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教育中机械类课程的教学艺术

2022-04-01 09:39:38 |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以作者的实际经历为依据,介绍了作者在从事中等职业教育机械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心得。文章以工程力学、机械制图、综采运输机械等专业基础课为例,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机械类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并提供了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和相应的教学技巧。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环节、空间想象力、思维固化、课堂自由度、头脑风暴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对象,由于其自身素质的局限性,跟高校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有着相当的差距,如果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直接用大量的专业词汇堆积而成的文字去灌输我们的学生,教学效果肯定不尽人意。所以我们必须以较低的层次水平去导入课题,以更通俗实际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这样才是对学生负责的方式。因此授课手段和教学艺术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就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历,以工程力学、机械制图、综采运输机械等专业基础课为例,阐述一些基本教学艺术在授课过程中的应用。

1.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也是我讲得次数最多,最熟悉,也最有心得的一门课。工程力学主要研究物体机械运动和杆件弹性变形的一般规律。它不仅是工科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而且是能够直接用于工程实际的技术学科。全书分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两大板块。就我个人观点而言,工程力学是一门侧重于力学原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课程。但是分析和解决问题倚重的还是力学知识,这一点跟物理学比较相似。在结决问题之后,必须要还原到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中。所以我们在引导到学生构造力学模型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要向学生讲解一些工业工程上的知识,比如机加工,建筑,简单机构原理等等。使学生能用各种力学原理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理解并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我想,这也是这门课程设置的真正目的所在。这门课的知识体系构架比较连贯,各个知识点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我比较习惯在课堂教学的始终有意强调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并用树形目录的结构把知识点进行梳理串讲,以便让学生更为清晰牢固地掌握这门课。

2.机械制图

再来谈谈机械制图这门课,机械制图是一门以图形为研究对象,用图形来表达设计思想的学科,在我校很班级都开设这门课。同时这门课也是我这学期才刚刚接触,说实话比较让我头痛的一门课。由于该课程内容单一、枯燥,而且很侧重于空间想象能力,因此理解起来十分抽象,很多知识点很难向学生描述和表达,必须要借助于模具的演示以及板书绘图。因此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认为这门课的一个很大难点就是如何用平面视图向学生展示空间形体以及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为了这个目的,我可以说是费尽心机,但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是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我决定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方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他们的多种感官功能,使之可以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的理解相关知识和理论。例如在“物体三面投影图的形成”、“投影基本规律”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立体造型及动画功能,将物体三个投影图的形成过程及三个视图之间的关系动态的展示出来,这样能使学生直观的理解每条线、每个点的来龙去脉。即减轻了教学难度,也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剖视图的绘制”教学中,要求反映物体的内部结构,因而可利用计算机的立体造型功能让学生“走”进物体的内部,总结剖视图的投影规律,这样的教学活动,遵循了从直观到抽象认知规律,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兴趣。特别的,我还有这种想法,在制图教学的同时,给学生安排上机课。因为在我上学的时候,由于专业和兴趣的缘故,经常会接触到像是3DMAX、solid works、proE等软件,我觉得如果让学生利用这些制图软件,亲手演示切割,叠加,相贯这些立体的构造过程,肯定会对立体的理解,空间的想象有着很好的帮助。

3综采运输机械与煤矿机械检修工艺学

综采运输机械和煤矿机械检修工藝学都是是煤矿机电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实际密切相关的课程,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但是,由于课程设置和硬件资源的限制,教师很难把各种机械的机构和原理进行形象细致的展示和讲解。它并不像机械基础那样,所讲解的是螺纹连接、齿轮传动那样常见而又形象地机械,另外,这门课程必须要落实到井下实际的生产环境中去,还要考虑到设备配套情况。这就给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授课方法与教学艺术来对学生进行诠释和讲解。

比如在讲刮板输送机的时候,可以用到类比的方法,比如中国古代的高转筒车和提水的翻车其实就是刮板输送机的雏形,教师可以根据高转筒车和翻车的动作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刮板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另外,采用比喻教学法也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可将综采机械中的液压传动系统中的流量比作公路上的通车量,可将过滤器比作油路中的清洁工。又比如在强调液压辅助元件的作用时,可将辅助元件与其他元件的关系比喻为绿叶与红花的关系,即“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正因为绿叶日夜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等,才能使整个生物体生长,开出美丽的鲜花;亦即液压泵、液压缸、液压控制阀三大类液压元件,同样离不开油箱、过滤器、油管、加热器、冷却器等液压辅助元件的储油、清洁、连接、加热、冷却等工作。再比如讲到煤矿机械检修工艺学中的配合与装配环节,这方面的概念比较生涩,对于缺乏装配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显得过于抽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将鞋比作孔、脚比作轴,那么孔和轴的结合也就是鞋和脚的结合。孔、轴形成间隙配合时:孔的尺寸总大于轴的尺寸,好比所有的鞋均比脚大,有间隙穿鞋才容易,即孔、轴装配方便,但不紧凑,需加以紧固,即孔和轴拆卸方便,传动时要用键将孔和轴连接起来。孔、轴形成过盈配合时:孔的尺寸总小于轴的尺寸,好比所有的鞋均比脚小,穿鞋困难,即孔、轴装配困难,要采取压入法或温差法进行装配,装配后孔、轴配合牢固。孔、轴形成过渡配合时:鞋有可能大于脚,有可能小于脚,也有可能刚好合适,孔的尺寸也有可能大于轴的尺寸,有可能小于轴的尺寸,也有可能等于轴的尺寸,孔、轴结合的情况介于间隙配合与过盈配合之间。

如此运用类比和比喻教学,将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兴趣盎然,自然就会将这些知识牢牢记住。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化未知为已知、化深奥为浅显,树立鲜明生动的直观形象的作用,可启发思维、拓宽思路,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都具有其特殊性,除了合理利用授課手段,发挥教学艺术外,我个人觉得突破思维固化的瓶颈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强调板书,时间安排,课堂教学几大环节这些问题。当然这些基本功是保证课堂教学成果所必需的,但是过分要求这些,就会在无形中束缚了教师的发挥,限制了课堂的自由度。我们了解到,很多大学老师在课堂上,并不拘于固定的课堂环节,洋洋洒洒,旁征博引,积极互动,最后同样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真正成功的一堂课完全可以不拘于某种特定的流程或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师生自由互动,充分发挥,以一种类似于头脑风暴式的方式,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激发思维的碰撞。在这样的教与学的方式中,相信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以及自身的思考,都能够达到更高的层次。所以作为一名教师,绝对不能固步自封,而要不断地去突破,去创新。只有真正培养出能拿得出来,专业技术过硬,让用人单位认可的学生来,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体现。

推荐访问: 浅谈 职业教育 机械类 课程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