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2022-04-10 12:09:01 | 浏览次数:

摘 要:平面设计并不是近代社会的产物,更不是外来文化的产物。我国的现代平面设计教育虽然起步晚,但早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期,就出现了具有平面设计意义的作品。尤其是彩陶文化,它是代表着我国图案装饰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彩陶图案设计构成也完整的体现出符合现代人们审美的形式美法则。

关键词:平面设计;彩陶;图案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188-01

一、中国早期平面设计的起源

平面设计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期。具有平面设计意义的作品自古就有很多,彩陶、青铜器、陶瓷、服饰、漆器上面的纹样都具有平面设计的意义,还有古老的岩穴壁画也可以看作是平面设计作品。平面设计的发展历史是从简单的图案及文字创造开始的,且图案更早于文字。中国传统图案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几何图案发展到各种复杂的图案,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二、彩陶图案的题材分类

综合起来看,根据原始社会彩陶文化各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图案题材来分,又主要有以下几种,分别是:几何图案、动物图案、和人物图案。

几何图案大都是一些简单的、质朴的,是属于原始社会早期艺术形式的图案。看似虽简单,但其表现形式是非常丰富的,彩陶上的图案,关于线性不仅有直线和曲线的表现形式,还有线的变形以及由线到面的变形,如宽带纹、三角纹、斜线纹、波线纹和网纹图案等。这些都属于概括性的抽象图案。

而动物图案,属于写实性的具象图案,其中有鱼纹、鸟纹、蛙纹、鹿纹等图案,它所谓的写实不是我们所谓的接近超写实的图案,在当时人们也是做不到的。动物图案并不只是单纯的装饰作用,它的出现与原始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可以看出,当时艺术形式的出现都是从自身及周围的事物发展起来的。

人物图案的装饰相对几何和动物图案就要少得多了,主要表现在生活场景方面,如在马家窑类型彩陶上的跳舞纹样。类似于这样的人物图案场景展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农耕,娱乐等朴实纯真、栩栩如生的各式形态。同时还表现出他们乐观勤劳、和蔼可亲的真实形象。

三、彩陶图案在平面设计中对于形式美的运用

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无论是生动的具象图案还是概括的抽象图案,都无一不体现出强烈的形式美感。

半坡类型彩陶就是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的典型案例,它是由具象到抽象、由散点到连续的发展变化,大大增强了图案的装饰功能。它的整体图案的构成十分融洽,变化和统一都把握得非常到位,既不会过分求统一,产生呆板、乏味的效果,也不会过分求变化,使人产生杂乱无章之感。

马厂类彩陶,它同样以几何图案为主,富于节奏韵律的变化并已接近程式化。尤其体现在对于直接与曲线的综合运用,做到直线中有曲线,方中还有圆的多种图案形式,打破了以往直线和曲线、方形和圆形单独存在的孤立状态。

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已经学会运用平面设计中形式美法则在工具上、生活用品上来做平面设计了。充分体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四、彩陶图案中内容美与形式美的联系

美的要素,不仅表现在形式美上,还表现在内容美上。形式美与它所要表现的事物内容是不能脱离的。它们是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关系。

形式需要内容的支撑,才能更有意义的向世人展现它的形式美感,比如在原始社会早期的马家窑文化,那时的人们生活安乐和谐,没有奴役,没有战争,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男人们狩猎打渔,女人们操持家务,一派安定繁荣的景象。所以,根据它当时的社会状况,彩陶上表现出的图案匀称、流畅,使人感觉到轻松舒畅,平和而亲切。而到了原始社会的晚期,原始社会逐渐瓦解,开始向奴隶社会过渡。动荡不安的情绪在半山类彩陶和马厂类彩陶就充分的表现出来。简单的图案随着人们的思想逐渐复杂化,匀称、流畅的图案变得大起大落,表现出粗犷狞历、怪诞神秘之感。当时彩陶图案的形式变化就充分解读了那个时期社会内容的变革。

所以,在设计平面的构成时,要始终以向人们传达的内容为前提,做到真正的形式服务于内容。达成形式、美感、与功能的统一。

五、结语

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可以说发展得十分完善,甚至为世界的图案史所罕见。其丰富的精神内容和多样的表现形式,为后来的青铜器、漆器、陶瓷、服饰等图案所继承。其图案的表现形式甚至在空间上影响到了西方国家,在时间上影响到至今。在现代这个崇尚返璞归真的时代,原始社会彩陶图案的内容及其形式的表现就更加符合我们现代人的审美意识了。越来越多的平面设计作品中都充斥着简单、古朴的图案元素。彩陶图案的组合布置也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在现代平面的设计构成中。

参考文献:

[1]回顾.中国图案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 彩陶 平面设计 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