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 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法,观察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内置管引流术。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0.0%,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全身乏力、胃肠道反应等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安全、可靠,有很好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术;结核性胸腔积液;不良反应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杆菌首次侵入机体所引起的疾病,近胸膜的原发病灶直接侵入胸膜,或经淋巴管血行播散至胸膜而引起的渗出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伴病侧胸痛、气急等。以渗出性胸膜炎为最多见,此外还包括叶间胸膜炎、包裹性积液、纵膈胸膜炎和肺底积液等[1-2]。其在临床上常常造成患者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影响患者的预后。在治疗中,腔内进行治疗得到了广泛应用[3]。我们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80例,入选标准:符合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标准;术前未曾被置过肋间胸管经历;签字同意受试。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44~80岁,平均年龄(56.86±4.12)岁;大量胸水46例,中量胸水34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经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法。观察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内置管引流术,导管生产于珠海市福尼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规格:CVC-1 14G 20 ,术前常规进行影像学检查与麻醉、消毒,用穿刺针进行胸腔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套入导丝,在导丝引导下置入胸腔10 cm。导管尾部的注射器接头连接三通、一次性输液器胶管及一次性密闭引流袋,引流速度约20~30 mL/min。给予药物尿激酶10万U、异烟肼0.1 mg、利福平0.1 mg、地塞米松1 mg 胸腔内注射,引流胸腔积液的量以完全引流充分为原则,关闭引流管,常规抗感染。反复胸腔抽液1次/2 d,抽液以尽量抽尽胸液为原则。药物应用同对照组,两组各治疗3次。
1.3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显效:胸水完全吸收,症状消失。有效:胸水<50%维持1个月以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胸水继续增长或无变化,临床症状继续存在。不良反应按WTO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多级标准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12.0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对比 经过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0.0%,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对比 经过观察,观察组发热、全身乏力、胃肠道反应等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当前结核性胸腔积液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特别是部分结核患者胸腔积液产生较迅猛,预后较差。大量的胸水既影响了患者的生理功能,又加速了病情变化,导致治疗比较困难[4-6]。在疾病产生中,结核所致的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纵隔淋巴结肿大、血液回流受阻以及结核细胞分泌或释放蛋白因子有关。
控制胸水、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是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的主要目 的[7]。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内置管引流术,安全有效,细而软的小导管对胸膜组织损伤小,操作简单快捷,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其引流充分,引流积液提高注药后的疗效,便于反复用药。同时其应用也可以相应避免发生复张性综合征及循环障碍,组织材料相容性强,患者耐受好,不影响体位和睡眠[8-9]。本文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0.0%,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全身乏力、胃肠道反应等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总之,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安全、可靠,有很好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庆仁,汪建平,胡建鹏.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早期粘连性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10).
[2]Valdés L, San José M E, Pose A, et al. Diagnosing 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 using clinical data and pleural fluid analysis: A study of patients less than 40 years-old in an area with a high incidence of tuberculosis[J]. Respiratory medicine, 2010, 104(8): 1211-1217.
[3]Chung J H, Han C H, Kim C J, et al. Clinical utility of 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 and tuberculin skin test in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s[J].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2011, 71(3): 263-266.
[4]林小义,曹志恺,黄柳军,等.长方体定位血肿排空法联合尿激酶与地塞米松救治65例高血压丘脑出血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08).
[5]Wang H, Yue J, Yang J, et al. Clinical diagnostic utility of adenosine deaminase, interferon-γ, interferon-γ-induced protein of 10 kDa, and dipeptidyl peptidase 4 levels in 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s[J]. Heart & Lung: The Journal of Acute and Critical Care,2012,41(1):70-75.
[6]李清民.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医药,2012,07(05).
[7]Araujo L S, Moraes R M, Trajman A,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IgA immunoassay diagnostic potential of the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10. 3-MPT64 fusion protein in tuberculous pleural fluid[J]. Clinical and Vaccine Immunology, 2010, 17(12): 1963-1969.
[8]李广德,程小星.胸腔注射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5).
[9]Ghanem M, Eldin E N, Omar A, et al. Diagnostic Value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Pleural Fluid Interferon-Gamma (IFN-γ) Versus QuantiFERON-TB Gold in Tube Assays (QFT-IT) in Blood, Pleural Fluid, and Isolated Pleural Fluid Cells in 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J]. CHEST Journal, 2013, 144(4_MeetingAbstracts): 262A-262A.
编辑/张燕
推荐访问: 导管 胸腔 静脉 疗效 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