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院校与地方院校的大学化学教育的比较
摘 要:大学化学教育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培养其相应的化学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本科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基础。该文从大学化学课程设置,讲授内容、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军队院校与地方高校的大学化学教育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针对军队院校学时受限的客观情况,提出了改进大学化学教育的几点思考,即加强与物理课程衔接、调整讲授内容、教学与考核方式多样化、引进助教制度、开设设计性实验等。
关键词:大学化学教育;军队院校;地方高校;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6-0060-02
Abstract: Chem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elps to improve students" knowledge and ability structure as well as to promote their corresponding chemical quality, which is also the foundation of training high-quality military personnel.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chemical education between military academies and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chemistry course setting,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In view of the limited teaching hours in military academies,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chem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connection with physics courses, adjus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using diversified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 introducing the assistant system, as well as arranging the designed experiments.
Keywords: chem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ilitary academie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arrangement
化學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也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当今人类面临的能源、粮食、环境、人口、资源等五大全球性问题无不与化学密切相关[1]。因此,作为通识教育的大学化学(或称普通化学),一直以来都被作为高等教育中实施化学教育的基础。尤其是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大学化学可能成为其四年学习生涯中接触的唯一一门化学课程。“大学化学”给学生以高素质的化学通才教育,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化学的理论、观点、方法审视公众关注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新型材料、生命科学、健康等社会热点问题[2]。这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培养其相应的化学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本科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非化学化工类专业中实施化学教育已成为工程技术、高等教育专家的普遍共识。
特别对于军事院校来讲,大学化学课程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基础。一方面为军校学员提供必要的化学知识储备,使其了解化学在军事上的应用。更关键的是要帮助学员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运用化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军事装备、军事工程乃至战场环境中的化学问题的能力[3]。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作为军内培养国防科学技术人才的综合类最高学府,担负着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的军事人才的重担。了解国内重点地方高校的大学化学教育状况,并以国防科大为例,对军队院校与国内重点地方高校的大学化学教育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保持军队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学习地方院校的长处,对军队院校新一轮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大学化学课程设置现状比较
大学化学作为一门导论性质的基础课,其课程内容覆盖面广,除了化学学科本身的化学反应基本规律和物质结构的相关知识之外,还包括众多的交叉及边缘学科,例如能源化学、材料化学、环境化学、生物化学等。而与大学化学课程相配套的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5]从地方高校的大学化学课程设置状况看,一般理论教学学时数都在48学时以上,上海交通大学最少,也有36学时,而清华大学则高达64学时,而我校09培养方案中的大学化学只有28学时。地方高校普遍重视实验教学,如北京大学实验学时数达到了60学时,最少的浙江大学也有18学时,而我校09培养方案中仅仅有8学时。
在军队院校中大学化学课程普遍存在着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大部分非化学类专业都不开设大学化学课程。这是因为军队院校由于培养人才目标和定位的不同,与对方高校相比有更多现实的困难。一是要培养素质过硬的军事人才,就必须保质保量地首先完成政治、军事类的课程,而地方院校在这方面投入的学时数非常少;二是数学物理作为核心基础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工程技术的前提和保障,这一点与地方高校是相似的;三是迫于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压力,这类课程的学时也必须保证;四是对人文素质的呼声逐年增大,人文类课程逐渐增加;五是对化学教育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学员进入部队后没有体现出化学素质对于军事人才的普遍重要性[3]。由于多方面的综合原因,大学化学课程所包含的内容逐渐的丰富,而完成课程讲授的理论学时不仅得不到扩展,反而被逐年的压缩。于是大学化学的教学就出现了一种“教材越编越厚,课时越讲越少”的奇怪现象。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完成大学化学课程的讲授和学习,是教员和学员都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讲授内容、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的比较
(一)讲授内容
