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做高端体检PET-CT吗?
一项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PET-CT正在国内迅速走红,有广告称:“PET-CT是21世纪初新问世的诊断技术,21世纪最给力的防癌设备,具有CT、核磁等普通检查设备不可比拟的八大优势。”宣传称,“把探测病变的PET和解剖结构的CT有机的结合,两者优势互补,与普通CT、MRI等影像检查相比,PETCT可以提前半年发现身体的异常病变,起到1+1>2的效益。”广告还称,“一次定位获得全身信息;对各类肿瘤的灵敏度高;对部分肿瘤具有超强的特异性;高达95%以上的准确率”,等等。
在某些大医院里,最贵的检查莫过于这种PET-CT,检测一次要8000~9000元,甚至上万元,北京有的大医院检测一次要15000元。奇怪的是,价格越贵光顾的人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PET-CT进行肿瘤筛查,某些医疗机构甚至以此吸引有钱人做这种“高端健康体检”。但是,很快有人发现PET-CT检查存在较强的辐射问题,一些肿瘤患者也因担心而产生恐惧心理。
那么PET-CT究竟是怎么回事儿?PET-CT检查真的像广告说的那般神奇吗?这种检查安全吗?笔者就此采访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线科和放射教研室主任刘白鹭教授。
普通人没必要做PET-CT检查
刘白鹭教授曾经是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还担任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等。从事放射诊断及CT诊断工作30余年,擅长胸腹部及大血管病变的影像诊断。
据刘教授介绍,PET-CT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诊断仪器,中文全称叫做“正电子发射——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它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和X射线断层扫描(CT)两种诊断技术,既能提供疾病的分子生物学信息,又能提供疾病的解剖学信息。
刘教授认为,PET-CT对判断肿瘤性质、评价监测肿瘤的治疗效果作用比较准确,因而对协助临床医生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有很大意义;但是不建议把它作为常规的体检项目,除非是肿瘤的高危人群。身体强壮的中青年、没有任何肿瘤迹象的群体根本没必要做这种检查。
据权威统计,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全国每年接受X射线影像诊断的患者达2.5亿人次,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0%。医疗照射已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人工电离辐射来源。而PET-CT的使用在各地的体检中有增长趋势,它的适用范围被扩展到了普通人群,其查癌功效被说得神乎其神。
PET-CT检查有风险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曾做过一项统计,北京市做医学诊断检查的人群中,至少有2/3接受了X线照射(含CT检查)。专家对此表示忧虑:做一次CT全身扫描会增加8%的辐射致癌风险。研究估算,北京市每年约有350人可能由于X线照射而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
英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辐射安全部专家表示,“科学界公认,辐射对身体的损害,会随着其暴露在辐射下的次数增加而积累。因此,每一次PET-CT检查都会增加风险,这将在一段时间后最终带来显著的辐射剂量”。香港和美国联合进行的放射剂量研究指出,全身PET-CT扫描伴随着大量的辐射剂量和致癌风险。
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曾发出文件,要求规范使用PET-CT,保护患者合法权益,要求其检查阳性率不低于70%。这一表态意味着PET-CT检查必须对症使用。而在目前的医疗实践中,这个体检范围被人为地扩大了,据统计,各医疗机构通过PET-CT体检查出癌症患者的比例均不超过2%,就是说,有98%的健康人群白白遭受了PET-CT检查的辐射。
日本是最早使用PET-CT进行体检的国家之一,由此还催生了国际“体检旅游”,吸引了不少中国人前往,但日本的专家并不赞同在体检中使用PET-CT。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统计分析科主任片野田耕太表示,“目前PETCT体检主要是由一些医疗机构的利益驱使的。”
《亚太肿瘤预防杂志》的一篇论文披露,在用PET-CT对50~59岁的健康日本人进行体检时,其阳性预测值仅有3.3%。
芬兰的癌症检测中心专家告诉来访者,不会随便使用PET-CT进行体检。“再有钱也没有用,必须得其他仪器检查之后,医生认为有必要才能做。”“这不是因为价格,而是因为风险。”荷兰癌症研究所核医学部专家柯尼里斯?霍夫纳格尔表示,“像日本那样的PET-CT体检,可能100个人里才检查出3个人。为了3个人而让其他97个人承担辐射风险,不值得。”
加拿大医疗服务研究基金会也指出,PET-CT扫描不仅不能预防癌症相关的死亡,还会给患者带来风险。报告称,“PET-CT扫描既不具有易感性也不具有特异性,它还给患者带来大量的风险,包括不必要的检查、过多的放射暴露以及很高的错误率。”
据刘教授介绍,PET-CT的辐射来源于放射性核素和PET-CT扫描两部分。
做检查者一般需要注射放射性核素作为显影剂,这本身就带有辐射性。经常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氟-18(18F-FDG),按0.1毫居里/公斤体重的注射计量来算,一般情况下受检者所注射的放射性显影剂的计量不会超过10毫居里。也就是说,做1次全身PET-CT检查辐射量约为10~32毫西弗,普通人每年接受的天然辐射为1000~2000微西弗,(1000微西弗=1毫西弗,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的事故等级为5级,第二天核电站附近1.1公里的辐射量为每小时351.4微西弗)
最简单的比喻:全身检查一次PET-CT相当于一个正常人30年的辐射, 相当于在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的第二天在附近站了一天。
PET-CT也存在局限性
事实上,有一部分肿瘤的葡萄糖代谢并不旺盛,也就是说,PET-CT也会漏诊一部分低代谢肿瘤,包括肾透明细胞癌、黏液性肿瘤、肺泡细胞癌,还会漏掉一些有着特殊代谢的肿瘤,如肝细胞性癌。此外,PET-CT的空间分辨率也是有限的,临床上4~5毫米以下的肿瘤,代谢即使高有时也很难探测出来。
据介绍,有时PET-CT检查出的结果,医学影像学专家也不能够完全判定究竟是恶性肿瘤还是良性改变,或是其他技术伪影的表现,不好轻易下结论。PETCT检查能够发现一些很小的肿物,但有时即使发现了也没有意义(如甲状腺腺瘤、微小肺结节),人体自身有很强的自我修复功能,也许,这些肿物会自动消失。这样的检查只能给患者增加精神压力。
有的专家认为,PET-CT在发现空腔脏器(胃、肠等)病变方面存在盲区,因此并不能取代胃镜、肠镜等常规检查。因此,说它是什么查癌神器是不准确的、不科学的。
尽管影像学检查进步很快,但在医学实践中,判断是否为恶性肿瘤仍然只遵循一个“金标准”,就是对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只有做病理检查才能够准确判定是否是良性病变,其他检查都是辅助手段。
刘教授认为,归根结底,PET-CT是一种不可否认的有效的检查方法,但是最好不要乱用。PET-CT有辐射,但是还是相对安全的。一些正常人群可以选择避免这样不必要的辐射,但肿瘤高危人群和肿瘤人群则不应因怕辐射而丧失发现和治疗肿瘤的机会。
编辑/谭明
推荐访问: 有必要 体检 CT P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