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控制度的一般性问题及创新路径研究
[摘 要]企业内控制度是为了确保企业运行有序、安全有效而设计的制度。虽然我国企业目前的内控制度取得了较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文章将对企业内控制度的一般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企业内控制度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内控制度;问题;创新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5.151
1 企业内控制度概述
企业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一个有效的运作系统,而一个系统里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成分。企业内控制度正是为了确保企业运行有序、安全有效而设计的制度。企业内控制度的目的在于,确保企业的资产、财务信息等的真实有效性,保证企业和员工的安全运行。一般而言,企业内控都有“三步走”策略。具体而言,第一步,企业内控制度要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要能够根据企业现存的员工,以及资源和资产及财务等方面的信息,识别并分析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的风险预估,并要提前根据预测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战略。第二步,企业内控制度要能够有效地控制已经发生了的风险,要有应对已发生风险的能力,能够灵活调动企业的人力和物力及财力来解决和消化风险,从而确保企业的良性运行。第三步,企业内控制度要有高能力的监督效果,要通过必需的手段对企业的员工、资源、资产、信息等实施适当的监督,确保企业的透明化运营和管理,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预防企业发生风险并控制已发生的风险,从而确保企业的正常发展。
2 企業内控制度的一般性问题研究
2.1 企业缺乏先进的内控预测功能
对于任何问题或者风险而言,强有力的预防作用更胜于发生问题后解决问题的作用。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未雨绸缪,在风险发生之前将风险在萌芽之时便扼杀。预测是企业内控制度的首要的一步,只要做好第一步的工作,才能为接下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完善的有效的企业内控制度必须是有良好预测作用的制度。企业必须加强对预测内控制度的重视力度,促进预测人员的能力提升,并全面完善预测内控制度,才能有效发挥预测内控制度的作用。而当下我国企业的预测内控制度并不十分完善,无论是在预测制度体系的安排上,还是预测人员的能力上,抑或是预测功能的重视程度上都是十分缺乏的。
2.2 企业缺乏完善的内控控制功能
控制是企业内控制度的第二步,也是较为关键的一步。风险总是存在的,即使企业内控制度的预测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也不免有风险发生,甚至来说,许多企业内控制度的预测功能都未能得到良好运行。而一旦内控制度的预防功能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发生风险后,企业就必须着手面对和处理风险。只有将风险妥善处理,才能让企业回归正常运作,才能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
良好的内控制度才能确保企业的良性运行,而当下我国企业的内控制度的控制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例如,一些企业在面对已发生的风险时,企业内的各部门人员往往都根据自身利益而行动,一些管理层甚至仅仅按照自己的思路甚至是偏见展开工作,这就使得应对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究其原因,正是在于企业内控制度不完善,人员安排不合理,应对程序不明确,致使内控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
2.3 企业缺乏有力的内控监督功能
一般而言,企业内控制度的监督功能要得到有效发挥,那么,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员工,都应该担负起监督的责任。企业的管理层可以监督员工,同理,员工也可以监督管理层,企业的管理层还应对企业的财务、人员信息等实施良好的监督。只有企业的每个人都发挥出自身的监督作用,企业的监督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发挥。然而,企业中的部分人员总是为了个人私利,而隐藏自己的监督作用,而部分人为了私利而忘了自己的监督作用,致使企业的监督功能形同虚设,企业也往往因为缺乏有力的内控监督功能而造成巨大的损失。
2.4 缺乏科学的事后测评功能
内控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企业良性运行,降低经营风险,优化资源组合,使企业按照稳定有序的轨道向前发展。但企业所制定的一系列内控制度究竟达没达到预期目标,目前尚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体系化的事后测评方法。每个企业在测评时使用的方法各有不同,并且更多的是就事论事的测评,随意性很强。就事论事的测评不利于提升内控制度预测功能的宽度及普遍适用性,当新的问题点出现时,预测功能就会失效,这就是所谓的内控盲点。内控盲点的存在就意味着企业经营发展有潜在的风险,一旦控制失灵而发生不良事件,必将给企业带来大小不等的损失。
3 企业内控制度的创新路径研究
3.1 全面完善企业内控制度
企业内控制度失灵主要原因就在于企业内控制度的完善性不足。在企业内控制度的“三步走”策略中,无论是预测,还是控制或者监督,都需要加强完善。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强对于企业人员预测、监督及执行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升企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方式来确保内控制度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建立特定的内控制度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系统节省预测或者应对风险的时间,并进一步提升企业内控制度的运行效率。
3.2 加强内控制度执行力建设
致使企业损失的重要因素就在于企业无法在高效的执行力中应对和解决所面临的风险,无法在第一时间及时地弥补企业存在的风险漏洞。在内控制度之下,执行力差,只会给企业造成损失。一方面,企业应该通过日常培训的方式提升企业员工的随机应急能力,以便在发生突发事件之时,所有员工都能够快速反应,并施行最高效的应急措施;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安全信息意识培养,以预防员工泄露企业重要信息,对企业的健康运营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3.3 建立有奖惩性质的监督体系
企业内控制度的监督功能如果得到有效发挥,那么则能更好地确保预测功能和控制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但企业内控制度的监督功能往往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原因在于即使发挥了监督作用,也不会有奖励;即使不发挥监督作用,也没有惩罚。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许多企业的管理层或者员工都渐渐地忽视了自己的监督责任。为此,企业必须建立带有奖惩性质的监督体系,以辅助内控制度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员工发挥监督作用的积极性,才能使得内控制度的监督效果更加有效。
3.4 建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建立测评体系的目的是形成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测评方法,使之具有普遍适用性。为此企业应建立并形成一套系统,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测评指标体系,以提高内控制度测评工作的有效性。完善的内部控制指标体系的设计,需要把握四个基本原则:相关性原则,对所设计的评价指标与内部控制评价目标统一起来,确保指标能够对需要评价的重点业务环节、重要流程或高风险业务的有效性评价;权变性原则,即在设计评价指标过程中充分考虑行业组织背景;平衡性原则,即评价指标既包括结果型指标,又包括程序型指标,需要注意把握二者之间的平衡比例;整体性原则,即在制定指标时考虑企业的组织结构及管理层次,并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根本,逐级分解考核评价。完善详细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可以通过量化指标表明内部控制标准,对于不同行业组织的具体情况加以修正,以适应行业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需求。
总而言之,要确保企业的良性运行,就应该针对企业内控制度现存的一般性问题进行改革完善。为此,企业应通过全面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加强内控制度执行力建设;建立有奖惩性质的监督体系;建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等方式来创新内控路径,使得企业内控制度得到全面有效的发挥,才能更好地确保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源清.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措施探讨[J].会计师,2017(2).
[2]魏玉娟.关于保障企业内控制度运行有效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0(4).
推荐访问: 路径 性问题 创新 内控制度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