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养猪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教学改革
徐 毅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 广西 玉林 537000
【摘 要】近年来国家对畜牧业给予较大力度的扶持,畜牧业迅速发展,对畜牧业人才的需求也剧增。畜牧兽医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其适应性较广,且学生就业率高,因此培养大量的实用型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从现在中职学校的教学现状分析畜牧兽医专业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进而从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双师型”师资、改善教学方式、和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
我国畜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目前已经成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然而,这方面的高端科技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非常缺乏,农民的素质也不高,这些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职业教育正在走向新的崛起,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但种种原因导致发展中仍存在着问题,职业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依然面临就业难、升学难、生源减少的困境,要走出这些困境就必须深入分析现在中职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教学上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应时有效的改革措施,力求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使畜牧兽医专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1 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体系设计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课程体系构建方法不当、课程内容陈旧与重复交叉、课程名称不能体现职教特色等方面。传统的课程体系注重畜禽生产与畜禽疾病防治等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经营与管理、市场营销及宠物驯养与保健等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
1.2 教材部分内容过于精细,不够实用
比如《家畜解剖生理学》中的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由磷脂、蛋白质、多糖等组成,物质转运形式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等,这些内容对于中职生来说就过于精、过于细了,他们不可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就算勉强记住了,在现实工作中也用的很少。但很多中职学校的教材却包含了很多这方面的内容,而且老师也安排了很多课时去讲授这些过精、过细的内容,结果是学生听不明白、听不进去,白白浪费了时间。
1.3 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方式落后,理论讲授多,实践操作少
职业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应有适当比例,应侧重专业课教学。而目前的教学安排上往往是文化课与专业课对半,甚至于在升学的情况下,文化课课时多于专业课;在教学手段上,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自身的问题,采用“黑板上种田”的普教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很难较直观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多数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实操课比例一直偏低,如某中职学校的家畜病理学的教学,一共安排了80个课时,但很多教师把这80个课时几乎都用在理论的讲授上了,用来实操的不超过10个课时,结果学生只记住了一些概念,却没有真正的认识和掌握。
1.4 师资专业技能尚不能满足专业需要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基本的文化课之外,主要是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我校的专业课教师虽然都是毕业于高等院校,但专业理论水平不足以适应当前畜牧兽医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毕业后大多一直从事专业理论教学,从事专业实践的少,教学上难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原有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先进的畜牧兽医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成为既有渊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的教师。
2 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改革措施
