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龙文化与汉民族的文化心理

2022-04-09 09:55:53 | 浏览次数:

摘要龙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向心力,成为团结华夏子孙的纽带,亦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容或缺的内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龙的神话传说到龙图腾的兴盛,从传统节日到歌舞体育武术活动,从饮食起居服装工艺美术书画到文章著述建筑名胜,都充斥着龙文化的身影。龙文化对汉民族文化心理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探求我国龙文化对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及其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龙文化 中华民族心理 影响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一 我国龙文化的现状

我们的生活中龙文化十分常见,可谓随处可见。从文化生活上看,京剧的脸谱有龙纹的成份,京剧的服装(俗称行头)更离不开龙纹;从传统民风民俗看,诸多民族节日、民风传统等都与龙有关,如元宵节舞龙灯,端午节赛龙舟;从建筑雕刻上看,北京故宫、太和殿等这些著名建筑上都随处可见龙的身影。此外,在各种工艺品中,如雕刻、绘画、刺绣,也都可看到龙的形象。比如,我国传统结婚习俗里,枕头、被褥以及盖头,都可能会用龙与凤作图案。

现如今,龙文化仍然一如既往地活跃在各个领域。比如我们日常使用的成语中,“龙凤呈祥”是一句美好的祝福辞,“龙飞凤舞”则是赞誉书法中狂草的艺术之美,“龙腾虎跃”是表示朝气蓬勃的风貌,“车水马龙”表示市场繁荣的景象。中国极地科学考察船被命名为“雪龙”号,中国自主开发的计算机芯片被命名为“龙芯”。广西南宁建“中国龙文化城”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投资者,武汉市欲打造世界上最长龙文化墙作为标志景观……等等。

龙文化近些年来最辉煌的一次展示是在1999年,我国50年国庆节的时候。在国庆大典上,来自重庆铜梁的9条大蠕龙以排山倒海之势劲舞天安门广场,举世瞩目,之后铜梁“中华第一龙”的美誉便享誉海内外。说期铜梁的龙灯艺术,历史悠久,远近驰名,早年便有“大足朝菩萨、铜梁看龙灯”之说。在明清时期,铜梁龙灯会就已经享誉川东地区。到了近代,铜梁龙舞队在国内舞龙大赛上屡获冠军,获“国家舞龙队”冠名权殊荣,铜梁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铜梁龙文化历经了千年历史的积淀,而且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广袤的影响力,因此还衍生了铜梁龙文化的另一大型载体——铜梁龙博物馆,这在国内是唯一的以龙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展馆。这个博物馆的建筑格调比较高雅,里面陈列了关于龙的起源、历史发展、类型到龙灯艺术、舞龙技艺、龙之韵艺术品等很多系列的工艺品,关于龙文化的载体基本上是应有尽有,是名符其实的中国龙博物馆。

龙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广泛传播,对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而这种深刻的影响究其根源,还要从龙形象的形成和龙文化的传承说起。

二 我国“龙”的形象及其形成

其实对于龙起源的说法各家不同,但关于龙形象形成的大概过程以及对龙形象的最终确立,比较相似。在龙形态形成的演变过程中,结合了很多人类的想象。《山海经》中关于龙的记载有很多,如“鸟首而龙身”、“龙身而人面”、“人面蛇身”、“龙翼而马身”、“人面鱼身”等。从文献记载来看,龙是多种动物的组合体,有狗、熊、马、蛇、鱼、鸟,另外还包括人类。由此,我们推断,龙根本就不是生物界存在的动物。这正如闻一多先生对于龙的定义:“它是一种图腾,并且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生物。”我们知道,原始人类崇拜图腾,图腾上的物象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人意识的想象逐渐产生衍化,一般如果经过了原生图腾——演生图腾——复合图腾的变化过程后,这些物象就渐渐地脱离了原始动物的形象,被逐渐添加进人脑中想象的东西,然后只保留了加工过后的物象的外在形式和躯壳,人们再对这些保留下来的抽象形象赋予新的含义和内容。这就是我们意识中的龙形象的来源。

