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史》编辑手记
对译稿的加工整理过程,就是一边发现问题,一边尝试解决,让稿件逐渐成型,渐趋完美。
作为一名社科类图书的责任编辑,笔者有幸进入译林出版社《人类文明史》丛书编辑组,负责其中一卷的责编工作,接受了这项艰巨的挑战,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人类文明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并组织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是一部全面反映整个人类文明发生和发展史上人类物质和智力创造成就的鸿篇巨著。全书以时间顺序划分为七卷,共一千余万字,每一卷中又按照地理位置对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当时代的文明发展阶段做了详细的论述。为了高质量地完成本套书的翻译工作,我们在前期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制订翻译的学术和技术标准,进行译者的遴选、译文的审校,掌控翻译的进度,并负责对书稿进行印前审读,确保其学术与译文质量。在译者的选择上,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系、南京大学历史系、清华大学历史系等国内著名高校及一流研究机构的众多著名专家学者,这为后期的编辑加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如此,但《人类文明史》的编辑难度仍非一般学术图书可比。首先是它的涵盖内容广泛。以笔者所负责的第一卷《史前与文明的开端》为例,仅这一卷就涉及到考古学、历史学、古人类学、古生物学、古地磁学、解剖学、海洋科学等十几种学科,其内容之繁杂、探讨之深入,绝非普通图书所能涵括。其次,虽然本书翻译专家组给出了高质量的译文,但由于译者各自负责自己的相关学科领域,导致一卷书就有数十位译者共同参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术术语的一致性与译文风格的统一性,也加大了编辑工作的难度。最后,书中除文字内容外,还有大量的图表、表格、地图等,很是考验排版工作的难度。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一是求助于各种工具书。除了编辑工作常用的新华社译名室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和商务印书馆的《外国地名译名手册》外,笔者还借阅了《不列颠百科全书》《大美百科全书》以解决普遍性的概念问题。针对书稿中的考古学部分,笔者重点参考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考古学》一卷。至于书稿中的古地质学、古地磁学、古生物学等内容,则参考了《地质大辞典》《石油大辞典》等辞书。为了统一书稿各章中的古人类学术语,笔者找到了1984年中华书局版的《原始社会史》,并阅读了《探寻欧洲史前文明》《剑桥插图史前艺术史》《旧石器时代之艺术》等书籍。通过对各种图书资料的摘抄整理,逐渐规范书稿中的术语用法,也提高了译文的科学性。
二是对各种网上数据库的应用。相对辞书来说,网络数据库的优点是便于检索,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搜集到想要查找的信息。国内的数据库首推中国知网,该数据库中可以查询到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各种期刊、报纸、会议、硕博士论文等文献。对《人类文明史》第一卷来说,《人类学学报》《第四纪研究》《考古学研究》以及各大学学报等都是非常值得阅读的参考资料。书中有些部分参考并引用了国内的一些文献,知网数据库也可以帮助迅速地找到引文的原文,以分辨其正确性。而外文的网上资源,则可以充分利用谷歌学术搜索引擎。
三是注意与各位译者和各位同事的沟通。对于书稿中各位译者翻译不一致的地方,有时笔者作为外行人也找不到学术上统一的说法,或者无法判断哪一种译法更为科学准确,这时就要及时地与每位译者联系,帮助各方交换意见,以取得最优结果。在这之后,再与负责编辑其他六卷的同事们交流,及时告知相关部分的改动情况,力求整套书内部的统一。同时在形式上,也要保持整套书编排的一致性。为此,编辑组定期开会交流,从版面字数、图表下说明文字的位置到标点符号的用法,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以使七卷书之间没有偏差。
经过近两年痛苦而又充实的编辑工作,我充分地体验到了编辑大型学术丛(套)书的艰辛,从中也吸取了宝贵的经验,拓展了自己的学科视野,阅读了许多从前不会去读的参考资料。记得杨祖希先生曾说,编辑要成为“杂家”,编辑的杂学愈丰富,愈能起到“以杂辅专”的作用,使书稿锦上添花。
(作者单位系江苏译林出版社有限公司)
推荐访问: 文明史 手记 人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