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甘草酸镁对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临床疗效
对照组(硫普罗宁)。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体征及症状总体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BIL、AST、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率(82.86%)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率(0.00%)低于对照组,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均<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疗效较好,安全性高,能纠正异常肝功能指标。
关键词:血液肿瘤;肝损害;异甘草酸镁;硫普罗宁
血液肿瘤主要依靠化疗治疗,随着化疗药物研究深入,血液肿瘤治愈率、疾病缓解率均不断提高,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化疗药物具有毒副反应,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损伤最为常见,对化疗药效造成影响,不利于化疗顺利进行,重者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有效降低化疗毒副作用,保证良好药效,减少化疗中肝损伤,成为血液化疗科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甘草酸制剂是当今临床常用药物,具有抗氧化、抗炎、保护肝脏细胞膜等作用,被认为是改善肝脏生化指标的有效药物。本研究将其应用于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脏损害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2月~2016年7月笔者选取所在医院70例血液恶性肿瘤化疗后肝损害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22~68岁,平均(44.6±9.2)岁;急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骨髓瘤、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别为12例、13例、8例、2例。对照组男27例,女28例;年龄28~67岁,平均(45.7±8.3)岁;急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骨髓瘤、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别为10例、15例、7例、3例。纳入标准[2]:经免疫流式、骨髓细胞学、病理等确证血液恶性肿瘤并接受化疗;化疗后肝功能异常;机体Karnofsky≥70分;符合1997年Maria VA提出的肝脏药物性损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化疗前已经存在肝功能受损;未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上述资料对比,P均>0.05。
1.2方法 ①观察组:将150 mg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250 ml浓度为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行静脉滴注。②对照组:200 mg硫普罗宁混合250 ml浓度为5% 葡萄糖注射液混合,行静脉
滴注。两组均为1 次/d,14 d 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检查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1.4疗效评估[3] 体征及症状消失,ALT<50U/L为显效;体征及症状明显改善,ALT下降50%以上为有效,其余为无效;总有效=有效+显效。记录体征及症状平均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5统计学分析 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t检验;计数使用(%)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TBIL、AST、ALT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2.2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不良反应及体征和症状总消失复时间对比 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腹胀2例,恶心3例,发生率为14.29%。χ2=14.98(P=0.0001)。观察组体征及症状总体消失时间为(7.50±3.24) d,对照组为(9.61±4.01) d。t=2.42(P=0.0181)。
3 讨论
血液肿瘤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和生命,目前化疗是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药物在肝脏代谢,产生的特异性反应、血流干扰、毒性反应等可损害肝脏细胞,伤及肝功能。药物代谢产生的超氧化离子、氧自由基、电子产物会加速脂质过氧化,损伤肝细胞膜和肝线粒体,引起肝细胞损伤,扰乱肝细胞功能,引发化学性炎性反应,出现慢性肝硬化、肝静脉闭塞性等疾病。长时间、大剂量进行血液肿瘤化疗增加了肝损伤发生几率,使患者肝功能衰竭而死,因此预防和治疗化疗引起的肝损害是提高血液肿瘤化疗安全性和疗效的重要途径。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较对照组高,P<0.05。提示异甘草酸镁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肝损伤的效果更好。异甘草酸镁是天然甘草酸立体异构体镁盐,为单一18α-异构体甘草酸,具有较强的亲脂性,因此容易与类固醇激素受体蛋白及靶细胞受体结合,具有保护肝细胞膜、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调节免疫的作用,对肝炎病毒具有抑制作用;能提高缺血再灌注血一氧化氮和SOD水平,缓解缺血再灌注引发的肝损伤[4];具有护肝利胆、抗感染、解毒等作用,能治疗D-氨基半乳糖引起的肝损伤;此外该药物具有较好肝脏靶向性,抗纤维化、免疫抑制、抗炎护肝等效果较清除体内氧自由基、调节免疫、抑制肝炎病毒增殖,增加缺血再灌注时血 SOD和一氧化氮含量,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肝细胞损伤,有抗感染、护肝利胆、解毒等功效,对 D-氨基半乳糖所致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4],肝脏靶向性高,保肝抗炎、免疫抑制及抗纤维化等效果较硫普罗宁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BIL、AST、ALT对较对照组低,P均<0.05。齐锦宏[5]等研究者采用100 mg/d和200 mg/d剂量异甘草酸镁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肝损伤患者,发现剂量增加后并不增加不良反应,P>0.05,100 mg/d剂量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研究共同证明异甘草酸镁安全性好。
综上,异甘草酸镁用于血液中留意患者化疗后肝损伤治疗中,具有纠正异常肝功能指标的作用,护肝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闫玉兰,莫永森,张冬梅,等.异甘草酸镁对化疗药物致初治胃肠道肿瘤患者肝损害的预防作用[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3):204-208.
[2]李英霞.异甘草酸镁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5,17(13):125-126.
[3]王美清,毛山山,程小珍,等.多烯磷脂酰膽碱与异甘草酸镁预防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35):103-106.
[4]殷学惠.肿瘤内科化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J].医学信息,2013,09(28):498-498.
[5]齐锦宏,程敏.异甘草酸镁和硫普罗宁治疗化疗后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11(8):99-99.
编辑/安桦
推荐访问: 化疗 疗效 肿瘤 损害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