龙形象就这样渐渐形成并传承下来,并伴随着龙形象的确立,一些人类头脑中赋予的龙形象的仪式、风俗、节日、传统、忌讳等也逐渐产生并确立下来,我们统称为“龙文化”。这种植根于古老人类的简单而执着的图腾崇拜中的龙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千年历史,历经了民族的兴衰与演变,对中华民族心理的影响,不言而喻。

三 龙文化对汉民族文化心理形成的影响

龙文化在祖先对龙图腾的深深崇拜和认同中衍生,它深入人心,为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华夏子孙所认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向心力。它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最为复杂的文化现象。历经千年形成的龙文化及由此衍生出的“龙的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我国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1 龙文化与我国“兼容并包,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

我们从“龙”这个图腾形象的演变形成过程中了解到,龙并非是一种自然界真实存在的生物,是通过先人们的主观意念想象出来的一种动物。它的身上集聚了多种动物的部分形态体貌特征,形体综合了蛇的躯干、兽类的四脚、狗的爪、马的毛、鱼的鳞须等等。龙形象的融合特性与我国汉民族中的“兼容并包”文化心理如出一辙,这种高度相似性绝非偶然。

龙图腾在原始文明时代就成为各部落的理想、信念、精神寄托和文化象征。我们从龙图腾发展的历史中得知,龙图腾是远古以来以蛇为图腾的华夏族,在与周边各种以马、鹿、羊、鹰等为图腾的各少数民族部落长期融合而形成的汉民族的图腾。从汉民族起源来看,黄帝族与炎帝族,后又与夷族、苗族、黎族的一部分逐渐融合,慢慢形成华族,在汉朝建立之后称为汉族。在历史的变迁中,各个民族的不断融合便形成了以包容各族图腾特征的“龙”为象征的图腾,成为大家共同的心理寄托,也为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龙的崇拜是汉民族的精神基础,中华儿女都被视为龙的传人,并以此为荣。

我国汉民族自古既有“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的文化心理,如先秦的百家争鸣,汉唐文化服饰的包容、社会风气的开放,对外来民族的吸收包容等,都表明汉民族的兼容性。这与我国的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汉民族自小就伴随龙成长,在龙文化的深刻熏陶影响下成长起来。龙图腾形象形成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兼容、包容、化合的综合象征,二者有着深刻的联系,我国龙文化的形成基于龙形象,龙形象的形成体现出多元、包容等心理认同,真正体现出“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的民族文化心理。因此,我们不难看出龙文化对我国汉民族文化心理形成产生的巨大影响。

2 龙文化与汉民族“自立自强,生生不息”的文化心理

从龙代表的精神形象上看,它是强者至尊。龙是多能动物,其头上长角,身长,有鳞有脚,并具备能潜能游、能飞能走等能力,是集百兽之长于一身的强者。我们的先祖赋予这样的神物以兆端祸福、主海定川、兴云降雨的万能神力。我们的先祖把龙作为祖先,我们是龙的传人,也就反映出先祖们的心里所想,即我们人要比世间的任何生物本事都大,能像龙一样上天入海、行走于天地之间。

现在,一提到龙,我们脑海里就会出现一个昂首挺胸、瞠目振鳞、精神抖擞、全力以赴、一往无前的龙形象。龙的这种昂扬奋进、充满能量的稳健形象,绵延千古。虽然远古时期生产力低下,可我国远古人类已有征服自然的理想,他们借助龙的形象赋予龙特殊的功能,因此我国的龙能“呼风唤雨,通天达神”,是具有超能力的庞大神物。因而我国自古便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古训,至今仍是汉民族崇尚的人生状态,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我国汉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健”,是刚健和能动,“刚健而文明”,“刚健笃实辉光”;“自强不息”,是积极向上,永不停止。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的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顽强生命力,锲而不舍、知难而进。这与龙的形象和龙的功能所展示给人们的精神内容如出一辙。可以说,龙文化传递的奋发有力精神,既是对我们汉民族这种“自立自强,生生不息”心理的一种映射,也深深地影响着这种精神的形成。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我国龙文化的深刻内涵对汉民族的文化心理产生的深刻影响。

