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中国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基因

2022-04-06 08:37:22 | 浏览次数:

一、审美意识的起源观

人类的意识,包括审美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在人类不断改造人自身、自然界乃至整个宇宙的实践中逐步产生、发展的。审美意识,更主要地是在人类以审美的方式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中形成,尽管“审美”的方式渗透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但最集中、最完整地体现出审美意识的无疑是人的艺术活动,只有在艺术中才集中表现人的审美意识和观念。因此,探讨审美意识的起源,应该从人类原始艺术如舞蹈、音乐等的起源开始,这是我们所持的审美意识起源观的一个基本前提。

审美意识集中体现在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我们应该把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探源寻根。但更为重要的是,审美意识的起源离不开人脑的结构及其功能的进化。人脑的演化,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是和某些宇宙因素如重力场,各种地球波等有关,人脑的节律与宇宙的节律相关,如脑内10赫波的进化根源即在于地球10赫共振波(注1)。据此,我们认为:第一,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最深远的根源在于物质世界的运动,人类历史同样是自然历史的过程;第二,正因为这样,人类审美意识的起源,不管是哪个民族,哪个地区,哪个时期,都有其共同性,探讨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起源有助于理解整个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而其指归则在于未来的世界文化、美学;第三,同时,也应看到,人脑的演化又和具体的物质环境有关,从而人脑对物质世界的感受有差异处,因而,即便是同一种节律,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有必要探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人的审美意识,从而深化对审美活动的本质的理解;第四,据此,我们还有理由认为,人和自然在最深远的根源上是相通的,人的艺术活动中所表现的节律感和自然界运动的节律是一致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有些民族如华夏民族能够敏感地注意到自然节律与人体节律的一致性继而在艺术中表现出来。

上述“人类历史是自然历史的过程”实际表明人类创造文化的活动和人类的起源同步,因而,我们赞同这样一种观点,即“艺术的起源——原始人类的艺术萌芽,或曰艺术前艺术,就是一种与人类同步诞生的混融性文化艺术”。(注2)从理论上说,“文化是亚物种进化,即总物种进化的一个分支。这大概指文化和生物是‘表亲’,一直有着共同的进化血统”(注3)。所以,探讨人类审美意识的起源,必须探讨人类生命的起源;同时联系整个人类的文化活动,从人类的原始文化心理中离析出审美意识起源处的基因。

生命的起源,就其本质而言,乃是“由原始物质和能量的开放系统从无序态向有序态演化的自组织过程。”(注4)作为生命系统自组织的内在根据是非线性相互作用,在此条件以及环境的非平衡性作用下,原始生命自组织形态通过涨落进行选择,从而进入一定的稳定分支态,具有了一定的对称破缺性,由此形成了生命形态。(注5)正是这种生命伊始时的随机涨落形成的对称破缺性赋予某一人种、某一种族的人区别于其他人种、种族的特殊性,并由此产生了人类对自然物质世界的感受的差异性,因而,就有必要探讨不同民族的审美意识的起源。

当然,由于这种对称破缺性是通过随机涨落形成的,因而具有偶然性;同时,“涨落作为一客观现象,它的存在是必然的”。(注6)对称破缺性必然要表现为具体的现实形式。所以,我们站在世界的物质同一性上说:如果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起源和世界其他民族审美意识的起源有差异,那么,这种差异具有偶然性但却是必然的。

同时,当我们试图从生命起源的角度分析人类审美意识起源的共同性及差异性时,还应充分考虑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选择性条件,如地理环境等。

人类的进化不仅是自然历史的过程,而且也是人类不断改造自然和人本身的社会历史过程,只有在人类具体的实践中才能真正看到客观物质世界是怎样地对人的意识的产生、发展起最终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把审美意识作为实践主体的意识去探究,只有联系人类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特点,才能理解人类意识不同阶段的特点。比如原始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因而对人与自然的认识还相当模糊、粗浅,这就形成原始人思维的“不分析和不可分析”的特点。(注7)所以,针对这种特点,要求我们找出原始人类(包括中国)这种混融性、模糊性意识中的核心,看看这核心是怎样地渗透到原始文化心理的深层,继而影响到原始人乃至后人的审美意识。

