体会到对立统一规律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在分析电荷周围的电场时,强调电场这种特殊物质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检测到它确实存在,从而指出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结合教材适当地介绍物理学史,对学生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在物理教学中,介绍一些物理学史、物理学家的事迹和贡献以及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接受物理知识,掌握物理规律,了解物理学发展的现状,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得到情感体验,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例如,在进行“人造卫星”一节的教学时,可向学生介绍我国物理学家钱学森,不贪图荣华富贵,历尽千辛万苦从美国毅然回国,投身于我国的火箭发射和导弹事业的事迹,介绍我国通讯卫星的发射情况,神舟5号、神舟6号、神舟7号飞船以及嫦娥探月工程的成功发射和接收情况;在“导体的电阻 超导现象”一节中,可为学生介绍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超导磁悬浮的研究现状及上海磁悬浮列车的运行情况;在“光的直线传播”一节中,为学生介绍《墨经》在公园前400年就记载并论述了小孔成像、杠杆等知识;在“原子核的衰变”一节的教学中,可为学生介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在瑞典首都领奖时,坚持用汉语演讲,中华之声响彻大厅,结束了在授奖大厅里没有汉语的历史;在“重核的裂变和轻核地聚变”一节中,可为学生介绍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时间比美国和原苏联的时间都要短得多。通过这些事例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我们的先辈们对物理学的贡献,我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领域,当然也要让学生明白在科学技术的许多方面,我国离世界的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从而既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又能让学生逐步树立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三、挖掘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教育
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要求学生按规则操作、如实记录、严格地实事求是地对待数据,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精神和爱护仪器的主人翁思想以及发扬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当然,在教师的演示实验中教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
2.根据教学进度,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中外著名科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肃认真、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以及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在“行星的运动”一节中,可为学生介绍意大利人布鲁诺为坚持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天主教派活活烧死,以培养学生勇于坚持、捍卫真理、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在“电磁感应”一章中,可适时为学生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刻苦钻研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3.教师的榜样作用也是搞好德育教育的巨大动力,教师本身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应不断强化自身的建设与修养,发挥榜样的现身教育和影响作用。
四、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制观念的教育
物理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脱离实际的教育是没有成效的,在今天的多元化社会中成长的学生,在思想上不可避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一些误区,比如赶时髦、自私自利等等不好的思想倾向,丢弃了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在物理教学中,可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制观念的教育。如,在教学牛顿第三定律“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时,可引用陶行知的一段话“你打我,我打你,借别人的手打自己;你骂我,我骂你,借别人的嘴骂自己”,以此来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教育学生不打人不骂人,学会与人相处、相互帮助。在“原子结构”一节的教学中,可选择时机为学生播放物理学家卢瑟福生平简介的视频材料,让学生体会到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坦荡心胸,以及他坚持真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争名利、爱才如命、团结所有科学同道的良好道德品质和高尚人格。在“圆周运动的运用”一节中,与学生共同分析汽车转弯的最大速度、高速路上的汽车相撞等问题时,可为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交通法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法制观念的教育。
综上所述,物理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素材,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和物理学史,有意识、有计划地把情感教育渗透到物理教学中去,我们是能真正做到韩愈所说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是能真正做到在物理教学中寓情于“理”的!■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
2.杜时忠.学校德育重建中的课程建设.
3.王宗敏.栗朱海.自然学科德育丛书.物理篇.
推荐访问: 物理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