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敖鲁古雅人

2022-04-10 12:24:31 | 浏览次数:

因为常年与森林为伴,他们沿袭着最古老传统的生活方式,习惯马背上的粗犷生活,喜欢在寒冷的空气中用舞动来取暖。

在内蒙古呼盟根河市最北部的敖鲁古雅河畔,大兴安岭深处的满归林区,现存着一个古老、神秘的民族——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据历史学家考证,鄂温克民族有索伦、通古斯和雅库特三个分支。其中,索伦族是农耕部落,通古斯是游牧部落,如今,这两支鄂温克族大部分居住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只有雅库特人一直生活在大兴安岭的密林中,靠打猎和饲养驯鹿生活,成为我国最后的狩猎部落。

这里,位于寒冷而广阔的北极圈,长期的原始封闭状态让他们保留了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他们信奉“萨满”拜祭树神,用桦树皮制作生活用具。他们宁可走到很远的地方去扛回枯死的树木作为烧柴,也从不砍伐一棵活树。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他们仍然保持着原始社会末期的生产、生活方式,吃兽肉、穿兽皮,住的是冬不防寒、夏不避雨的“撮罗子”。所谓“撮罗子”,就是用三五根碗口粗细、带有枝杈的木杆,相互交合搭成上聚下开的骨架,再用三十根左右的细短的木杆,搭在骨架之间捆绑固定,最后在外面用桦树皮、草帘子及犴、狍等兽皮,自上到下一层压一层编织成围子,绑在木杆上面,一座用木杆搭成的尖顶屋就算大功告成。直到1965年,他们才搬迁到敖鲁古雅,过上了定居的新生活。

因为常年与森林为伴,他们沿袭着最古老传统的生活方式,习惯马背上的粗犷生活,喜欢在寒冷的空气中用舞动来取暖。他们最快乐的娱乐方式就是歌舞。

闲暇时间,他们燃起一堆篝火,男女老少手拉手围着火堆形成圆圈,自左向右转动,歌声由低到高,速度由慢转快,热闹异常。他们唱的歌词大都是怀念故乡、欢迎客人、赞美祖先打猎等,以此表达思念,抒发感情。

如果有贵客进门,他们会让客人绕过房屋中央熊熊燃烧的篝火,请他们在客位上落座。这时,女主人会端盘拿碗,把热腾腾的鹿奶,香喷喷的鹿肉或熊肉,烙得焦黄的白面饼,一一请你品尝。这时,你会惊异地发现,面前的杯、盘、碗、碟全是用桦树皮制做的。这些桦皮器皿上,还刻有各种花纹、图案。就连拿在手里的筷子,也是用兽骨精心制作的,洁白漂亮。

解放后,虽然国家给敖鲁古雅人建立了定居地,但驯鹿只能生活在森林里,因此,除了在定居点的部分村民,密林中还散布着四五个驯鹿站,最远的达150公里,生活着30多名习惯于打猎和在山上饲养驯鹿的老猎民们。过去,他们养驯鹿只是作为运输工具,一头驯鹿可以负重35公斤左右,每小时可以行走5公里。过上定居生活后,他们很少再用驯鹿进行运输,随着割取鹿茸的成功,鹿茸成为了当地人的主要经济来源。

如今,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生活着近500人,其中鄂温克人大约有230人。他们现在已经是猎民定居后的第三代居民。他们中的一部分靠制作工艺品为生,他们最为擅长的就是鹿角雕刻及皮具制作,也有一部分在城市里找到了其他谋生的手段。当地著名的画家柳芭一直生活在这里,她创作的兽皮画,靠兽皮的天然颜色,拼凑起来反映猎民生活,在历史上也属首创,她的作品因此被内蒙古博物馆收藏。

近年来,在根河市西郊、S301国道附近,建起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村,总建筑面积达58,700平方米,依托森林、河流,鄂温克猎民的民俗民风,先后推出了森林观光、探险、模拟狩猎、民族宗教、歌舞、民俗表演等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目前,这里已成为集大中型会议、休闲度假、民俗展示、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村。

由中国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保利演艺经纪公司倾力打造的《敖鲁古雅》,围绕鄂温克族少女艾雅玛与青年猎手别日坎在林中相识、相爱,最终在敖鲁古雅河边营地幸福牵手的故事主线,集中展示敖鲁古雅人的民间音乐、舞蹈、服饰、器乐及风俗仪式,大力还原其生活全貌,并将其审美趣味,浑然天成的精神元素融入其中,破解了寒带气候条件熔铸的生命密码,纪实与艺术完美结合,恢弘与细腻并行不悖,不仅填补了文化市场上的空白,更是使鄂温克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里程碑。

敖鲁古雅人,一个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一群与驯鹿为伴的人们,一个生活环境严酷,却懂得感恩自然,与万物和谐相处的民族!

(编辑 刘霜)

推荐访问: 雅人 神秘 敖鲁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