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愁文化传承的理论和实践探析
摘 要:乡愁是我们对故乡、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的追忆与怀念,是我们内心深处那份最温暖的情感。然而现在对城镇化建设存在一些误区,如盲目破坏,低品质、同质化建设趋向明显;一味求大求全、盲目攀比;过多地重视城市,而不注重农村建设。我们应该大力保护原真性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景观基因;传承民俗文化,留住美丽乡愁;打造民宿文化,创新乡愁文化传承载体;积极打造特色小城镇为主体的新格局是“留住乡愁”的新思路。
关键词:城镇化;记住乡愁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7.06.014
文章编号:1009-6922(2017)06-67-06
什么是“乡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愁就是你离开了一个地方,会想念的这个地方”。乡愁是我们心灵深处那种对故乡、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的追忆与怀念,是我们内心深处那份最刻骨铭心和最难以割舍的情感。这种情感还会随着我们的成长和时光的流逝而愈加强烈,进而变成一种精神上的支撑与寄托。
英国哲学家以塞亚·伯林曾经说过:“乡愁是一种高尚的痛苦。”乡愁在我们儿时的记忆中有小桥流水、枯藤老树,有山清水秀、蓝天白云,还有我们那充盈着田野气息的毕生都不能忘却的记忆。然而时过境迁,在几十年轰轰烈烈的城镇化建设中,盲目的乱拆乱建、缺乏科学规划的人为造城使曾经风格各异的传统村落难觅踪影,那些浓浓的乡愁和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美好的记忆已被破坏殆尽。如何保存文化根脉,守候失落的乡恋,莫让“乡愁”变“乡痛”,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一、城镇化进程中“记住乡愁”的重要意义
(一)“记住乡愁”表达了人们对以往美好生活的追忆,对生命根基的寻找与眷念,标志着一种人文意味、历史情怀和文化象征。
记住乡愁传达出一种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宿,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表达,具有凝心聚力的作用。乡愁,其实是传统价值观的一种表达方式。记住乡愁,就是要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使每一个家庭蓬蓬勃勃地延续下去,使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记住乡愁,在现代化、城镇化的铁铲下保留住一部分“乡愁”,让“乡愁”存续于人心,就能存续民族的文化基因,可以让子孙后代避免成为现代化进程中迷失精神家园的孤魂野鬼,让代代相传的古老文明和传统美德不被灭亡。
(二)“记住乡愁”表明党中央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提倡尊重自然,保持传统特色的价值取向。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一幅既美好又理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新“画卷”,也是中央政府绘制出来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一顶层设计彰显了中央在城镇化建设中,提倡尊重自然,保持传统特色的价值取向,是科学的发展理念。
(三)“记住乡愁”是保护历史传承和传统文化精髓,挽救城市文脉的关键所在。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大大小小的城市在我们眼前仿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立起来。与此同时,是许多地方传统的遗址、民居、山水脉络、传统原始风貌、民族特色遗址和独特风光等被城市建设者弃之如敝屣,大肆破坏,修建起了许多大致雷同的现代化工厂、商厦、住宅区、广场和雕塑等,让曾经魂萦梦系的乡愁离我们越来越远。
其实,一座城市是一个自然生长的有机体,其魅力在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这样才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风格与韵味,也是保持城市特色的关键所在。而保护、维护好历史传承和传统文化精髓,留住城市的“命脉”,无形中就留住了城市赖以存在的载体。相反,不尊重原始风貌,为追求GDP和短期利益,将城市中不可多得的颇具地方特色和传统风韵的山水脉络、原始风貌、历史文脉等历史文化遗产粗暴地蚕食、侵占甚至摧毁,而代之以一座座拔地而起、大致雷同、毫无文化底蕴的高楼大厦,这简直是人类文明的倒退,是对城市野蛮的戕害。
二、當前城镇化建设的主要误区
在当前城镇化建设中,我们对城市价值的认定和城市建设规划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偏执乃至迷失之处,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城镇化的认识有误区
1.认为城镇化建设就是搞房地产。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简单地认为城镇化建设就是搞房地产。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导致了我国目前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过多地依赖房地产和固定资产的投资。认为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过多地投入并扶植。使过多的资金集中到房地产业,进而导致其他产业失血,造成经济结构的更加失衡。实际上,房地产业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因而最多只能是某一个阶段的临时性的支柱产业。
