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经济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创新

2022-04-07 10:40:49 | 浏览次数:

自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蒙古经济转型,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新兴理论模式和分析方法日益为蒙古的经济学界所接受和推崇,并被应用于蒙古的经济改革实践,对促进其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与此同时,如何加强对本民族经济发展史和思想史的研究,对本国经济运行做出自己的解释,解决经济学的“本土化”问题,成为蒙古的经济学界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蒙古的传统经济思想史与经济学的“本土化”问题

一、蒙古的传统经济思想史及其特点。蒙古的学术界认为,蒙古族数千年的游牧文明历史说明,蒙古不仅有自己本民族的经济思想史和理论,而且有许多不同于西方经济思想史的特点。蒙古独特的游牧经济发展史和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过程、生产特点、社会意识形态与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决定了蒙古经济思想史的内涵和特点。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社会制度方面,1921年人民革命前的蒙古社会发展未曾经历奴隶制社会发展阶段,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的。从而决定了其经济思想史在经济、社会制度变迁上不同于亚洲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特点。

2、在生产经营方式方面,蒙古人的祖先由狩猎业转入畜牧业,进而从事游牧经济,并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为其经济思想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方面,在欧洲是从占有土地所有权开始的。蒙古人的祖先则是从占有牲畜所有权开始的。在这一点上,蒙古也不同于中亚游牧国家。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中亚游牧国家在占有牲畜的同时占有水井。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土地和水源归个人所有已成为普遍现象之时,蒙古人还认为吝惜草场和水源,排斥邻邦是不合情理的事情,甚至是一种罪过。

3、宗教在1921年前的蒙古有很大影响,几乎全部人口都信喇嘛教。一切生活与生产活动甚至生死都离不开喇嘛。因此,在蒙古当时的经济思想史中渗透着深刻的宗教思想。

4、蒙古不仅有着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社会发展过程,还曾经历过“越过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性发展阶段。蒙古有关学者认为,蒙古经济学家们应担负起关于“非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任务,使这一历史性过渡阶段成为蒙古经济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蒙古经济思想史的几个发展阶段。依据蒙古学术界有关研究资料,蒙古的经济思想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封建社会在蒙古地区产生时期的经济思想史或蒙古经济思想史初期阶段。主要体现在原始社会解体,封建社会秩序出现时期的蒙古政治、经济与内政外交政策与商品交换关系等方面。

2、封建社会稳定时期的经济思想史。主要由成吉思汗时期的经济思想和元朝时期的经济思想两个部分组成。

3、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经济思想史。从这一时期开始,蒙古进入了单一游牧经济方式。

4、清朝政府统治时期的经济思想史。主要体现在清朝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上。此外,当时盛行的喇嘛教对蒙古地区经济的影响也成为这一时期经济思想史的一大特点。

5、19世纪末20世纪初,蒙古地区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解体和消亡时期的经济思想史。这是蒙古经济思想史上极为引人注目的时期。当时,过着游牧生活的蒙古人备受内外统治者的重重压迫,封建政治、经济制度和宗教思想陷入危机,人民群众中出现“都贵龙”形式的反抗运动,为蒙古新的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6、1921年人民革命胜利后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经济思想。在此阶段,蒙古人民在蒙古人民革命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经历了70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蒙古经济由过去极端落后的单一封建游牧经济转变为拥有商业、工业、农牧业、运输邮电业、建筑业等部门的,初具规模、自成体系的综合型国民经济。与此同时,培养出了一大批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的老一代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和研究革命前的蒙古经济社会状况与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发展问题以及生产的社会分工、市场的产生与发展等重要理论问题,对促进蒙古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蒙古经济学理论的“本土化”问题。伴随苏东剧变后,受国际国内特殊背景因素制约,蒙古盲目选择了所谓伴随“宪政转型”(即根本的政治制度变革)的东欧型激进改革模式,使蒙古国家经济遭受了严重负面影响。综观蒙古十多年的“转轨”进程可以看出,以欧美发达国家经验为依据的“宪政转型”理论和西方“经典理论”模式不适合具有独特游牧文明历史背景和70年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蒙古国。以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方法研究本国现实经济问题,科学地运用新兴过渡经济学和全球化理论,实现发展经济学的“本土化”,从而为其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是蒙古促进本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蒙古学术界的一些专家学者认为,蒙古目前所使用的经济学教科书和指导经济改革的理论依据不是针对蒙古,而是针对发达国家的。蒙古不仅应当有自己的发展经济学,而且还应当有适合本国实际的过渡经济学和“短缺经济学”等。蒙古的老一代著名经济学家II·扎斯莱在分析蒙古过渡时期的经济发展问题时提出,蒙古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应充分考虑本国独特的传统游牧文明与定居文明并存的历史文明背景因素,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学理论体系。他认为,蒙古国以宪法形式确立的“建立和发展人道、民主的公民社会”的发展目标也体现了这一发展原理。

