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创新人才实验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高校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中,体育专业教学改革也是如此。为了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笔者在总结高校体育专业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高校体育专业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实验教学创新改革
高校体育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响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积极号召,创新型体育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夯实的体育专业基础知识,更需要一定的实践能力。但高校体育专业教学存在一定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这就导致体育专业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缺乏适应工作岗位所需的实践能力。
高校体育专业实验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1.体育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高校体育专业实验教学对教学设备有一定要求,由于资金和硬件设施条件不一,普遍存在体育专业实验仪器配置投入力度不大,实验教学硬件条件有所欠缺,尤其是培养学生研究性能力方面的高精仪器设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与基础理论课程方面比重关系不对等,一般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权重系数远高于实验课程教学。在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填鸭式教学,实验教学步骤一般是教师进行讲解,学生听取重点,然后在实验老师的带领下,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完成。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都是根据教师指定的方法来完成实验操作,再撰写实验报告,一次实验教学就这样完成了。实验教学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虽然操作过程是学生在进行,但所有步骤和方法都是按照老师的指示一一完成,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失去了主动性和自主性,实验填鸭式教育跟理论课程的“满堂灌”如出一辙。
2.体育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意识薄弱轻视实验教学
一般认为,实验教学对体育类人文社科专业来说是理论教学的附属课程,以巩固理论课程的方式出现,哪些理论课程需要实验教学来巩固和加深理解,才会开设为数不多的实验课程。这种长期将实验课程理解为理论课程附属品的理念,助长了对实验课程的轻视之风。实验教学课程本身就比理论教学占得少,一方面实验教学效果无法通过考试来进行准确评价,教学效果好坏和教学水平高低无法进行精准测评;另一方面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并不是期末考试评价指标。所以,多方面因素导致了高校对体育专业实验教学的轻视,且这种轻视是一种普遍现象。
(2)实验教学硬件设备满足不了培养目标
高校实验教学一般是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室的建设资金和维护成本较高,尤其是实验设备采购,实验设备要满足实验教学需要,就要配齐实验设备。体育专业实验教学包括人体生理学实验和力学相关实验,对实验设备的精确性和性能有一定要求,实验室不仅要能满足学生简单的操作,也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具备整体性,尤其是在实验设备配置上,不能缺胳膊少腿,不能因为实验仪器昂贵而配备不齐。另外,实验教学一般是验证性的理论服务,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也没有充分发挥出实验教学设备应有的价值。
(3)实验教学模式急需创新
实验教学模式理应与传统课堂理论教学模式有所差别,传统课堂教学是讲授式,实验教学则应充分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现实中,体育专业实验教学仍是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教师教一步,学生模仿一步,这种带领式实验教学是将“填鸭式”教学搬到了实验室。所以,实验教学模式需要创新,将实验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主权,教师只需进行必要指导和安全提示,学生自己探索最终达到实验目的。这样实验教学才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目的。
(4)实验室管理限制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实验室管理一般归属于院系,管理方式局限性较大,只供本专业学生使用,体育专业学生实验课程并不多,仅占总课程的30%,也就是说实验室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实验室专业化管理限制了实验器材和设备的利用率,如果能够对其他专业或兴趣小组进行开放,就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设备和仪器,减少教学资源浪费。
(5)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目前,高校实验教学师资一般是从理论教学师资队伍里发展而来的,既能够胜任理论教学,也能兼顾实验教学,很多实验教学的老师既有理论教学任务,也有不少实验教学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验教学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加重了实验教师的任务。另外,实验室专职实验员配备不齐全,实验教学老师进行实验教学时,得不到实验员的有效辅助。部分高校实验室配备的专职实验员素质较低,不能胜任实验室的教学任务和辅助工作,这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也是一大制约。另外,大家对实验教学的轻视,导致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愿担任专职实验员,也是影响师资力量提升的因素之一。
(6)实验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实验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与传统理论课程考核方式有一定区别,在实验课程里不仅有最终实验成果评价,还有过程性实验报告和出勤率评价。这种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方式的结合,原本是为了形成综合性评价体系,提高评价质量,但在体育专业实验课程评价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作为过程性评价的实验报告撰写,一个实验班所做的实验是一样的,每个小组的实验报告都可以说是如出一辙,这与小组是否成功完成实验并无直接关系。
高校体育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建议
1.提高实验教学认识,明确教学目标
针对目前高校实验教学现状,广泛借鉴国外实验教学经验和顺应教育现代化发展,我国高校需要在实验教学认识上有所提高,在课时安排上有所重视,才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使之与体育专业实验教学目标相契合。还要提高高校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度,尤其是担任实验教学任务的教师,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归根结底,高校还应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上,加大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仅实验教学与普通理论课程占比需要加大,实验教学成绩评定和教学评价的权重也应适当加大,这些都是提高实验教学在师生意识领域重要度的积极因素。
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完善教學过程
课程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是整个教学目标的具体呈现,也是影响教学质量最直接的因素。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是为理论课程服务,但也不能忽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根据实验课程实效性、指向性原则,更多地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强的实验项目内容,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研究兴趣,用实验教学内容带动学生实践兴趣,以此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探索能力。另外,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让学生掌握主动权,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加强实验教材建设,创新体育专业实验教学管理
实验教学成功的基础是实验设备的使用性能和精准度,良好的实验设备是成功开展实验教学的前提。针对实验设备的欠缺,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和对外开放等形式,提高实验设备质量,尤其是一些化学类设备的质量。如运动营养学里的营养试剂配制,对实验器材精确度要求就很高,只有配置标准、性能良好的实验仪器,才能获得符合真实情况的实验数据。另外,教材建设也是影响实验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实验课教材除了要有夯实的理论基础支撑外,还需要对实验设计和实施步骤清晰地进行阐述,需要具备系统的实验教学观和实验教学经验。当前,体育专业实验课教材建设还比较落后。如高校的“运动人体机能实验学”课程。因此,要整合体育类实验课程内容,吸收当前最新的实验成果,编写体育类实验课程教材还需要各方专家学者和体育专业人士共同参与,也需要大量的实验项目做基础,加强学院体育类校本实验教材开发,既能为师生提供实验操作机会,也能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徐玉明、崔凯:《高校体育专业实验教学发展瓶颈及其突破》,《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年第4期,第56-61页。
[2]郭海生:《高校体育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初探》,《陕西教育》(高教)2011年1-2期,第89页。
[3]卢红梅:《高校体育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探究》,《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作者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陕西西安
推荐访问: 探析 教学改革 高校 实验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