2. 认为城镇化率越高越好。城镇化率是不是越高越好?很多人认为,我国的城镇化率将会像欧美发达国家那样达到70%,甚至更高。并以此为噱头,大肆忽悠资金进入房地产业。实际上,我国的现代化过程发生在信息化时代,而不像欧美国家那样,它们的现代化主要是在机械化时代或电气化时代完成的。在信息化时代进行现代化所需的劳动力,要比机械化或电气化时代所需的劳动力要少得多。同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巨大,如果十几亿人口都聚集到了城市,我们的交通运输、就业危机将立马突显,同时还将带来粮食安全等一系列连锁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资料显示,2016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7.35%。也就是说,目前的城镇化程度已足以满足我国的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同时,2016年全国人均住房面积已达40.8m2,这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均居住面积已经差不多。因此就全国范围来看,住宅作为人们生活的场所已经足够了,供需已经达到了基本平衡甚至饱和,所以当前只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建筑物、合理地调节住房的分配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在房地产开发方面再投巨资,致使大量社会财富被固化、沉淀和浪费。
(二)盲目破坏,低品质、同质化建设趋向明显
回顾三十多年来的城镇化建设,许多地方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动不动就大兴土木、大拆大建,盲目地起项目、修新楼,缺乏创新,粗暴地切断了作为城市文脉的传统文化和乡愁记忆,许多地方的传统特色几乎已经被破坏殆尽,致使许多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遗址难以保护和传承。
以内江威远中峰寺为例。中峰寺位于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连界镇一个三县(威远、仁寿、资中)交界的地方(距离连界场镇约7.5公里)。位于云连山区东南侧。据有关人士考证,中峰寺始建于隋初(公元586年)期,由一位叫明了的僧人云游八方化缘筹集资金,历经五年终建成中峰寺。地方因寺得名中峰村,据村里的老人们回忆,寺庙曾经很是雄伟,塑有“西方三圣”等各种菩萨(寺庙左边有一块大田叫菩萨田,据说就是当年僧侣挖泥土塑菩萨之后留下的大坑)。寺庙的山门上方曾建有高高的大铁钟楼,里面有一大一小两口铁钟。寺中大雄宝殿台阶前还竖过一块宽三尺、高五尺、重达五百斤的生铁碑。寺庙还曾有长长的石阶和礼佛大殿,大殿里面有数根几人才围得过来的大柱子;有好多长条形石凳,供僧侣和香客膜拜时所用;还有禅房若干。谁知解放后,政府破四旧,打倒一切牛鬼蛇神,中峰寺也在劫难逃。寺庙僧侣尽数被遣散;西方三圣和观音等大型佛像后来大都被工农民兵、特别是红卫兵所毁坏;寺庙和禅房因为可以居住,先后被当成人民军队住所、人民公社、革委会、中心乡政府办公室和中心小学校办公室等。更可悲的是后来有关部门以城镇化建设和支持教育为名,将中峰寺旧址彻底摧毁,立起来现在门可罗雀的中心小学!据说多年以后,中峰寺遗族僧众曾经找到有关部门欲重修寺庙,但因为原址已被学校所占而遭拒,因为断无毁掉教育支持宗教的道理!他们不得已只得在距离原址有两百米左右的公路边(原村卫生所旧址处)象征性地重修了一个简陋版的小中峰寺,意图以此弥补那千年古刹的灭顶之殇,却徒留唏嘘感叹……
同时,低品质、同质化建设趋向非常明显,导致城市的产业结构、人文气息、建筑风格基本一致。新城市都是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毫无地方特色和亮点,越来越缺少魅力和吸引力。实际上,不同城市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和特点,并据此规划自己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路线。
(三)一味求大求全、盲目攀比
当前城镇化建设对城市价值定位和城市综合性价值的评估缺乏科学的认识,大多还是以GDP论高下,把城市的价值评价标准错误地定位在高效率地追求物质财富上。同时,还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审美标准,城市建设喜欢奢华和派头,一味求大求全,追求外部光鲜亮丽、堆金镶银,结果是表面富丽堂皇,内在空洞无比,光彩炫目却毫无美感和内涵。
很多地方完全不顾自己城市的实际情况,看到人家有什么就建什么。一度每一个城市都在建机场、会展中心、大学城、城市中心广场和大型购物中心等。很多设施建好之后,利用率极低,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沉淀与浪费。更有甚者一味喜欢比高比阔,你有200米高的建筑物,我就要建210米高的建筑物。你有五星级的酒店,我就要比你更多,把你比下去。其实,低层建筑和多层建筑的居住和使用性能比高层建筑要好得多,而人类作为高级动物,接近大地、回归自然才应当是人的本性。
其实无论从建筑成本,还是使用方面来说,高层建筑都不是建筑产品中的最佳选择。因其建设成本、维护成本和拆除成本比一般建筑物要高很多,只有在用地极为紧张的超级大都市的中心地带才不得已而为之。可悲的是,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城市仍然将这种无论从使用和成本上来讲都华而不实的东西作为标的物来相互攀比。
(四)过多地重视城市,而不注重农村建设
当前城镇化建设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导致城乡差异越来越大,使大量稍有经济实力的人口都汇聚到城市,导致农村更加赤贫。实际上,社会的发展主要就是要改善全社会民众的生活质素,使大家都有良好的衣食住行条件。众所周知,农村的生态条件、空气条件等比城市好得多,完全可以通过改善农村的交通、教育与医疗等硬件设施,来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城市扩张已面临的诸多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使人口的分布更加均匀合理。
十九大报告已经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前的城镇化建设也应该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堅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和政策,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三、在新形势下乡愁文化传承的主要路径思考