2.1构建“以就业岗位为依据,以生产工作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随着畜牧兽医行业的不断发展,职业岗位及其能力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必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培养目标作为内容取舍与结构组合的标准,按照职业岗位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整合课程,精简课程门类,避免交叉重复,在课程整合过程中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基础性与综合性,突出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要突破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与逻辑设计思路,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畜牧兽医行业主要岗位的生产流程为主线,以实践性教学为主体,即专业核心课程加专业拓展课程两段式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中,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同时,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邀请相关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来校举办座谈会,讨论确定专业方向的就业岗位、工作任务以及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任职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认真研究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拓展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以培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以不同专业方向之间的共同职业能力为基础加以设计,避免以“知识”代替“能力”设计课程的倾向。专业拓展课程是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扩充,在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按照个人兴趣与就业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使学生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增强教学的职业针对性,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有利于学生职业、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
2.2 根据中职教育的目标改革原有的教材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其所使用的教材必须具备新、实、变的特点。其中,“新”指的是所使用教材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纠正传统教材中滞后性和理论验证性问题,与生产第一线的最新技术保持高度同步,且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实”指的是教材不仅要针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还必须与企业、单位目前或将要使用的设备、技术相关联,不过也要注意避免过分超前技能的出现;“变”指的是所使用教材应处于变化状态,随着技术、设备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使学生所学技能有效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另外,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自行编制教材,比如阉鸡技术、人工授精技术都是社会上比较需要的,教师就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专门编写这方面的教材。
2.3 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使用何种教学手段历来是广大教职员工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传统的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大多采用挂图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手法单一,还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科技水平的进步让网络互动系统、多媒体技术走进教学领域,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应用,此种教学方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学生也容易被此吸引,进而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为此,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应尽快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将与教学工作有关的声音和图像带入课堂,高水平完成“实景”教学环境的构建,在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拓展他们的专业视野,以便使学生更好地将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2.4 提高实操课的比例,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要积极开办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在教学过程中,畜牧兽医专业必须突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课程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专业技能考核、工种技能培训与鉴定、执业兽医师考试、毕业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要重视实践教学,以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重点,使实践教学由“验证型、认识型、单一型”转变为“操作型、设计型、技能型”。
