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集团:让党建工作随着船走
远洋运输业作为特殊的行业,点多线长面广、高度流动分散,船舶被船员们称为“浮动的国土”
燃烧瓶击败AK47,不是吴宇森编剧的《英雄本色》,也不是史泰龙显摆肱二头肌的《第一滴血》,这是孤航千里万里之外的中远集团船员上演的真实故事。念及公司船员危险面前的勇气,获选央视十年商业领袖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魏家福, 在镜头前也不禁动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样的一份信仰和坚持并非来自“时尚”的股权激励,也不是什么年终奖金的怂恿,更多是源自平日里中国远洋集团党组一点一滴坚持落实的党建思想工作。也正是这种独具中国国情的企业职工管理模式,使中远集团从成立之初仅有4艘二手船2.26万载重吨,年运量11万吨,到今天共拥有和控制着近600艘现代化远洋船舶,超过3000万载重吨,年货运量超2亿吨,总资产达180亿美元,综合船队规模居世界第三,散货船运力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船运力世界十强。
走出国门的党建
目前,中远集团海外资产占集团总资产近50%,拥有全球外籍员工近5000人,中远外派干部500多人。如何让党建工作走出国门,扎根海外企业,成为远洋人急需解决的课题。
在“走出去”过程中,集团党组从企业实际出发,以建设远洋特色的跨文化管理为载体,充分发挥海外企业中党组织的凝聚向心作用,在总结多年海外工作经验后,提出了四个“统一”的党建措施。
第一,经营管理策略和奋斗目标统一。在集团战略布局中,各区域公司的市场定位准确,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清晰的管理思路。如中远(香港)航运公司把成为世界干散货运输企业的领导者作为全体员工为之拼搏的奋斗目标,并采用多种形式,实现全方位沟通,让员工广泛参与公司大政方针制定,使每个员工清楚地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岗位的重要意义,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该公司的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连跃新台阶,2001年荣获香港管理专业协会优质管理大奖,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第一家获此殊荣的内地中资公司和航运企业。
第二,中远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统一。要促进文化融合,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外企业管理中显现出的不同特点,做到扬长避短,善于学习和总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多元文化管理。提倡“求大同存小异”,“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要求海外企业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员工,从关心人、理解人出发,多做感情投资,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本着互谅互管互促的诚恳态度,在共同的经营管理中,实现“协同”一致的目标。
第三,西方管理模式与东方人情味相统一。海外企业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将西方管理模式与东方“人情味”有机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对待外籍员工,中方人员从不以投资方代表自居,而是虚心听取意见,主动团结。对工作出色的外籍员工及时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有工作能力者及时提拔重用。注重增进中外员工的交流和沟通,缔造企业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第四,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统一。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工资属地化、员工持股和期权制;在用人制度上实行本土化,对有能力的外籍员工委以重任;在文化激励上,提倡“进了中远门,便是中远人”的团队意识。中远欧洲公司制定的“充分发挥中外员工两个积极性的十项原则”,使占员工总数88%来自16个地方的117名外籍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能与中远跨文化管理理念相融合;海外企业还每年评选“洋劳模”,组织他们到国内总部参观、旅游、考察,进一步促进了中外员工对本企业的认同感。在约束机制方面,中远党建工作中的大监督格局,保证了中远庞大的海外国有资产不流失,并做到保值增值。在实践中,从建章立制和严格管理入手,真正做到海外企业放权到哪里,监督就到哪里;激励力度有多大,监督力度就有多强。形成了以出资人监督为龙头,以所在国法律为依托,以企业规章制度为基础,重点对企业领导、对外投资、财务制度、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的体制和机制。
支部建在船上
远洋运输业作为特殊的行业,点多线长面广、高度流动分散,船舶被船员们称为“浮动的国土”。针对这一特殊环境和条件,抓好船舶党支部建设,发挥好船舶党支部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远洋从创建之日起,就在船舶建立了党支部,并设立了船舶政治委员的编制。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有力地促进了远洋的发展和壮大,已成为中远的政治优势、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新形势下的船舶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承优创新,切实发挥好基层支部特别是船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各远洋运输企业船舶和船员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无论客观形势如何变,“支部建在船上”这一基本制度一直得以坚持。实践证明,在船舶高度流动分散、独立作战的情况下,船舶党支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推荐访问: 中远 党建工作 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