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寄生虫药能减少乙肝病毒等

2022-04-08 08:15:56 | 浏览次数: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患者死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很高。现有药物虽能抑制乙肝病毒增殖,但难以去除病毒。

近日,日本东京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种抗寄生虫药硝唑尼特具有抑制和减少乙肝病毒的效果,研究人员认为它有望成为治疗乙肝的候选药物。

研究人员发现乙肝病毒的增殖从病毒的蛋白质和肝脏细胞的蛋白质相结合开始,于是就测试了约800种药物,寻找能够妨碍这种结合的物质,结果发现抗寄生虫药硝唑尼特不仅能抑制乙肝病毒增殖,还能减少乙肝病毒。

研究人员说,未来将研究使硝唑尼特效果最大化的方法,然后再寻找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金针”让肿瘤细胞无处遁形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所智能微纳器件研究室张忠平特聘研究员团队,在肿瘤细胞检测及精准手术导航方面取得最新突破。

研究人员以金纳米颗粒为载体,设计出一种探针。该探针能够释放荧光染料进入细胞质中,使肿瘤细胞发出红色荧光,从而达到肿瘤细胞的可视化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球形核酸探针是一种理想的肿瘤精准手术导航造影剂。

目前的肿瘤手术主要基于医生的经验和主观判断,缺乏区分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有效手段。该研究通过球形核酸造影剂让肿瘤细胞“发光”,可凭借自身定位的准确性、超高的灵敏度帮助医生从细胞水平上判断肿瘤位置及边界,从而对病灶进行精准切除,在降低手术风险的同时,大大降低肿瘤术后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一种脂肪酸可有效治肠道感染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近日称,该校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可以有效对付艰难梭菌的脂肪酸,有望通过更为简洁的方式防治肠道疾病。

健康的肠道环境受到破坏是肠道感染的主要原因,艰难梭菌则是导致疾病的罪魁祸首。目前,主要采用注射抗生素和人体粪便提取物的方法来治疗,尽管有效果,但越来越多的艰难梭菌已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而粪便微生物移植治疗过程极为烦琐,需从捐赠者的粪便中提取样本进行处理。捐赠者要定期进行细菌、艾滋病病毒和肝炎病毒等检查,病人则通过结肠镜方式或口服胶囊来接受治疗。

帝国理工大学外科和癌症系主任麦克唐纳博士带领的研究小组研究发现,人类肠道中有一种以天然分子形式存在的脂肪酸,称作“戊酸盐”,其可以有效抑制艰难梭菌的繁殖。

研究人员希望将来能够将这种分子做成药丸,取代注射抗生素和粪便提取物的治疗方法。

“短信戒烟”能使戒烟成功率增倍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招募“短信戒烟”志愿者开展一项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短信戒烟能促使戒烟成功率加倍。

据研究人员介绍,医院共招募1369名有戒烟意愿的受试者,对其进行12周干预和12周随访。

研究人员将有戒烟意愿者的受试分为高频率(每天3~5条短信)和低频率(每周3~5条短信)干预组以及对照组,对“时点戒烟率”(即过去一周完全不吸烟占比)进行比较发现:短信戒烟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最高时点戒烟率达25%以上,对照组最高则为10%左右。而在持续戒烟率比较上,短信戒烟干预组持续戒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研究人员在对持续戒烟24周的戒烟者进行生物学验证发现,干预组这一指标超过6%,而对照组不足2%。此外,研究团队对受试者进行了1年的追踪随访显示,干预组中有60人(占比6.3%)、对照组有7人(占比1.7%)成功戒烟1年,干预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分子激活人体蛋白,可加速伤口愈合

近日,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发布了一项新研究成果:一种特殊材料能通过与伤口周边组织的互动,激活身体内在修复系统,从而促进伤口愈合。这一发现有望带来更高效的伤口护理方案

人体受伤后,细胞会像蜘蛛在蛛网上移动一样“爬过”伤口里的胶原蛋白“支架”。这种移动会拉动“支架”,“唤醒”里面隐藏的蛋白质,驱动受伤组织愈合。帝国理工学院团队开发了一种名为“牵引力激活载荷”的全新分子,来重现这种自然痊愈方法。人体细胞在“爬过”牵引力激活载荷分子时,产生的拉力能使后者散开,从而更好地与伤口周边相应组织互动,激活具有愈合功能的蛋白,指挥痊愈细胞生长并繁殖,最终加速伤口修复。

关节结构损害早期可逆转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临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丁长海教授透露,最新研究表明,骨关节炎未必是不可逆的退行性疾病,部分关节结构的损害早期是可逆转的。

骨关节炎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退行性疾病,也就是说,是生物进化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自然进程。这种骨关节的自然衰老是不可逆转的。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界发现骨关节炎不仅与老化有关,还与全身多系统参与并涉及代谢、炎症、自身免疫、机械应力改变等因素有关。早期骨关节炎的关节软骨缺损是可以逆转的,其他关节结构改变如软骨下骨髓水肿和关节积液在短期内也可以改善。

推荐访问: 寄生虫 乙肝病毒 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