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教学基地,与一些条件较好的畜牧兽医企业签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以促进资源共享,从而共同发展。逐步建立学校、行业、企业“互惠、互利、互动”的产学研运行机制,达到学校、企业、学生“共赢”的效果。根据生产需要,相对集中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畜禽饲养、管理、防疫、生产、销售等岗位实践,产学研结合,让学生进入职业角色,熟悉未来的工作岗位,培养、锻炼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提前适应社会、了解企业,毕业后就能适应畜牧兽医行业生产、建设、管理等一线岗位。
2.5 师资力量建设
教学师资水平的改革目的是提高他们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逐步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校可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对口高校深造,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也可定期安排教师到现代化养殖场或兽医站去学习实践,学习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和诊疗技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良好的师资队伍。
3 结语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发展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之下能有更新更快的发展势头,经过一系列努力和改革之后,中职教育将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实践能力、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宏伟.畜牧兽医专业产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9,9(6):115-117.
[2]陈君辉.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创新教学的思考[J].文理导航,2011,(26):70-70.
[3]罗永华等.产学合作教学模式使畜牧兽医专业办学步入良性循环[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3(11):341-345.
当前农村养猪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黎兆宗
安徽省定远县池河畜牧兽医站 安徽 定远 233200
【摘 要】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扶持生猪生产政策的出台与推行,农村生猪养殖数量在大幅度地上升,但是目前农户养猪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促进农村养猪业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发展。
【关键词】农村;养猪;问题;建议
实践证明:农民想要富,发展畜禽养殖是条路。近几年来,一些农民通过新型农民培训看到身边一些靠发展养猪致富起来的农民专业户,看到他们开起了轿车,当起了老板,受此影响而纷纷转产、改行,走上了养猪之路,但他们既没有聘请养猪专业技术人员,又没有受过系统的养猪技术培训,仅凭满腔热情和从亲戚朋友那里学到的一点养猪经验就干了起来,结果饲养过程中问题多多,有的养猪场很快就倒闭,血本无归。那么农村在养猪过程中到底存在那些问题,如何解决,笔者通过多年的深入接触和走访了解,提出如下一些存在问题和建议以供参考。
1 选址、布局
1.1 选址
有的老猪场坐落在居民生活区,多年没有更新和迁址,甚至一些新建的猪场,也建在居民区,这严重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养猪户应想方设法迁址,使规模猪场距离居民生活区、公路主干道、生活饮用水源等场所均要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规定,特别是新建场更要做到这一点。
1.2 布局
在布局上,生产区与生活区没有隔离;净道、污道没有分开;母猪舍、育肥猪舍等设置位置不合理,这样增加了疫病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加了饲养员的劳动程度。对此,应在生产区与生活区之间建立一道防疫隔墙,隔墙应为实墙,高度应在2m以上;生产区入口处要设消毒通道,配备消毒设施、设备,设更衣室,配备衣、帽、鞋和防护服等;要建立污水、污物排放通道,尽量做到污水直通化粪池,排污通道越短越好;同时,要设法不让雨水流进排污通道,雨水可不经收集处理直接排放到场外池塘或农田;猪舍一律建在生产区,设置位置顺序由里往外依次是母猪舍-产房-仔培舍-育肥猪舍。
2 苗猪引进
在猪苗引进上,大部分的养猪户自己没有生产方向,多存在科学选种意识不够,使得选留种猪部分不符合种用要求,商品仔猪弄不清是什么品种、是杂交第几代。对此,养猪户应该要选定生产方向,现在地方品种因肉质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生产方向;养母猪、还是商品猪要根据市场行情而定,仔猪价格高就侧重养母猪,肥猪价格高就侧重养商品猪;另外,行情好,饲养规模就搞大点,行情不好,饲养规模就搞小点,或只养部分母猪;自繁自养生产方向较好,但若自供不足,确需从外面引进苗猪的一定要来自非疫区,且经兽医临床检查健康,同时引进后要单圈隔离观察15d以上,无异常方可并大圈饲养。
