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标准及其灵活应用
1 概念
饲养标准(Feeding Standard)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简言之,即特定动物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就是饲养标准,简称“标准”。“标准”是一个传统专业名词术语,其含义和准确程度受科学研究条件和技术进步程度制约。早期的“饲养标准”基本上是直接反应动物在实际生产条件下摄入营养物质的数量,“标准”的适用范围比较窄。现行饲养标准则更为确切和系统地表述了经实验研究确定的特定动物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数值。
饲养标准是根据畜牧业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结合物质能量代谢试验和饲养试验,科学地规定出不同种类、性别、年龄、生理状态、生产目的与水平的家畜,每天每头应给予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这种为畜禽规定的数量,称作饲料标准或称为营养需要量。饲养标准中规定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是通过畜禽采食各种饲料来体现的。因此在饲养实践中,必须根据各种饲料的特性、来源、价格及营养物质含量,计算出各种饲料的配合比例,即配制一个平衡全价的日粮,因此饲料标准以表格形式列出畜禽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为使用方便,畜禽的饲养标准附列家畜用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此外,在必要时,也可附上畜禽曲型日粮配方,以供实际应用之参考。
饲养标准是通过科学试验和总结实践经提出,所以他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是实行科学养畜的重要依据。在畜牧生产实践中,只有正确应用饲养标准,合理的开发利用饲料资源,制订科学的饲料配方,生产全价配合饲料,以使畜禽获得足够数量的营养物质,做到科学了饲养,才能在保证畜禽健康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另外,饲养标准还是一个技术准则,是为畜牧场制定饲养定额、饲料生产和供应计划不可缺少的依据,所以饲养标准在畜禽饲养实践和配方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应用
饲养标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代表性,但对任何一种饲养标准,都不应将其作为教条看待。原因有以下几点:①饲养标准规定的指标,并不是永恒不变的指标,而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随着动物与饲养科学的发展,畜禽品种质量的改良和提高,生产水平的提高,饲养标准也在不断地进行修订,充实和完善。②饲养村准是生物类型的标准,他具有局限性,地区性。因此,应用时要根据栖单位情况和饲养效果,家畜的反应,适当地调整。以求饲养标准更接近于实际。③饲养标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定,他所规定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是根据许多试验研结果的平均数据提出来的,只是一个概括的平均数,不可能完全符合每一个体群体的需要,因此应用时必须因地制宜,灵活应用。不能不考虑畜群的生态环境,技术水平,饲养条件等情况,脱离实际的生搬硬套。④饲养标准应是每天每头(只)该采食各种营养素的标准,但多数畜禽都是群体饲养,加上管理方便起见,就采用一种以每千克饲粮的百分比或含量的营养素需要来表示,如每千克的能量千卡(千焦耳)数。这样配合饲料的营养素百分数乘上每天采量恰好获得每日所需要的营养素。由于畜禽对能量的需要有在进食上自行调节的能力(畜禽以能为食),所双在自由采食的方式下,采食一定范围能量水平的饲粮都能获得同样量的能量和其它营养素。因此在鸡的饲粮能量浓度可变化在2.6~2.9兆卡/千克代谢能,猪可变动在2.9~3.4兆卡/千克消化能之间。只要不受体积的限制,畜禽都能获得每日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只不过是采食量不同而异。
既要看到饲养标准的科学性,把他作为科学养畜配制日粮的重要依据,又要看到他的相对合理性,要灵活的应用,并要在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以修订,使他日益完善。同样,对饲料成分表和其营养价值也应重视其科学性和应用时的灵活性。因为虽然饲料分表的数字都是通过科学的分析而得出来的是科学地,但饲料成分表尤其是常用饲料成分表中是不能将所有含高营养成分与含低营养成分的饲料都列出来,而只能列出居中的数。如玉米的蛋白质含量在7%~9%的范围内,但大多数在8.2%~8.9%之间。
推荐访问: 饲养 灵活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