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分析
【摘 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肩周炎患者106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激光照射+电脑中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方法治疗,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应用于肩周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激光照射;电脑中频治疗;肩周炎
【中图分类号】R68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450-01
肩周炎又被称为粘连性的肩关节囊炎,其在临床上是常见病与多发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1]。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肩盂关节僵硬、粘连、疼痛及关节活动受限等。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关节腔狭窄及轻度的骨质疏松。肩关节炎诱发因素与外伤劳损及风寒湿邪侵入有关[2]。若早期能给予正确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肩周炎患者53例给予激光照射+电脑中频治疗+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颇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肩周炎患者106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5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在42—71岁,平均年龄为50.7±8.2岁;病程在1月—4年;平均病程为6.4±2.1月。病情分级为:Ⅰ级23例;Ⅱ级21例;Ⅲ级9例。5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5例,女18例;年龄在41—76岁,平均年龄为51.3±8.6岁;病程在3月—5年;平均病程为7.4±3.6月。病情分级为:Ⅰ级26例;Ⅱ级19例;Ⅲ级8例。排除标准:肺结核患者;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化脓性关节炎患者。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实验,并同院方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因是双盲随机抽取,所以无论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分级等方面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相关数据与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激光照射+电脑中频治疗:(1)激光照射: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仪(曼德森),选取的穴位有:外关、肩贞、天宗、肩髎、肩髃、阿是穴等。仪器功率设置为350MW,每个穴位照射5分钟,日一次。(2)电脑中频治疗:采用电脑中频治疗仪(BA2008Ⅲ型),选取双极线路及处方4,用沙袋将2个电极板固定在肩关节的前、后对置处,功率调整至患者耐受量,日一次,每次坚持20分钟。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方法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医生站于患侧,将身体的重心调整至患肩平行处,握住患者手掌,将其患侧上肢调整为屈曲-外展-外旋位,让其手臂和耳部相距一拳,使其肘部伸展。被动运动:医生将手掌放置在患者肩部关节大结节的后侧,给予患者做被动的伸展-内收-内旋等动作,同时促进肱骨头向其前下方滚动。抗阻运动:医生将手掌放置在患者肩部关节大结节的前方,并屈左膝,采用重心下降原理,实施快速的牵张治疗,右手做屈曲、外展、外旋等方向的抗阻与牵引,左手对肱骨头前下方滚动实施抗阻,同时配合翻腕、握拳、挥臂、用力等口令,日一次,每次坚持30分钟。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1.3 评价指标
(1)疗效判定标准[3]。治愈:关节疼痛感消失;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至正常;显效:关节疼痛感消失,关节活动功能部分恢复;有效:关节疼痛感明显缓解,关节活动受限;无效:关节疼痛感与活动功能均未改善或加重。
(2)采用简式运动功能评分方法对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功能进行评分[4],共包括10项内容:有无反射活动;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伴协同运动的活动;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反射亢进;腕稳定性;肘伸直、肩前屈30度;手指;协同能力与速度等,共计66分,分值越高表明肩关节活动度越好。
(3)采用VAS评分方法对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进行评分[5],分值在0—1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与资料的分析,将均数±标准差做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进行t检验,以P<0.05作为标准来判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9%,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两组患者治疗前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2周、3周、4周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两组患者治疗前肩关节疼痛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2周、3周、4周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3 讨 论
肩周炎在中医学上属痹症范畴。多数是因风寒湿邪侵入所致,使经络闭阻,气血不畅,导致关节、筋骨、肌肉发生病理性改变[6]。患者常表现上肢活动受限、关节处麻木、酸痛,严重时可见关节肿大。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肩肱关节腔内有纤维样渗出,病情发展至晚期,可见关节腔容量缩小或粘连,并伴有疼痛等症状。
激光照射治疗,其能够改善机体局部微循环,促进组织再生,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水肿与充血,通过激活机体内的巨噬细胞,提高免疫力,而且该疗法还能够促进机体释放吗啡样物质,抑制末梢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达到有效镇痛的效果[6]。电脑中频疗法,其能够松懈粘连组织,加强肌肉的力量,预防肌肉萎缩,并且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7]。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是对关节、肌肉、神经同时治疗的方法,其在遵循连锁运动与凹凸法则下,加入螺旋运动,既符合了被动-主动-抗阻力运动的基本原理,而且也达到了在一个动作中同时促进神经、肌肉、关节活性的目的。本体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方法是以人体神经生理学与发育学为基础,依据人体正常生活中常见动作模式而创立,其强调多肌群、多关节参与整体的运动,而非单一运动,增加了关节运动的稳定性与控制能力,同时利用姿势感觉、运动感觉等,刺激有关神经的肌肉反应,从而提高了关节自身的控制能力,增加了肩部肌肉的力量[8],其克服了其他疗法不能够持续治疗缺点,有效维持了最佳的治疗效果。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与激光照射、电脑中频治疗相配合,达到了缓解疼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将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应用于肩周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尹立全,尹科.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肩周炎3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6):51.
[2] 袁玉欣,曹桂山,乔聚国等.针灸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11):36—37.
[3] 袁玉欣,王惠巧,赵辉.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超短波、中药熏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10):195—196.
[4] 郑洁皎,俞卓伟,潘毓健等.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中牵伸技术的应用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0,16(6):162.
[5] 袁玉欣,曹桂山.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2,33(6):27—28.
[6] 牟云,王继宏.三点法阻滞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24):13—15.
[7] 刘宇.NJF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17(30):59—61.
[8] 王润珠,宋成宪,李舜.上肢PNF技术用于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2,18(3):252—255.
推荐访问: 肩周炎 疗效 关节 肌肉 促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