3 饲料配制、使用
在饲料原料采购上,少数养猪户仍以价格低为好,不太注重原料质量,有的还任其自然,家里农副产品有什么就喂什么,不考虑营养全价;饲料配方从别人那里照抄照搬,不联系自己猪场实际,也不分季节要求均一种配方;不做饲料对比试验,缺乏比较。
首先,要注重原料的质量。如是原料质量不好,再便宜都不能用。就拿玉米来说,如果玉米有霉变,种猪绝对不能用,如果不注意则很容易造成母猪流产、死胎等;其次,配方要请畜牧技术部门专家或科研院所教授帮助制定,也可借鉴规模大场饲料配方。制定饲料配方时要结合季节适度调整,杜绝不分季节一种配方,同时加工和搅拌要充分均匀;再次,看成品料的性价比,选择部分猪只做饲料对比试验,计算投入、产出比,哪种饲料投入、产出比小就用哪种饲料;也可直接使用大厂知名品牌饲料,看猪只使用后的生长速度、毛色、健康状况等。
4 母猪发情配种
很多养猪户不清楚自己饲养的母猪是什么品种,是哪一代,因此在配种时随意选择一个公猪品种;少数的仍习惯自然交配,不认同人工授精技术,所以选择自己饲养公猪,造成饲养成本加大,有的甚至用社会上公猪配种,造成疫病交叉感染;在给母猪配种接产时技术操作不精细,卫生消毒不严等,造成母猪感染生殖道疾病,严重影响到下一情期配种和产仔。
要改变现状,就要选留好母猪,力争朝纯外二元或纯内二元方向选留。另外,每年要淘汰、更新母猪,经产母猪窝产仔低于8头且年龄在6年以上就可考虑淘汰;积极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凡养猪户都要学会这门技术;细致做好母猪分娩、接产、卫生消毒等护理工作,。
5 适时出栏
行情不好时,某些养猪户为了等猪价高,竟能把育肥猪喂到150kg以上才出栏,而春节过后出栏的价格下跌幅度大。因此,饲养商品猪要注重适时出栏,育肥猪在90~110kg体重段出栏最科学;通过调节母猪发情配种,或适时购进苗猪,可将肥猪出栏期调整到春节前,这样可卖个好价钱,因为每年春节前猪价均要上扬;多年实践考证,生猪价格波动一般3年左右为一周期,2011年升至波峰,2012年逐渐回落,2013年初期跌入波底,现如今又开始回升,养猪户应掌握此行情规律。
6 免疫、消毒
少数猪场事先没有制定科学的免疫、消毒程序,而是想起来就预防或效仿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注射疫苗时,不按规定配比稀释,操作时不细心,针管排空时容易将苗液溅到圈内地面,造成疫病潜伏滋生(即环境带毒),有的将用完的疫苗瓶随意丢弃,也造成环境带毒;消毒意识不强,平时不消毒,有病才消毒,有的长期只备一种消毒药;消毒时,消毒药不按要求严格配制,稀释时凭感觉,造成消毒效果不佳;有的消毒时,场地不清扫冲洗干净,也造成消毒效果不理想。
对于这些问题,养猪户应针对自己猪场饲养的猪群结构制定严格的免疫、消毒程序,并认真实施;注射疫苗时要随身带一不漏水的塑料(或金属)垃圾桶,针管排空时要对着垃圾桶,用完的疫苗瓶等杂物要随手投入垃圾桶,待免疫接种结束后挖坑集中深埋。另外,注射针头随猪更换,比较合理的要做到一圈一针;要多备几种消毒药,一种消毒药用一段时间要更换另一种消毒药;消毒药的浓度配制要按说明书执行;消毒时,要将粪便清扫、冲洗干净,最好将猪只清空,积极推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
7 防控隔离
少数猪场没有隔离观察圈,猪苗引进无法隔离观察,猪只一旦发病,也无法隔离消毒;饲养员随意进出生产区,甚至闲杂人员也随意进入生产区,不采取消毒措施,甚至不换鞋子、衣服,这样很容易造成病菌带入。对此,规模猪场在圈舍设计建造时应该要单独建1~2间隔离圈,猪场规模大的可多留些隔离圈作为病猪隔离区,位置一般选在普通猪舍的下风口,并与普通猪舍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生产区入口处要悬挂警示牌,规定闲杂人员等不得入内;病猪隔离必须安排专人饲喂、用药和卫生打扫,以防交叉感染。
8 圈舍内环境调节
夏季圈舍温度太高,降温设施条件差,室内温度常超出猪只生理适应范围的会影响生长。另外,纱门纱窗安装不到位或关闭不严的会造成蚊蝇猖獗;连阴雨天,门窗密闭不严则会造成圈内湿度过大;冬季为了增温,少数猪场将所有窗户用塑料薄膜钉死,无法通风换气,造成圈舍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入进刺鼻,眼睛睁不开,容易引起猪只呼吸道疾病。
因此,在圈舍设计时应多采用工厂化设计,运动场要留在室内,好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根据猪群结构,四周要留有足够的窗户,门窗密封要好且开关方便;圈舍要悬挂温湿计,想方设法调整圈舍温度、湿度在猪只生理适应范围内;要增加冬季保暖、夏季降温设施条件,如冬季可采取建热水管道、安装保温箱、电热板、增加垫料等措施保暖,夏季可采取安装水淋(喷雾)、风扇、湿帘、空调等设施降温。若是老猪场,运动场在室外的,夏天降温要搭建遮阳网,冬天保暖要搭建塑料大棚;科学掌握开门窗通风的时间,以保证圈内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不超标,冬季应选在中午10:00~14:00之间,夏季应选在早上5:00~7:00或傍晚16:00~18:00之间,每次开窗0.5~1h。
9 污粪、病死猪处理
少数猪场干粪随意堆放,污水随意流淌,猪场粪臭味浓,有的虽有排污沟却很窄很浅,有化粪池却很小,一下雨就涨满;无干粪堆积池,或虽有但在露天,一下雨就使得污染面积扩大;少数病死猪随意处置,有时虽挖坑掩埋,但坑很浅,处理场地有时也不消毒。对此,应坚持雨水、污水分开,在猪场兴建时优先考虑这一点;建化粪池和干粪堆积池,确保干粪、污水分开,另外,利用化粪池发酵产气可建沼气,倡导“猪-沼-鱼”、“猪-沼-果”等循环经济理念。干粪堆积池要建有上盖,以防雨淋粪污流淌;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窖,采用腐化法处理病死猪,也可采取挖坑、焚烧、深埋处理病死猪,但处理场地要严格消毒,处理点要远离猪舍,最好在猪场围墙外。
10 养殖档案等软件资料
少数猪场无档案意识,仅凭大脑记忆,或虽有档案,但借口忙而忘记记录或记录不完整;极少数猪场免疫注射时不打挂耳标;猪只出栏不经官方兽医检疫,不持检疫合格证明上市。对此,养猪户应依法建立养殖档案,及时、规范、完整地做好记录;猪只免疫后要及时佩戴免疫耳标(二维码);生猪出栏要经官方兽医检疫,持检疫合格证明上市,不合格禁止出栏、上市。
推荐访问: 养猪 农村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