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是一把“双刃剑”
抗菌药是指一类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除一部分来自于自然界某种微生物的抗生素外,还包括人工合成的抗菌药,比如磺胺类、喹诺酮类等。
1910年,德国医生埃尔利希发明了阿斯凡纳明,它既能杀死侵入人体内的梅毒细菌,又不伤害宿主。这个药物的问世,开创了化学药物疗法的新纪元。1929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10年后牛津大学病理学教授弗洛里在以钱恩为首的一批优秀化学家的帮助下,对青霉菌培养物中的活性物质——青霉素进行提取和纯化,它使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有了巨大的突破。正是这种有神奇疗效的抗生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成千上万受死亡威胁的生命得以幸存。青霉素成为第一个作为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1944年,瓦克斯曼和他的学生发现了一种新的抗生素——链霉素。链霉素被发现的重要意义是改变了结核病的预后。链霉素是结核病治疗中的一场革命,宣告了无特殊治疗只能靠卧床静养和一般治疗的结核病治疗时代的结束。随后在短短的一二十年间,相继发现了金霉素(1947)、氯霉素(1948)、土霉素(1950)、制霉菌素(1950)、红霉素(1952)、卡那霉素(1958)等。这些抗生素的问世,使当时的细菌性疾病与立克次体病得以成功治疗,使人的寿命显著延长。从1910年埃尔利希发明阿斯凡纳明算起,到2005年,抗菌药物家族成员已经增加到200多个,它们都为人类征服疾病作出了巨大贡献。
统计资料显示,今天人类的寿命较上世纪初增加了近20岁,其中约有10岁得益于抗菌药物。
然而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被大家所认识。而滥用抗菌类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已成为社会的严重负担。下面我们细数一下常见的抗菌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1.肾脏毒性反应: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族均可引起肾脏损害,轻者出现蛋白尿、管型尿、氮质血症,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2.肝脏毒性反应:四环素族、头孢菌素类、利福平、乙胺丁醇、新生霉素、红霉素以及抗肿瘤抗生素(丝裂霉素、阿霉素、柔红霉素、培洛霉素)等,均可引起肝脏损害,出现谷丙转氨酶、胆红质升高,凝血酶原活性下降,重者可致肝功衰竭、肝昏迷,甚至死亡。
3.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以及万右霉素、四环素等,可引起耳鸣、眩晕、听力减退、耳聋等神经毒性反应。大剂量青霉素可能会引起中枢神经毒性反应,如幻觉、肌阵挛、抽搐、昏迷等。
4.造血系统毒性反应:氯霉素、灰黄霉素、新生霉素、抗肿瘤抗生素等均可出现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造血系统毒性损害。如必须应用抗肿瘤药物,应选用毒性低的,并注意血细胞变化,同时进行适当调理。
5.胃肠道反应:大多数老年人口服抗生素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反应。
6.二重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容易引起机体菌群失调,使未被抑制的细菌乘机大量繁殖,常见的致病菌有真菌、金葡菌、梭状芽胞杆菌及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等。临床表现为伪膜性肠炎、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甚至全身感染败血症。老年体虚多病、抵抗力低下,若再患二重感染,病情更难以控制,病死率很高。
7.过敏反应:青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均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其中以青霉素最常见;此外多种抗生素还可引起药物热、皮疹(甚至剥脱性皮炎)、全身淋巴结肿大、关节痛以及血管神经性水肿,若波及呼吸道亦可危及生命。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数据,美国国内2008年发生的因使用抗生素而送往急救的人数达142 505人,占美国全国全部急救人数的19%。其中,78%属于抗生素过敏。
8.药物热:据统计报道,在全部发热待查的病例中,有1%~2%的发热是由药物引起的,是临床并不少见的非感染性发热。药物热的主要表现,顾名思义是发热,但同时可伴有皮疹。还可伴有关节肿痛、淋巴结肿大、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这些伴发症对药物热的诊断颇有帮助。大量的临床实践已证实,几乎所有药物都可引起药物热,尤其以抗菌类药物引起的药物热最为常见。
由此可见,抗菌类药物确实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伤到敌人,又可能伤到自己,因此,在使用抗菌类药物时,一定要慎重合理,正确估计抗菌类药物的两面性。滥用抗菌类药物可能给个人甚至整个社会带来一场难以想象的灾难。
编辑/岳凤
推荐访问: 双刃剑 抗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