从知识结构上来看,大学化学(或普通化学)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篇章物质结构,第二篇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第三篇章化学与现代社会(如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生命等)。这在地方高校和军队高校都是相类似的。但地方高校由于学时相对来讲比较充分,在理解物质结构内容的基础上,把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作为学生了解和掌握的重点,而且还能够将化学与现代社会分成许多专题进行讲解,以及让学生参与讨论。另外,重视现代科学前沿,地方高校会结合当前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课堂讨论。我校在学时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为使大学化学课程具有鲜明的军事特色,能够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化学素养,精简了化学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基本规律的相关内容,更多地为学员介绍化学在现代军事高科技中的应用,比如在火箭推进剂、火炸药、军用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以及生化战剂防护等,但由于学时的限制,也只是以教员的介绍为主,没有形成学生参与的氛围。
(二)教学方法
重点地方高校一般都重视《大学化学》的课堂教学,倡导启发式教学,希望学生多查阅文献,多思考问题,以便提高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课堂中对一些重点和关键内容重点讲授,采取讲、读、问、练相结合的方式,并针对难以理解或易混淆之处提出思考性问题,启发、思考、讨论、对比、总结、综合,从中得出各种方法的不同;每堂课后留下一个问题,让学生回去思考,下一次课时再讨论,把回顾旧内容与讲授新知识很好地衔接起来[6]。我校也要求采取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教学方式,每堂课前,把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运用的手段先提出,引领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学员的课外自学时间较少,而且上网查找资料不方便,学生过多依赖于教员的课程讲授,难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研讨等方式。而且由于“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少”的限制,教师大都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听教师講课的时间远多于自主思考和自学钻研的时间,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和记忆。而由于学生很依赖教师的课堂讲授, 教师不得不讲得更细、更多, 结果不仅影响了学生独立探索能力的提高, 还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三)考核方式
目前许多985重点高校的大学化学课程除了进行期末考试外,还有期中考试和经常进行的平时小考。各次考试、专题讨论、作业及期中、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尽相同。比如在清华大学,大学化学的考核评定方式如下,平时作业成绩占10%,期中考试成绩占20%,专题研讨报告或论文占10%,而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只占60%。这样在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价,一方面有益于促进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真正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单凭最后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考核方式,使得学生养成“平时抛诸脑后,考前废寝忘食”的为了考试而学习的突击学习方式。而目前我校大学化学理论课程的考核还是仅仅在最后期末考试的时候集中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使得学员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课程没有足够的重视,不积极参与课程的思考、讨论、研讨等,考前突击,考完就扔,大大弱化了课程的培养作用。
三、关于改进军队院校大学化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通过前面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军队院校在“学时少”的客观条件下,保持了自己课程的大学化学的军事特色,但在讲授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加教学互动,夯实新型军事人才的化学基础。关于改进军队院校大学化学教育,作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保持军事特色,优化与物理课程的衔接,深化结构教学法
针对军队院校目前学时少的客观状况,加强大学化学与大学物理的课程共建。大学物理和大学化学是高校两门相关性较大的公共基础理论课程,不少主体上一致的内容,以不同的表述方式和变化了的视角出现在各门课中(比如原子结构部分的内容,热力学方面的内容等),由于缺乏逻辑上的联系与方法上的沟通,使学员难以通观全局,致使教学内容缺乏必要的衔接和柔性连接,内容重叠,教学效率低下,学时严重短缺与学时浪费的局面共存[7]。
(二)讲授内容的调整与优化
在优化与物理课程衔接的基础上,略讲或让学员自学物理课程中已经讲解的内容(如原子结构、热力学等)。保持课程的军事特色,将化学知识与军事应用紧密相连,在原有的在高技术武器装备中应用的基础上,特别要突出如何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将来军旅生涯中可能会遇到的化学问题的实例,以激励学员学习的热情,展现化学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在节约出课时的基础上,可以增加研讨课的比例,鼓励学员积极参加课堂讨论。特别是提炼出国防或部队中实际存在的化学问题(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都可以),让学员查找资料,自行设计解决方案,并在课堂上讨论、展示、答辩等。与之相对应,考核方式也相应调整,课堂研讨或撰写课题论文都可以在期末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参考文献
[1]王枫,张会菊.大学化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协论坛,2011(2)下:173-174.
[2]曾政权.大学化学课程国内外现状的比较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5):141-142.
[3]杜金会,王妍妍,等.浅谈军队院校的大学化学教育[A].第27届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七会场会议论文集[C].2010.
[4]戚洪彬,郑红,等.部分高校“大学化学及实验”开设情况的对比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7(2):26-29.
[5]杨秀平,梁永民.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高等理科教育,2008(5):109-112.
[6]罗静,江金强,等.中新两国大学化学教育比较中的思考[J]. 广州化工,2010,38(12):246-247+263.
[7]李正群,杜金会.军校理化综合性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2):80-82.
推荐访问: 院校 军队 地方 大学化学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