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校互联网思政工作载体建设的探讨

2022-04-04 09:00:26 | 浏览次数:

摘 要:新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和思政工作之间的联系日渐紧密,深化建设高校互联网思政工作的载体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期在载体深化建设过程中对各层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发展基础上提高思想境界以及思想政治素养。

关键词:高校;互联网思政工作;载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12B-0017-02

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的要求、内容、方法等都有了全新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是提高思政工作实效性以及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必须做好载体建设工作,要在联系实际中探索新的思路、方法,优化完善建设路径的同时最大化发挥载体的功能作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推动互联网思政工作有效开展,促使各层次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拥有健全、高尚的人格,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客观展现深化建设互联网思政工作载体的现实意义。

一、载体建设要与时俱进,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导向

高校互联网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载体,而载体深化建设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导向。同时,国家方针政策、互联网技术以及高校思政工作的要求、任务、目标等都处于动态变化中,需要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建设的载体,为互联网思政工作高效开展提供重要支撑力量。我国要在实践中利用多种路径,全面、深入了解高校互联网思政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载体深化建设中呈现的各类问题,从各方面实际出发,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创新高校互联网思政工作载体建设的思路、要求、目标、内容和方法,便于载体多方面功能作用最大化发挥,满足各层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要求,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学习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新理论、新知识等,丰富知识储备的同时纠正已经偏移的价值取向以及思想观念,提高自身思想层次。此外,载体深化建设与时俱进的同时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以专业学生发展为落脚点,在与时俱进中进行理论探究、实践探索,深化作用到载体建设中的科学理论,准确把握载体建设的内涵、特征、规律、关键点、问题等,合理调整互联网思政工作载体建设的具体内容,优化完善载体建设中采用的方法、手段等,促使载体在实际应用中充分发挥多方面作用,提高互联网思政工作开展的整体效果。

二、融入优秀的文化传统,丰富内涵,突出特色

高校互联网思政工作载体深化建设中要将现代化教育理念、优秀的文化传统灵活融入其中,在相互作用基础上丰富互联网思政工作载体建设的内涵,突出载体建设的特色。在具体化建设过程中,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等元素融入其中,丰富互联网思政工作内涵,在线上、线下高效呈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在走进互联网思政工作情境中深化认识、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在感受、熏陶中宣扬真善美的同时批判、揭示假丑恶,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到载体建设中,通过文字、声音、动画等结合的形式,直观、生动的呈现蕴含着无数优秀思想、人生哲理、人生启示的文化传统,多层次、立体化丰富载体建设的内涵,客观呈现载体的特色,便于学生在认识、学习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时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同时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道德品质,在增强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中更好地融入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中,学习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同时更好地成长成才,实现高质量的互联网思政工作载体建设。

三、建设网络学生互动社区平台与主题教育网站,设置思政教育App

在载体深化建设过程中,以专业学生为中心,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可行的网络学生互动社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思政教育、现代技术深度衔接中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实践过程中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接受不同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以及素质。高校也可以让专业学生参与到网络互动社区平台建设、更新、升级中,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同时进行多方面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在此过程中,主题教育网站建设是高校互联网思政工作载体深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高校要在实践基础上巧用自身已有的各方面优势资源,大力建设校园网站,结合各专业学生日常学习以及生活中呈现的思想问题,互联网思政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重点、难点等,合理设置网页、栏目,科学编排栏目内容、实时更新信息数据等,随时合理调整思政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高校要在开展互联网思政工作过程中对各层次学生进行主题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道德观、价值观等。高校也可以加强与地区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党史研究部门等的合作,整合各方面优势资源,互联互通,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此外,在载体深化建设中,高校要利用技术手段,设置以思政教育为中心的App,实时共享多方面资源,思政课程教材与视频、时政热点与焦点等,延伸、拓展课内互联网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满足各层次学生课后自主学习需求。学生只需要下载、登录App软件便可以浏览信息、互动评论、在线学习等,随时了解国家提出的新思想、新方针政策等,在碎片化、个性化学习中筑牢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深化发展思想政治素养。

四、建设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平台

在互联网思政工作开展中,借力技术手段,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专业学术网站,设置多个功能模块以及共享互动平台、数据库,在协调统一过程中發挥载体的优势作用。高校可以在专业学术网站中随时发布思想政治工作的动态变化、研究成果等,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在网站中进行思想碰撞,共同探讨教学中呈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新方向、新思路、新方法等,夯实自身专业基础的同时提升思想政治素质。高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借助网络直播、网络课堂等,在专业学术网站中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学术活动,引领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实践中进行多方面互动、交流。此外,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互动平台、客户端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高校要灵活、有效应用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互动、交流、实践平台,在微信、微博、客户端无缝衔接中深化建设“两微一端”平台,丰富平台内容的同时优化平台功能,随时向专业学生传播新思想、正能量,让学生在学习新思想、了解当代榜样人物中坚定心中的信念、树立远大的理想。通过“两微一端”平台,向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比如,咨询、心理辅导、答疑解惑,使其在网络环境中深入认识自我,实时解决思想以及心理问题,使身心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高校互联网思政工作载体深化建设是思政工作高效开展的前提条件,要在建设实践中深入思考以及总结呈现的各类问题,从不同层面入手改进载体深化建设的质量,促使各项思政工作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效开展,促使各层次学生在正确认识互联网的基础上对思政工作也有全新的解读,借力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完善以及提升自我,夯实专业基础、发展专业能力的同时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更好地成长,在载体作用下同步实现互联网思政工作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目标。

项目基金:本文系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项目“基于文化自信的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8SJSZ65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一鸣.“互联网+”新模式在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速读(中旬),2016,(7).

[2]李源.以“一二三四”为抓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J].长江丛刊,2017,(32).

[3]李燕,房玉影,袁逸佳等.“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51).

[4]张冰锐.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探索[J].卷宗,2017,(34).

[5]方兴,刘佳,张啸峰等.“直播+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及其价值探究[J].高校辅导员,2018,(1).

[6]沈慧,王迪.思政工作新载体探微——校园网络入口端[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1):81-82.

推荐访问: 互联网 深化 载体 探讨 高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