二、寻找文化全息元: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发生的文化背景

毫无疑问,人类要超越动物性的习得,使人真正成为直立行走的,能够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工具的人,劳动作为选择性条件,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把人类的出现看作是从猿到人的随机涨落,那么,劳动则在这一涨落中决定着人类具体的发展方面,继而形成具体类型的文化如印度文化、两河流域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国文化等等——这些文化类型的不同特性,正是由参与这一随机涨落的具体的劳动要素如劳动对象、生产环境、劳动工具及劳动产品等决定的。(我们在此使用“随机涨落”一词,旨在说明人类进化的路向的选择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统一,旨在说明中国审美意识之所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必然。)

劳动,就是要从人的具体的生态环境中获取人生存所必需的能量和物质资料。《文化与进化》一书认为这也就是文化形成的开始及实质。由于原始人类劳动工具的简陋,初期人类的劳动更多地依赖于生态环境,顺应自然的成分要比改造自然的成分大,正如有论者指出:“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是以自然为基础的,因此,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某种类型的前提性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文化创造的发展趋向,而且,人类社会愈接近原始阶段,这种影响力所占的比重愈大。……”(注8)这就启发我们,,探讨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起源离不开古人劳动的物质条件:生态环境。

那么,中国原始人的生态环境是怎样的?它有哪些特点足以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特质,足以塑造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呢?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载:“目前中国普遍发现了公元前六千年到前二千年间的大量的新石器聚落遗址。这些遗址表明:当时的居住地点,一般都背坡面水,选择在河谷阶地和沼泽边缘。”(注9)考古学资料具体说明举凡元谋猿人(早期直立人阶段,距今约400—170万年)、蓝田猿人(早期直立人阶段,距今约100万年)、北京猿人(直立人阶段,距今约20—70万年)、马坝人(早期智人阶段,距今约10万年)、山顶洞人(晚期智人,距今约1万年)其生态环境都离不开山和水。那么,这对中国原始初民们的意识、心理有何影响呢?

据《国语·周语》载:“夫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锺也。夫天地成而聚于高,归物于下,疏为川谷,以导其气。”这就是说,天地万物之所成聚于高山,归于渊薮川谷,而山、川等又都是天地之所成的聚集且疏导之处;特别“川谷”(水)是疏导天地之气的,那么“山”在古人看来又有何特别功能呢?

《诗经》“天作高山”,郑笺云:“天生此高山,使兴云雨以利万物”,又徐锴说:“山所以镇地,出云雨以宣地气,故曰:山宣也。”(注10)由此可见,山是通过云、雨等形式宣泄天地之气的,而“云、雨”蕴含的原始文化意蕴,据傅道彬《中国生殖崇拜文化论》的分析,是具有“创造生命的象征意义”。为了进一步明确该象征意义,在此我们引用该书的一段论述:

“云与雨是中国古老的性交隐语。一般认为云雨语出宋玉《高唐赋》,实际上这并不是这个词的语源。《易·乾·彖》云:‘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其中的‘云雨’与‘品物流行’相关联,已有创造生命的象征意义。更富有意味的是《周易·小畜》所提‘云雨’已有性的象征意义。《小畜》卦辞谓:‘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其卦巽上乾下(),乾为老男,巽为长女,老男遇长女自然交欢不悦,所以九二爻辞谓‘夫妻反目。’显然‘密云不雨’之‘云雨’已是十足的性的用语了。古人以云雨为性行为之隐语当源于天地相交化生万物的认识。《系辞》谓 ‘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汉人王充对此解释道:‘天复于上,地偃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这都是把云雨当作天地交感的生命行为,又反过来隐喻男女媾合,这是当时普遍的民俗心理。”(注11)

推荐访问: 中国文化 审美 基因 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