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系列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22-04-09 10:09:36 | 浏览次数:

zoޛ)j馟i6m=}<m54o饨ky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抓好课程建设工作至关重要。

课程建设可分为一门课程建设和系列课程建设,其中一门课程建设是指教学计划中某一门课程建设。系列课程建设是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力培养要求,按照课程与知识、能力培养的对应关系和衔接顺序,以矩阵形式将系列课程组构建成专业系列课程体系,最后对每组课程进行系列课程建设。本文主要介绍沈阳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系列课程建设情况。

一、专业系列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专业课程之间存在教学内容交叉与简单重复的现象,不仅占用大量学时,而且浪费教学资源。一方面,由于各课程长期以来都追求完善的教学体系,严密的教学逻辑,面面兼顾,形成了大而全的格局,课本越编越厚;另一方面,各课程之间缺乏协调,内容交叉重叠,越编越多,如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学、微生物学与遗传学等课程。

2、专业课之间各自独立,教学内容未能合理衔接,未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科分化本身是在科学发展到一定条件下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产生了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导致学科越分越细,必然产生庞大的内容与不断减少的课时之间的尖锐矛盾。一方面是经典内容动之不得,另一方面是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进一步减少理论教学课时,尤其是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学时受到两面夹击,其结果是学科的新思想、新成果难以及时融入课堂。客观上影响了知识更新。

3、实验教学大部分是依附于理论课程的、经典的、验证性实验,缺少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其弊端为:①各门实验课自成体系,为了各自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实验内容重复庞杂;②内容陈旧,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多,研究探索性实验少,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③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照方抓药”、“照葫芦画瓢”式做实验现象比较严重,抑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4、教学实习形式单一,学生动手实践项目少。不少教师仍沿袭注入式教学,学生记忆了大量的知识,但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多数实习目标不明确,任务不具体,无法量化考核实习效果。

二、专业系列课程建设措施

(一)构建专业系列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课程与知识、能力培养的对应关系,以矩阵式构建专业系列课程体系。(见下表)

(二)生物学知识系列课程建设措施

1、课程重组与优化

本专业将动物学、植物学和生理学等课程整合成一门“普通生物学”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了良好的生物学基础知识。

2、整合理论课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课程之间的衔接顺序,避免教学内容严重交叉和简单重复。例如,有关细胞形态学和生理学的知识内容放在《普通生物学》课程中重点讲授。涉及蛋白质、多肽、多糖等分解、合成的生理代谢知识放在《生物化学》中重点讲授。有关微生物培养、分离、纯化、灭菌、消毒及无菌操作知识放在《微生物学》课程中重点讲授。由此通过系列课程建设,可使生物学知识系列课程之间分工明确,重点突出,衔接合理。

3、专业教师按系列课程组开展教研活动

系列课程组的教师彼此之间互相听课,评课,相互了解和掌握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核心知识,共同研究教学内容和衔接顺序,修改教学大纲,使专业知识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4、按“三层次”构建专业实验教学系列课程体系,增加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内容

第一层次是基础训练实验:整合无机、分析、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生化分离技术、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实验,主要包括基本操作、基本技能训练,常见生物大分子性质、分离方法、定量测定和有关生物参数测定等。这一层次重在基本操作技能和规范化的训练,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实验素质。

第二层次是综合实验:该层次以通风、厌氧发酵为主线,对发酵原料及产物的性质、结构和成分进行测定,通过这一层次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从事生物实验的技能技巧、独立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层次是设计实验:学生按一定题目,自己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学生也可以参与到教师科研课题中去,使学生及早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5、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集中实践教学体系

对过去单独的、自成一体的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专业集中实践教学体系,将能力培养贯穿到教学全过程。

三、系列课程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1、有利于深化和加强学科建设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是保持和发展学科特色的前提。一个学科要在高校处于优势地位,除了有学术方面的优势之外,还必须有课程建设的优势。

2、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单门课程建设,自我完善,难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系列课程建设是从专业建设整体考虑,在课程结构上,追求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最大限度的协调与统一,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在教学内容上,寻求理论和实践的最佳结合,通过减少理论学时,强化实践环节,可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有利于课程整体优化,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微生物学》先后建成院级、校级精品课。《普通生物学》成为在建省级精品课。

4、有助于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通过系列课程建设使经典内容更加精炼,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总学时减少15%,教材压缩20%。

5、有利于深化实验教学改革。通过系列课程建设,可以浓缩实验项目,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打破必修实验一统天下的局面,增加现代生物新技术的实验内容。

6、有利于课程之间的相互协调和教师之间的密切配合,促进专业系列课程教学水平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申永胜,白光义,姚健.机械设计系列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0,(2):22-24

[2]姚健,申永胜,黄纯颖,等.机械设计系列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01):37-43

[3]申永胜.关于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S1):119-122

[4]陈瑜,安和生,项目式教学法之我见[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5);32-34.

[5]张玲,建立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5);46-48.

推荐访问: 生物工程 课程建设 院校 实践 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