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局频出,,藏友为何屡中招
评语
勿贪小 冷静分析
针对收藏爱好者的骗局不外乎是“以假货骗钱”、“假拍卖收高额‘手续费’”等几种方式,而主要途径包括电信诈骗、网络诈骗、以高档实体店诱人入陷阱等。希望广大藏友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警惕,避免跌进陷阱。
有句话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电话那头或者网上的人冒充什么身份,怎么吹我们都难以核实,这本身就要引起警惕了。如果再无端端地向你扔一个“馅饼”过来,那就十有八九是骗局了。
首先,勿贪小便宜,鱼儿上钩都是因为误吃了鱼饵造成的。诈骗公司派发的免费礼品是引诱藏友进入陷阱的第一步,如果不贪图这样的小便宜,很多人就不会上钩。其次,要冷静分析,看对方的做法是否符合逻辑:如既然有这么高的回报,对方为什么不自己做,而要将利益分给大家?这明显不符合常理。对方未见到事主的藏品就贸然定出100多万元的价格,这本身就不符合常理,不能轻信。再次,陌生人一下要你转账,基本上都可以确定是骗局了。
如今,骗子的手法越来越高明了,对于一些实体店,也要多个心眼,不要被表象所迷惑。科技发达,“老总”与名人、专家等的合影,都是可以PS出来的。关键是要细审对方的资质。
99艺术网
骗取服务费并非个例
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发展,拍卖行业也不断爆出一些乱象。而由于个人收藏品难以估价等原因,个别圈内商家打着代拍、代售等旗号,赚取甚至骗取服务费的情况并非个例。
而拍卖业内的惯例是,委托品没有成交之前不会收费,正规的拍卖公司都会按照拍卖制度、行业规范,谨慎操作。但拍卖市场上确实混杂着一些非法拍卖公司和从业人员,他们打着“文物和艺术品拍卖”的幌子主要骗取高昂的鉴定费、图录费、押金等,而这些费用都发生在图录资料准备和宣传阶段,被业内称为“图录费骗术”。
澎湃新闻
不能光靠“运气”
如今,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投资理财观念增强,早已不再满足将手里的余钱存银行,除购买基金、股票、银行理财产品,还有些人选择以收藏方式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应该说,这样一种投资理财方式有其可取之处,既有助于居民个人加强自我财富管理,也能借此怡情悦性、增长见识,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
然而,与传统保本型投资理财工具相比,投资钱币等收藏方式风险往往不小。这不仅在于钱币市场价格波动大,而且收藏钱币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如果贸然入行,很可能如上述案例中陷于圈套者那样,遭致惨痛损失。
许多人不留意钱币在版别、冠号、印制工艺上的区别,不清楚“全新品”、“翻新品”的差异,不明白国外货币的发行流通情况,搞不懂收藏鉴定证书的真伪;更有不少人不知道哪些钱币可以合法收藏、哪些钱币未经批准不能装帧买卖,不知道从哪些渠道购买钱币更为靠谱,等等。对此,如若难以做到成竹在胸,而只是盲目地跟着别人走,靠运气从事钱币收藏,那就难保不会受骗上当。
《安徽日报》
推荐访问: 中招 骗局 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