3 龙文化与我国汉民族“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文化心理

我们先从龙的取材对象来看,在龙形象构成和产生的来源上,几乎将祖先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动物和天象都包含在内。在我国龙文化的历史记载或者民间传说中,绝大多数情况下,龙的出现都伴随着电闪雷鸣的天象。这些动物和天象,是祖先心理的“天”的代表,在今天来说,就是自然界。而龙则是人与天相通,人和大自然风雨与共、甘苦同行的产物。也就是说,龙非常形象地表达了祖先文化意识里人与“天”和谐统一的心理。

我们在从龙这个事物所具备的功能作用上来看,我国的龙是吉祥的象征。它上能通天达意,下能潜水下海,能呼风唤雨,是“神物”。其中,“通天达意”意思就是与“天”沟通,遵循上天的懿旨,行为要与“天”道相符才能祥瑞顺利,否则会招来祸端。而我国汉民族自古便有“天人合一”的文化基础,时代发展至今天,汉民族仍然继承了这些文化心理。不管是在个人的修身养性过程中,还是国家提倡的建设和谐社会理念中,都是遵循“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心理。

龙文化与我们汉民族一直持有的“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心理一脉相承,因此,龙文化传递的是一种人天和谐的精神。其对汉民族这种人天和谐的文化心理有着深远的影响。

4 龙文化与我国汉民族“人本主义”的文化心理

龙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人本主义精神。尽管龙集合了多重身份,既是先祖来源又是自然神,能够上天入地,驾驭大自然,给农业生产带来风调雨顺的有利天气,几乎无所不能,被视为吉祥物,而且还象征着帝王权威。但是,从总体上来说,龙文化的发展和龙形象具有的所有内涵,都是服务于人类现实生活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我们的祖先崇拜龙形象、重视龙文化行为的动机,我们发现,先人们不是因为信奉而信奉,也不是因为神灵天意而信奉,真正的动机是为了人。先祖们想借助龙的力量来改善自己的现实生活,希望在龙这种无所不能的神灵帮助下,可以收获更多的庄稼,可以使自己和子孙兴旺发达,可以避免各种灾难的产生。崇拜龙的出发点源于人,是以人的需求为本的。

我国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从主流上来说是人本主义的,无论何种文化都是以人的现实利益为基础产生的,因此,它们必然只有在人类现实利益的范畴内发挥作用,任何与人的现实利益相违背的文化观念或者文化行为,都会以顺应人类需要的方式受到改造。因此,龙文化作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不仅自身体现出人本主义精神,也促进汉民族人本主义文化心理的发展。

总之,龙文化作为我国从原始时代就产生发展起来的精神产物,作为中华儿女一定要理解和熟悉它的丰富蕴涵和历史演化过程。龙文化与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有着极其深厚的联系,二者不能割裂也无法割裂。龙文化对我国“兼容并包,有容乃大”思想的形成、“自立自强,生生不息”民族精神的铸造都有着深刻的影响。龙文化包含的思想与我国哲学价值取向中“自然和谐,天人合一”同根同源,也体现出“人本主义”的汉民族文化传统。

因此,在认识我国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时,抛开了龙文化是无法完成的。我们要发扬龙文化中的积极品质,充分体现汉民族的民族精神。龙文化不仅理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发扬,更需要龙文化中体现的民族精神被全世界人们所认识。这是让我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同中国的重要文化交流载体。

参考文献:

[1] Timothy D.Wilson,Robin M.Akert著,侯玉波等译:《社会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2] 张锦文:《试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与积淀:龙文化》,《学理论》,2008年第14期。

[3] 何新:《龙:神话与真相》,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

[4] 李孝坤:《铜梁龙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对策》,《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年第4期。

作者简介:高加琴,女,1977—,四川宜宾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对外汉语,工作单位:宜宾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推荐访问: 汉民 浅析 化与 心理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