(一)大力保护原真性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景观基因
原真性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贯彻原真性的原则,有助于提高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改进保护的理论和实践;另一方面,中国也必须在符合国际保护理论精神的基础上,发展出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特征的系列保护理论和方法。
原真性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长期以来对原真性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和文化遗产价值的评估等,一直存在着片面的理解,致使原真性的原则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看起来无处不在,实际上却非常易于消失。比如在四川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保护区内曾大肆新建仿造各地著名佛像的“东方佛都旅游景区”和重塑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杭州雷峰塔的重建,也曾引来一片赞扬之声,甚至有人评论说修得比过去还好。以致媒体上出现了要向威尼斯宪章挑战的标题。意思就是可以不要国际公认的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我们认为,此说其实是为到处粗制滥造仿古、复古建筑制造理论依据,歪曲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初衷,混淆了发展文旅经济的概念,导致了现在在全国各地兴建假古董之风的蔓延,严重影响了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原真性的原则更是无从谈起。
简言之,原真性文化遗产具体应当包括传统村镇的整体格局、街巷布局、民居风格以及其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些遗产凝聚和反映了某些特定历史时期和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和理念、工艺材料和技术水平等,广泛凝聚着人们群众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这些真实的历史文化信息是解读传统文化、还原原真历史的唯一密码,一旦被破坏将不可修复和再生。
保护传统文化景观基因就是要保护、传承和挖掘各个历史阶段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址所蕴含的独特历史文脉和乡土记忆。比如,福建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故福建土楼又称“客家土楼”;山西临县的碛口古镇是“晋商码头”的象征;贵州屯堡古镇的景观基因是“明军后裔”等等,这些传统村镇的保护,都必须强调文化景观基因的有效保护。
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还必须考虑当地乡民的需要、利益、情感,脱离了乡民这个主体来谈乡村文化,是不切实际的。例如四川乐山金口河区共安乡一个彝族村,山清水秀,树木茂盛,房子建在山腰,白云绕在屋檐,村民虽不甚富裕,但却大都快乐知足地生活着。此情此景,笔者认为,我们并不需要以帮扶的名义去打扰他们。
(二)传承民俗文化,留住美丽乡愁
要留住美丽乡愁,除了要保护物质文化遗产,还需要传承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千秋万载,代代相传,保存下来的文化精髓和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是形态各异、各不相同的。
中华民族民俗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文化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如万家团圆的春节、喜气洋洋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和怀古赏月的中秋节等各种传统佳节和纪念活动;有过年、闹元宵、包粽子、赛龙舟和打月饼等民俗,留下了打年兽、屈原投江、嫦娥奔月等精彩的民间传说;有年画、戏剧、皮影戏和民间剪纸等民间工艺。都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资源。
在今天对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传统民俗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精髓,这将对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营造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打造民宿文化,创新乡愁文化传承载体
当前乡村旅游因为本土农民的大量参与,对于提升地方经济,改变民生,帮助地方百姓致富脱贫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乡村旅游成为了一条提升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便捷之路,民宿也就成为了乡村旅游主要的经营业态。中国的乡村很多,但不是所有的乡村都适合民宿的发展,要有文化传承较好,本土文化氛围浓郁;或者需依赖于旅游目的地和知名景区,作为旅游发展附属服务产品的角色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目前国内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民,因为在家经济收入微薄,大部分人选择走出村庄,外出打工,加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村庄失掉了原住民,历代传承的文化和质朴也在逐渐消逝。
让农民把地方文化变成生产力,這样就可以减少农民外出务工,同时让更多的农民热衷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工作与生活的融合,不得不说是本土文化最好的传承方式方法,也是城镇化建设中“就地城镇化”的具体举措。
