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合并急慢性炎、息肉及肿瘤临床病理综述与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常常合并炎症或息肉或肿瘤以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300例胆囊切除标本中病理确诊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囊结石伴炎症、息肉与肿瘤常见临床表现类似。结论:胆囊结石不仅仅是结石,或伴炎症或息肉或肿瘤,它们临床表现类似,但也有不同,需依赖病理检查。
关键词:胆囊;临床病理;诊断
【中图分类号】R57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16-01
胆囊结石往往不是单纯的的,合并炎症、息肉常见,胆囊腺癌的临床较少,有时胆囊结石合并息肉临床影像学易误诊为结石,本文对我科4年中病理确诊的300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及探讨。
1材料与方法
2008.5-2012.5我科共收胆囊切除标本300例,其中胆囊结石合并炎症者180例,112例胆囊结石合并息肉,5例合并非典型增生,3例合并胆囊腺癌。全部标本均做纵形剖开,10%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显微镜观察。
2结果
2.1临床资料,300例胆囊标本中,男女比例为3:8,年龄35岁-78岁,其中大多数大于50岁,病程2天到10年不等,临床表现不一,54例右上腹疼痛较轻,持续时间不长,可自行缓解,近来疼痛间隔时间缩短,疼痛时间延长;163例右上腹疼痛,伴有阵发性绞痛;24例疼痛向肩背部或腰部放散;15例出现消化道症状,有恶心、呕吐、厌油;15例临床无症状于体检时发现息肉;11例发热;5例皮肤或巩膜黄染;3例黑便;201例右上腹部压痛;10例可触及包块;31例无明显异常体征。300例均行B超检查,示胆囊壁毛糙,囊内见强回声,部分胆囊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部分胆总管扩张,部分胆囊壁增厚,3例行CT检查,胆囊扩大,壁增厚,胆囊癌不除外,部分急性发作病例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大部分胆囊行腹腔镜手术切除,少部分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中探查全腹,部分可见胆囊增大,解剖结构清楚,分别从剑突下,右季肋区入器械,游离出胆囊动腺等一系列步骤,行胆囊切除,部分见胆囊增大或正常大小,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粘连,常侵犯邻近组织。胆囊壁有不同程度的增厚,可见大小不同数量不等的结石,有的呈泥沙样结石,有的有脓液溢出伴有异味,胆囊壁呈暗褐色改变。
2.2病理检查
2.2.1肉眼:胆囊的形态多种多样,180例胆囊结石合并炎症中,合并急性化脓性时,胆囊体积增大,粘膜呈暗红色,明显充血;坏疽时,胆囊深暗红色,甚至发黑,壁薄,质软,有异味,切面胆囊壁增厚或变薄,色暗红,粘膜面结构不清,网状的形状消失,粘膜坏死脱落或呈颗粒状而粗糙,慢性者胆囊增大,壁薄,粘膜襞消失或呈小梁状,少数病例胆囊缩小变硬,有的胆囊壁大量钙盐沉积,有“瓷器胆囊”之称,有的病例见胆固醇沉着形成黄色斑纹。112例胆囊结石合并息肉,其中81例囊壁间见数目不等直径为0.2~2.1cm质软的淡黄色或黄褐色结节或斑点;31例仅见单个结节或多个结节突出于粘膜面,有的形成带蒂的结节。3例胆囊结石合并腺癌仅见胆囊壁增厚,有的甚至可达4.5cm,切面灰白色,质硬。
2.2.2镜检:48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炎中,可见胆囊粘膜充血、水肿,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化脓、坏疽时,可见粘膜坏死,溃疡形成,囊壁各层组织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呈蜂窝织炎,有时可见小脓肿形成,浆膜常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被覆。合并慢性炎的132例中,可见胆囊粘膜上皮可保持完整,有时粘膜上皮萎缩,但大多增生[1]。罗-阿氏窦常深达肌层或穿过肌层,有时上皮增生显著,呈增生性腺性胆囊炎的组织学表现。肌层肥厚,胆囊壁各层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和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有的病例可见胆囊壁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并伴有淋巴滤泡形成(淋巴梁滤泡性胆囊炎),5例合并胆囊癌(均为腺癌),癌细胞为柱状,具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并常分泌粘液,癌细胞排列成大小不等的腺管状,部分呈乳头状。癌组织多向胆囊腔内生长,同时也向胆囊壁内呈浸润性生长。有的病例中癌细胞不排列成腺管状,而成实体的团块或条索状,呈单纯癌的形态[2]。5例合并非典型增生者,仅见腺体上皮细胞核稍大、略深染。
2.2.3预后:172例术后3天无并发症康复,8例切口感染,3例胆囊癌者中1例合并胆瘘继发感染,6个月后死亡。
3讨论
胆囊结石合并炎症、胆囊息肉,临床表现很常见。胆囊肿瘤主要常见的是腺癌,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可以同时并存,又可以相互转化,胆囊结石以21~40岁之间为最常见,约占60%,男女比例差别不大[3]。胆管结石较多见,占50%~80%,胆囊结石相对较少,而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息肉以中年人为主,40岁~60岁,女比男性高出4倍,以肥胖者多见,胆囊肿瘤男女差别不大。胆囊结石的发病机制与胆道梗阻,胆道内细菌感染和寄生虫栖居有密切关系,再者与滥用雌激素有关,再者是高糖、高脂的饮食也可导致结石的发生,继而伴发炎症,体内胆固醇代谢发生障碍,在胆囊粘膜面形成结节状息肉,直径为0.4~1.0cm。胆囊癌与胆囊结石关系密切,年龄50岁~70岁,女性多于男性。胆囊结石随着病程发展,胆囊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息肉,表面被覆柱状上皮,内含大量泡沫状细胞,蒂部由血管结缔组织构成,胆囊结石及胆囊炎的长期刺激,与胆囊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约80%的胆囊癌患者同时合并胆囊结石,癌肿好发于胆囊颈部,可能是结石作为异物刺激,引起与结石接触处粘膜上皮发生炎性坏死,并伴随着上皮细胞增生,反复增生可发生异型性变而转化为癌[4]。
胆囊结石合并炎症、息肉及肿瘤均需依赖病理诊断。根据大体标本胆囊壁不规则增厚,息肉可见大小不等的结节状突起。镜下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不同程度增生、细胞有无异型改变等诊断不困难,但它们之间还需鉴别,临床上B超有时把胆囊胆固醇息肉误诊为结石,病灶内内的大片泡沫细胞分布于粘膜固有层内可确诊。把粘膜皱襞误诊为胆囊息肉;胆囊结石合并慢性炎,胆囊壁增厚时,有时合并胆囊癌,镜下可见癌肿的异型性。本组112例息肉中被误诊为结石有12例。
参考文献
[1]Goodmen zo,Ishak KG Xanthog 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Am JSurg pathol,1981,5:653
[2]Dao AH,Wong SW,Adkins RT. Xang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 Am Surg, 1989,55:32
[3]Velez AF,et al. 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gallbladder: report of a case and review of theliteratule Am surg,1995;61:1095
[4]朱世能,徐秉栋 肝胆系统病理学回顾与展望。中华病理学杂志,1995;24:217
推荐访问: 息肉 病理 肿瘤 综述 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