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礼俗(三)
第十讲 礼 俗(三)
主讲:李 霞(副教授)
什么是宗庙
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处所。庙中设有先祖的牌位,还供有祖先的遗像,以便后代子孙瞻仰。我国儒家文化以孝亲为人伦之本,孝亲又以崇拜祖先为基础。为祖先立庙,就是因为后人相信,祖先之灵可以保佑子孙。在古代,立庙祭祖无论是帝王还是平民都可以进行,但庙制却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以体现尊卑秩序。 《礼记·王制》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祭品也有差异,如天子祭祖用十八“太牢”(太牢指羊、牛、猪),庶人祭祖就只能选韭、麦、菽、稻等作物。宗庙建在哪里也是很有讲究的,按《周礼》“左庙右寝”的规定,应设在宫室居处的东面。在称谓上,由于宗庙非帝王独有,因此称谓也不同,天子庙称太庙,公卿大臣庙称家庙,民间则以宗族为单位设屋祭祖,称祠堂。
古人为什么要斋戒
古人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虔诚。严格说来,斋和戒是两回事,“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清心洁身、思想集中。“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不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定心静虑。斋戒时有饮食方面的禁忌。《论语·乡党》 云:“斋必变食。”即要改变饮食。虽有改变,但并非禁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韭等,这些气味被认为是对神灵的不敬。值得一提的是,在东汉前,斋戒祭祀期间要三餐食肉,学者朱骏声考证认为,这是为了保证人在斋戒期内有充沛的体力完成祭祀。东汉后,受佛教影响,人们开始食素,忌辛成了忌荤。到后来,随着佛教的盛行,斋戒期的规定更加细致繁琐,如“八关斋戒”中有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坐高广大床,不涂饰,不歌舞唱伎,不故往观听,过午不食等等。所有种种,都是为了表达对祭祀的无比虔诚。
古代的礼器有哪些
礼器是中国古代贵族在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用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与权力。包括鼎、簋、鬲、盂、俎(食器),盘、匜、鑑、盉(水器),爵、斝、觚、觥、彝、卣、尊(酒器),钟、鼓、钲、铎、饶、磐(乐器)以及玉帛(祭祀时用的璧、璋、琥、琮、圭、璜等玉器和束帛)。
礼器是在原始社会晚期随着氏族贵族的出现而产生的。进入商周奴隶制社会后,礼器有了很大发展,成为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秩序的象征。此时的礼器以青铜器、玉器为代表。其中青铜器工艺精美,意义重大。以青铜鼎为例,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相传禹曾收九牧(即九州)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禹铸九鼎之后,鼎从一般的炊器而成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代代相传。定都或建立王朝因此亦有“定鼎”一说。进入封建社会后,青铜礼器逐渐走向衰落。
再来说玉帛。玉帛具有双重含义,玉指玉器,帛指丝织品。从狭义上讲,指古代诸侯参与会盟或朝觐天子时所持的礼物。《尚书·舜典》中则记录了诸侯朝见天子的一幕:“五玉(按:五等诸侯执玉)、三帛、二牲、一死。”公侯伯子男五诸侯在朝见天子时各自拿着象征身份级别的玉器。孔氏传:“三帛,诸侯世子执獯(浅红色的帛),公之孤执玄(黑中透红的帛),附庸之君执黄。”诸侯世家、公子的遗孤、附属国的国君各拿着羔和雁称为二牲,士拿死雉称为一死。朝见天子后,若天子认为诸侯没有过失,便把五等诸侯玉一一发还,其余的三帛、二牲、一死作为天子的贡品不再发还。由此可见,玉帛,既体现了臣子的身份,又是呈献给天子的贡品。从广义上说,玉帛泛指举行礼仪时所用的礼器。史料中,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于是,玉帛在后世又成了和平的代名词,俗话“化干戈为玉帛”即由此而来。
推荐访问: 礼俗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