民宿因为是利用本土资源和原有房屋的打造,具有“进入门槛低、不改变生活习惯、经济收入较高”等显著优势,这无疑给地方本土文化的传承和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找到了一个完美的融合点。越来越多的农民因为民宿的发展挣到了钱,所以带动效应明显。民宿要的就是人情味、要的就是那种质朴的生活状态,对于传承地方乡愁文化而言,不得不说是很好的传承载体,虽然还不是那么完美,但可以慢慢地完善和提升。
(四)积极打造特色小城镇为主体的新格局是“留住乡愁”的新思路
特色小城镇是指以行政区划为单元,资源禀赋各异、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培育发展特色小城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也是乡愁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之一。
2017年,省发改委出台了《四川省“十三五”特色小城镇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在2016-2020年规划期内,四川省要大力培育发展约200个类型各异、充满活力、魅力十足的特色小城镇。根据《规划》要求,这些特色小城镇将分为“旅游休闲、现代农业、商贸物流、加工制造、文化创意、科技教育”六大类型进行重点打造。其中的旅游休闲、现代农业、文化创意等特色小镇都是乡愁文化传承的良好载体。
1.旅游休闲型。旅游休闲型小镇要求要充分利用当地特色景观、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休闲养生等优势资源,鼓励文旅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小城镇,推动城镇建设和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建成区域旅游集散和服务中心。乐山市的芭沟镇(犍为)、箭板镇(沐川)和黑竹沟镇(峨边)入选了此类特色小城镇。以峨边黑竹沟镇为例。黑竹沟镇位于峨边县境西部,面积197.5平方公里。峨(边)美(姑)公路过境。辖西河、依乌、古井、马杵千、底底古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黄豆、马铃薯。养殖业以猪、牛、羊、家禽为主。境内有大片原始森林,土特产有春笋、生漆。特别有“中国百慕大”之称的黑竹沟便在境内。黑竹沟镇便可以“黑竹沟”景区为依托,彝族民俗风情为载体,打造旅游休闲型精品小镇。
2.现代农业型。现代农业型特色小镇将充分利用优美的田园景观、灵活的农业生产经营和浓郁的乡土风情等优势,积极扶持花卉、果蔬、林业、渔业、牧业等农产品和产业的开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推动4A级景区建设,促进特色城镇建设和都市农业、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建成宜农宜游、保留乡愁记忆、服务“三农”的特色小城镇。乐山市的沙湾区福禄镇、夹江县华头镇、马边彝族自治县烟烽镇入选了此类特色小城镇。
3.文化创意型。文化创意型特色小城镇是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艺术人才汇集、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大的小城镇,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影视动漫和艺术创作等特色文化产业,建成具有独特魅力和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基地。乐山市市中区苏稽镇、井研县竹园镇入选了此类特色小城镇。
以乐山市市中区苏稽镇为例。苏稽镇位于乐山中心城区西部,面积40.82平方千米(其中小城镇3平方千米),人口3.68万人(2015年前后数据,其中集镇人口1.3万人)。辖3个社区、23个行政村,177个经济社。距市中区14千米,处于乐峨精品旅游线上,是连接名山、名佛、名人旅游观光的交通枢纽。距峨眉城 19公里,离沙湾城区23公里,距成乐高速公路出入口1公里,青衣江、峨眉河、临江河穿流而过,交通便捷,耕地面积2116.27公顷。
苏稽镇,是千年古镇,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积淀,素有嘉州“鱼米之乡”“龙灯之乡”的美誉,古有远销境外的嘉定大绸,今有香飘四海的“跷脚牛肉”、酥脆可口的米花糖、美味鲜香“食久香”……苏稽镇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实施品牌战略,加大旅游产品的包装和宣传力度,打造以跷脚牛肉、全牛席、米花糖为主的地方名食品牌,并做大、做精、做强,拟建苏稽美食街,修缮苏稽古市街,挖掘古镇旅游潜力,加大古镇保护和建设力度,力创旅游品牌,引导旅游景点业主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管理、经营特色、发展规模都上档次,培植和发展新的旅游亮点,以舒适的环境、良好的秩序、崭新的形象和独特的风土人情、田园风光、特产美食,招揽中外游客,吸引外来消费,把苏稽建成乐山到峨眉和沙湾的一大理想驿站和观光、旅游、餐饮、购物的中心,努力打造“魅力苏稽”,建成“生态旅游特色镇”,把苏稽建成恬静舒适、理想优美的吸引外来人口聚居的城市新区,成为乐山环城旅游的重要地带,成为全省名副其实的重点示范特色小城镇。
总之,乡愁文化的传承包含物质与精神层面的保护与重建。物质层面是指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进步的和谐共生。精神层面则是指文化与理念意识的重塑,不仅有深厚的底蕴值得挖掘继承发扬,更有新乡土文化值得探寻。一言以蔽之,当从寻根开始探求,建立文化自信,坚定理论和道路自信,凝聚与感召华夏子孙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参考文献:
[1]贺雪峰.新农村建设:打造中国现代化的基础[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韩鹏云.中国乡村文化的衰变与应对[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责任编辑:杨静
推荐访问: 探析 乡愁 传承 城镇化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