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常德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2022-04-11 09:07:11 | 浏览次数:

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常德市经济水平增长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在常德市金融行业的发展当中,应该建立完善的金融生态环境,以仿生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保证其健康运行。在此过程当中,应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包括了经济因素、文化因素、行政管理体制和银企关系等等。然而,在常德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却依旧存在诸多问题,给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应该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本文将通过深入分析常德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优化对策。

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综合影响,导致金融行业发展中面临的限制因素较多,只有优化其发展模式,才能满足新时期工作开展的需求。尤其是在常德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对于金融行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生态”概念的提出,为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件良好金融市场环境的关键。常德市也已经开始致力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然而,在常德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不仅会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出现,而且导致金融市场的规范性缺失,对于其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限制。为此,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完善的优化对策与解决方案。

一、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内涵

从广义上来讲,金融生态环境涉及了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例如地理、政治、经济、人口和文化等等,上述因素与金融行业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在金融运行的过程当中,上述因素共同组成其外部环境。从狭义上来讲,金融生态环境主要包括中介服务体系、法律制度、社会诚信状况、企业发展状况、行政管理体制和会计与审计准则等等,属于影响金融行业发展的内部环境。在建设金融生态环境时,应该从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两方面入手,促进金融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二、常德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体系不完善

在常德市金融行业的发展当中,相关法律制度正在逐步推行与实施,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然而,由于相关经验的缺失,导致在法律体系构建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导致较大的弹性空间存在于执法过程当中。执法行为和执法主体的不规范操作,会对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关于进退出机制、监管、产权、破产和重要业务等方面的法律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存在较为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司法效率不高以及存在司法不公的现象,导致社会资源浪费的同时,难以建立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

(二)政府主导作用不明显

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应该加强政府部门和企业、银行之间的共同合作,实现互信共赢机制的有效构建。然而,由于金融监管部门缺乏先进的工作理念,导致在体制建设方面存在落后守旧的问题,无法与常德市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密切结合在一起。体制性障碍存在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无法有效整合社會资源,导致共享协作机制的实效性不足。

(三)金融生态系统失衡

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金融改革当中存在较多的弊端,破坏了金融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不仅会限制常德市金融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对金融创新造成抑制,而且引起金融生态系统的失衡问题。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大提升的金融行业的运营风险。在金融行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无法充分发挥其自我优化与调节能力,区域金融失调的现象较为严重。

(四)参与程度较低

对于债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足,是在职能部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未能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工作流程,导致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意识丧失。在实际工作当中对审批的重视度较高,但是却忽视了监管环节,导致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检查措施,但是未能制定合理的处罚标准且处罚力度不足,导致金融行业的发展缺乏秩序性与规范性。企业未能增强自身的信用观念,整体社会信用状况与借款人资信状况不容乐观,存在较多的借款人逃废金融债务等问题。政府的主导作用未能有效体现,金融机构和政府职能部分之间的合作效率较低,不利于激发全社会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未能建立完善的金融中介服务,银行信贷的积极性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三、常德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优化对策

(一)优化政策环境

在2018年,常德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400亿元,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261亿元,增长6.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达51%,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占比达69.5%,为金融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在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当中,还应该架加强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充分发挥资金洼地效应的作用。对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为了加强对非银行类金融结构和专业银行的有效管理,应该对于相关管理细则加以进一步细化,对物权、继承、民事和信托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逐步完善。在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开展当中,应该促进执法力度与执法效率的提升,严厉打击金融案件,防止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增进金融结构与央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实现组织协调机制的不断优化与改进,促进其资金吸纳能力的提升。提升金融业在常德市产业发展中的地位,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为其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在补助相关金融机构时,应该促进信贷投入财政补贴的适当提升。

(二)优化经济环境

在对经济经融运行现状进行分析时,应该以工业化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基础,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融合货币信贷政策与地方产业政策,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常德市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为3394.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348.0亿元,第二产业占1285.4亿元,第三产业占1760.8亿元。2019年二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为1598.7亿元,增速为7.7%。在对经济环境进行优化时,应该实现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优化经济结构,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三)优化信用环境

政府诚信体系的构建,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前提。应该及时清理拖欠金融贷款的问题,对债务手续加以进一步完善,保障还款计划的明确性,为打造“诚信政府”而努力。企业诚信体系的构建,也是保障良好信用环境的关键点。通过企业信用“黑红名单”制度的构建,对失信企业进行约束,为信用度良好的企业提供良好的信贷服务与优惠服务。在社会诚信建设当中,为了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在当前新媒体时代,应该借助于丰富的技术手段拓展宣传途径。在征信体系的建设当中,在对信用环境进行考核时,应该以金融信用等级评定为基础,保障信贷管理的层次性和差异性。还应该促进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构建,对征信机构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督管理,保障信用等级评价制度的有效实施。加强对贷款利息实收率、信用环境建设情况、企业逃废债和信用企业情况的打分,实现定量与定性评估,为开展社会舆论监督提供保障。

(四)发挥银行枢纽作用

专业银行应该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给政府部门,在地方政绩考核体系当中纳入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指标。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通过“信用企业”和“信用社区”的创建,满足信用主体的培育需求。对信用主体的信贷需求加以深入分析,为其提供相应的优惠服务。在个人和企业的评先评优当中,应该将有无不良信用记录作为重要指标,为失信惩戒机制和守信激励机制的构建提供依据。为了实现银政企信息的有效共享与交流,还应该加快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的构建,通过银政工作会和货币形式分析会等,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決对策。

(五)提升金融业服务水平

在金融结构的发展运行过程当中,应该根据其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对于其中存在的金融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与处理,促进其服务能力的增强。还应该深入分析经济金融形势,监测其中出现的信贷风险,并制定完善的预警机制,对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不断完善。另一方面,还应该对金融服务水平进行逐步提升,应该以比较优势和产业特征为基础,实现对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促进授权授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为信贷的稳定增长奠定基础。通过分析市场发展变化情况,对产品结构进行逐步,实现服务领域的拓展。与此同时,还应该对金融中介服务市场进行规范和约束,防止中介机构当中出现乱收费、管理混乱和越位行使职权等问题的产生,为市场化运作提供保障。同时,应该促进问责制、集中受理制和限进办结制的逐步优化,对企业贷款抵押资产登记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

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促进常德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同时也能够规范金融市场,满足其长远发展的需求。然而,在实际建设工作当中却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政府主导作用不明显、金融生态系统失衡和参与程度较低等问题,导致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存在较大的阻碍。为此,应该结合常德市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通过优化政策环境、优化经济环境、优化信用环境、发挥银行枢纽作用和提升金融业服务水平等途径,改善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其健康良性发展奠定基础。(作者单位:常德职业技术学)

常德市社科联一般自筹项目:“优化常德市金融生态环境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CSP19YC37)

推荐访问: 常德市 浅析 生态环境 对策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