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学习科学研究:进展与前瞻
摘要:第四届学习科学国际研讨会于2016年6月7-8日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180多名参会代表汇聚于此,围绕学习科学的进展与前瞻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大会收集的24个主题报告以及25份摘要基本反映了当前学习科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也彰显出其发展趋势。在研究主题上,学习科学研究者致力于围绕“人为什么要学习”、“人是如何学习的”以及“人应该如何学习才更有效”等三大核心问题展开研究,以期协同各学科领域力量来共同促进与学习相关的人类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学习科学研究体现出三个方面的跨界融合特征,分别是研究对象的跨文化融合、研究方法的跨范式融合、研究技术的跨学科融合。在研究应用上,学习科学研究既体现出政策在研究与实践中的高层次导向作用,也体现出贯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全员育人功能,还体现出广泛的实践创新应用及策略与方法。面向“互联网+”时代,学习科学的研究主题将不断开放生态,走向网络化;研究方法将不断跨界融合,走向综合化;研究应用将不断沟通连接,走向系统化。
关键词:互联网+;学习科学;开放生态;跨界融合;沟通连接;会议综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16)04-0003-08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16.04.00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类的学习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从学习价值到学习目标,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法,无不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基于此,诞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学习科学研究也迈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进一步加强各国学习科学研究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促进学习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由华南师范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台湾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学习科学国际研讨会于2016年6月7-8日在广州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科学研究专家、教育决策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等近180名代表汇聚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围绕“互联网+”时代学习科学的发展展开了深入的对话,切实推动着学习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协同发展及其应用。
一、开放生态:研究主题的网络化
学习科学始终致力于围绕“人为什么要学习”、“人是如何学习的”以及“人应该如何学习才更有效”这三大核心问题而展开研究,以期协同各学科领域力量来共同促进与学习相关的人类发展。
1.人为什么要学习
以“人为什么要学习”这一问题为基点,学者们更多探讨的是学习的意义、价值和功能。事实上,已有的哲学、文化学、人类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基于各自的理论视域,阐释了学习作为人类生命存在及其优化的本质。然而,真正从科学的角度对此予以实证的研究却为数不多。本次会议上,来自美国的斯蒂吉(Michael F. Steger)专门从“生命的意义”(Meaning in Life)这一角度出发来探讨“学习”。这一研究基于弗兰克尔(Viktor Frankl)所提出的“对意义与目的的追求是人活着的根本动机”这一理论,将“学习”置于“人存在”的哲学高度,采用测量法、日常观察法、行为事件访谈法等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生命意义”的概念、内涵及其价值。斯蒂吉认为,“生命的意义”的本质就是“学会生存”,它意指人类通过经验、学习或被教育来获得帮助人类过上完满与丰富人生的知识与技能这一过程。具体而言,它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致性,即弄清楚生命的意义;第二层次是目标,即要做有价值的事情;第三层次是重要性(Significance),即要过值得过的人生。通过跨国、跨文化、跨地域的调查研究表明,寻找到“生命的意义”的人更加健康,其寿命相对更长,生活质量相对更高。可以说,斯蒂吉的研究从科学实证的角度论证了“学习作为人类生命存在及其优化的本质”这一观点。
与此同时,在神经科学、脑科学介入学习科学研究后,学习与大脑的关系也在不断被探索与发现。来自台湾中央研究院的曾志朗院士以及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的洪兰教授在研究人类的语言与阅读学习机制的过程中发现,人只要学习5天就能够改变大脑皮层的厚度与树突的结构,尤其是改变接收信息和形成突出连接的树突棘的数量与形状。无独有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李平教授在多年的双语学习神经机制研究中也同样发现,第二语言的习得不仅能够改变人脑的功能区,还能够改变解剖学意义上的人脑结构,同时他的研究还特别关注人脑可塑性的个体差异性。其研究表明,第二语言习得所导致的个体大脑结构变化是存在差异性的,而这种差异能够预测出个体学习效果的差异。这些研究发现不仅在生理学的意义上进一步肯定了学习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为脑科学与学习科学之间的进一步协调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
2.人是如何学习的
围绕“人究竟是如何学习的”这一问题,本次研讨会上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及目标,研究者们分别探讨和交流了包括创新能力学习、语言学习、数字学习、类别学习、科学概念学习以及思维学习等不同类型的学习机制。首先,本次学习科学会议最核心的讨论主题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台湾认知神经科学专家洪兰教授专门探讨了“创造力”的神经机制,即是两个不相关的神经回路碰在一起活化第三条回路。为了能够使神经回路更容易接近并相遇,即促进创造力的学习与发展,洪兰教授提出了两条有效路径:阅读与游戏。其中,通过阅读能获得丰富的经验,从而为创造力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胡卫平教授则选择从思维的角度切入来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品质。
其次,就语言学习的机制而言,从文字的识读到文本的阅读,从母语方言的习得到第二外语的习得等,研究者们从各自的视角切入来展开深入的探讨。从脑科学与认知神经科学出发,曾志朗院士专门研究了不同语系的成年人在识读有着相同字意的字词过程中,发现不管是表音文字还是表意文字,都存在共通的大脑区域。这一研究发现将大大促进语言的脑科学发展,因为普遍性阅读相关脑区的确立将有助于检测出在单字词识别时间轨道上的特定脑功能连接。基于此研究成果,以中国汉字的六书为理论框架,曾教授提出了“转识成智”的认知发展五步原则:仿、借、存、转、联。这一理论的提出让中国学者在认知科学史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中国文化也进一步得到了弘扬。针对文本的阅读尤其是解释性科学文本的阅读机制,李平教授及其团队通过研究,明确了学习者在获取抽象科学概念过程中的功能性神经机制,其研究表明,文本自身的各种属性包括主题、文本结构、单词级别、篇章层次的语言复杂性和语义属性等都会对学习者产生影响,同时阅读科学文本时个体的认知控制能力是与阅读能力发生着交互作用的。针对多语言的学习机制,来自广州大学的陈穗青(Chen Suiqing)等通过对幼儿园64名4~6岁儿童的行为观察实验发现,使用普通话和粤语双语交流的儿童比单语言使用者具有更强的认知灵活性。如前所述,李平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也表明,即便是在短时期内的第二语言习得,也能改变人的大脑结构。
推荐访问: 互联网 前瞻 科学研究 进展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