实现经济学的“本土化”,不仅意味着搞清楚本国的过去和现在,更重要的是要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发展的现代化步伐。对于选择了西方式“民主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蒙古来说,还面临着如何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与蒙古的实际相结合等重要新课题。因此,实现经济学的“本土化”问题,是蒙古的经济学界所面临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蒙古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创新研究问题

一、西方经济学对蒙古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前,蒙古在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过程中,形成了较深的、以定性分析为主、强调逻辑推理的规范分析传统,从而使其经济学在解释实际经济生活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影响了其经济学理论的发展。90年代后,随着西方经济学理论在蒙古的广泛引进和传播,实证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制度分析方法等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被应用于蒙古的以私有化为核心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结构改革等经济改革实践,并对其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及其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实证分析方法的引入,对蒙古经济学分析方法的改进无疑会产生影響。此外,作为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与制度分析方法,也对促进蒙古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是西方经济学的新兴

分支学科——发展经济学中的新制度理论、新增长理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新兴理论,引起了蒙古经济学界的关注。从而使如何结合本国实际,将研究转轨国家经济问题的新兴的过渡经济学(经济转轨经济学)与全球化理论同发展经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研究,促进本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问题,成为蒙古国经济学界面临的又一项新课题。

学术界的研究表明,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严密的理论体系,但它是一门开放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发展经济学的许多理论、观点和模型,对发展中国家是适用的。因此,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应以本国实际为基础,科学地吸收和引用发展经济学现有的观点和模型,创建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实现发展经济学的“本土化”与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新研究。蒙古也不例外。

蒙古的经济学界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但由经济理论研究、经济应用研究、经济政策研究组成的经济学研究的三大板块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这是蒙古经济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一种表现,是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至于经济转型对蒙古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后果问题,尚待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二、蒙古经济学理论队伍的培养与理论创新研究。目前,在培养经济学理论队伍,促进经济学发展方面,蒙古国立大学经济学院起着主导作用。该学院已有50多年历史。蒙古过去的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均毕业于现蒙古国立大学经济学院有关专业。其中,某些重要领导人还曾担任过该学院领导职务。蒙古现在的国家大呼拉尔成员和政府领导成员中也有不少人是从这里毕业的。

從1995年起,该学院实施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教学大纲,按国外同类高等院校标准培养经济学专业人才,并派数十名教师前往美、日、英、法、韩等西方发达国家深造。现在,该学院已开始实施自己制定的教学大纲。教学水平要求达到国际标准。

目前,蒙古在引进西方经济学方面,已跨出单纯通过教学途径传授范围,开始进入研究探索阶段。近年来,已有不少关于西方经济学方面的教材和理论读物问世。其中,蒙古国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II·达瓦格道尔吉的专著《蒙古的市场管理》,将世界经营管理学中面临的新问题,即畜牧业为主的国家的市场管理问题同蒙古的实际相结合进行了深入研究。可以说是当今转轨中蒙古经济学界研究和运用西方经济学的一项创新研究成果。

在结合转轨中的蒙古国经济特点研究和探讨西方经济学原理方面,蒙古国立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原蒙古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所由蒙古著名经济学家II·罗布桑道尔吉院士担任所长,研究方向以转型时期的蒙古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为主,起着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服务的作用。该所完成的重大研究成果有《蒙古国经济发展概述与预测》50册和《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8册。目前,该所的学术研究范围包括:经济理论与政策、发展经济学、过渡经济学等,今后研究方向为:蒙古国与全球化、蒙古国经济发展问题、蒙古经济科学的发展问题等。

以上大量研究成果都是在蒙古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以后问世的。可以说,这些研究成果是转型时期的蒙古国经济学理论创新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促进了蒙古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以II·扎斯莱、II·罗布桑道尔吉等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学家为主的老一代经济学家在蒙古经济转轨的复杂形势下,为推动蒙古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既不主张全盘西化,也不排斥西方经济学中科学性、合理性的内容,能够较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蒙古的过去和现在。在研究和探讨蒙古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与发展模式问题方面,他们主张应当考虑本民族独特的游牧文明历史背景和经济思想史,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与发展模式。可以说,他们在蒙古的经济学界仍起着中坚力量作用。但是在掌握和运用西方经济理论模式等方面,老一代经济学家还是不如那些掌握了西方经济学原理的年轻一代学者。这就意味着蒙古的老一代专家学者和年轻一代学者之间需加强沟通和交流,以便进一步促进本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研究。

此外,蒙古的现行政体模式和四年一届的议会大选制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和国家经济发展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都从不同角度影响着蒙古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研究。特别是,蒙政府对经济学专业化理论队伍的建设重视不够。一些国际组织的各种基金都投入到了蒙古国立大学经济学院的教学科研上。他们只注重向蒙古的年轻一代灌输西方经济学,不注重加强专门研究机构建设。

高等院校虽然在蒙古的经济理论研究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蒙政府在重视培养专业理论队伍的同时,还须加强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工作的专业研究机构建设。一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蒙古国经济转型与发展问题研究》(项目号:06BGJ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周边国家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文博英)

推荐访问: 理论体系 创新 蒙古国 发展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