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泰族
在我的面前,挂着一张奇特的地图,一张1975年泰国文化图书公司发行的《历史挂图》:一头大象从中国新疆北部山地出发,经过长城,穿越中国北方和南方广大地区,进入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然后渡过大海,抵达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这并不是一张大象迁徙图,图下附有文字说明:大象代表泰族,这是泰人历史上4次迁徙路线图。果真如此吗?从看到这张图的那天起,我就对泰族起源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有了2001年6月的泰国古都考察之旅。
穿越千年迷雾
公元8世纪以前,在今天泰国土地上,见诸史籍记载的是一些孟人建立的国家,如林阳、金邻、堕罗钵底和哈里奔猜等。直至13世纪前,泰国大部分地区隶属于吴哥帝国管辖。然而,到了13世纪,一个强悍的民族——泰族突然在这片土地上崛起,如一道闪电照亮了中南半岛的天空。1238年,泰族首领坤·邦克郎刀联合另一个泰族首领,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了驻在素可泰的真腊军队,建立了素可泰王国。这是泰国土地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个由泰族建立的国家。那么,此前名不见经传的这些泰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这个问题长期争论不休,成为泰国历史上的一个千古之谜。
说法之一:泰族发源于中国北部。英国人拉古伯里19世纪80年代提出,泰族发源于中国四川北部与陕西南部的“九隆山”中,“后来因受汉族压迫,南迁至中南半岛”。在这一观点基础上,美国传教士杜德1923年出版了《泰族——中国人的兄长》一书,称“泰族是一个比希伯莱族和汉族还要古老的民族,远在公元前2200年中国人到来之前,他们就是中国土地上的主人了。泰族的故居在阿尔泰山(今中国新疆与俄罗斯交界处——作者注)一带,以后受汉族的压迫而被迫七次南迁”,最后迁入中南半岛。
说法之二:泰族起源于中国南方的两广、云贵地区,与中国的壮、傣、布依、侗、水等民族“是一个民族”。唐宋时期云南的南诏大理国是泰族建立的国家,13世纪忽必烈平大理国引起泰族大量南迁至中南半岛。这一学说以英国人戴维斯为代表。
以上两种观点在泰国影响很大,在很长一段时期,泰国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都说泰族原先居住在中国北部,六七千年以来由于不断受到汉族的压迫,逐步南迁,先后离开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分批迁入中南半岛北部。在中国唐朝时期,泰族在今云南大理建立南诏国;13世纪中叶,忽必烈平大理国,泰族最后一次大批南下,终于在泰国北部建立了素可泰王国。
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泰族起源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泰族起源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古代百越族群,以后经云南、广西进入东南亚;也有人说中南半岛北部也是百越分布地,泰族很早就居住在中南半岛北部和泰国。对西方学者在19世纪末提出的南诏大理国是泰族建立的国家,忽必烈平大理国引起泰族大量南迁至中南半岛的说法,中国学者也进行了有力地批驳,在泰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近年来,根据语言学、民俗学、人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认为泰国泰族、老挝老族、缅甸掸族、越南泰族起源于中国南方的百越族群,与中国壮傣语族的各民族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他们是“同根生的民族,犹如一株大树,经过若干年的生长后,生出许多枝干”。
100多年来,关于泰族起源问题的讨论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开展《泰族起源与中泰关系若干重大问题》课题研究,促进中泰两国学术文化交流,2001年6月,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代表团一行6人赴泰国进行了学术访问。代表团此行的路线是顺着泰国历史发展脉络自北而南依次考察,从泰北清迈的兰那王国遗址到泰族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建都的素可泰古城,再到大城阿瑜陀耶,最后到达现今首都曼谷,全程700多公里。追寻着这些古代遗迹,也勾勒出了暹罗王国历史发展的轮廓。
玫瑰之城清迈印象
作为泰国第二大都市,坐落在青山翠谷中的清迈并没有曼谷的热闹与喧嚣,却多了一份历史文化古城的从容淡雅与悠然自得。清迈的历史可追溯到13世纪末,作为兰那王朝的首都,直至1556年。相比之下,曼谷则只有200余年的历史。因此清迈人自豪地称自己的家乡为“七百年清迈”。清迈古城墙不高,用红砖砌成,墙头凸凹相间,布满箭孔,城墙的四周仍保存着护城河和城门,不大的城市却有300多座庙宇殿堂星罗棋布地散落在大街小巷,在你一转身、一回首之间闯入眼帘,那高高低低的屋檐、变幻迷离的色彩,使人恍惚间通过时光隧道回到了遥远的过去……
清晨,我们登上海拔1000多米的市内最高峰素贴山参观清迈最大的佛寺帕信寺。该寺由孟莱王初建于1345年,后经多次扩建才形成现有规模。寺内供奉的帕信佛像,据说是600多年前从锡兰(今斯里兰卡)传入。寺院周围苍松翠柏,古木参天,两条用彩色玻璃片和扇形彩釉小瓷砖镶嵌的巨龙,各有大小7个龙头,雄踞石阶两侧,龙首高翘,威风凛凛。长约150米的龙身随石级起伏而上,一直伸展至佛寺门口。寺内有东、西、南、北4座佛殿,分别有长廊相连,呈四方形。每座殿内供有1尊金身大佛,正殿莱甘堂内供奉有被视为泰北最具灵性的3尊佛像。
始建于1455年的查育寺位于清迈博物馆附近,寺内有一座六角形基座7个塔尖的塔群,人称“七旋佛塔”。1477年,清迈的底罗迦王从东南亚各地请来100多位高僧在此举行佛教三藏结集大会。建于1300年的清曼寺则是清迈最古老的庙宇,具有明显的锡兰佛教建筑特征,寺内供奉的白玉佛像香火极盛。
严格地说,泰族人在泰国最初建立的国家并不是素可泰。公元8世纪下半叶到公元10世纪,中南半岛北部的泰族为了抗击南高棉人的侵扰,开始建立一些部落联盟性质的小国,较早的是733年建立的以庸那伽为中心的清盛国。清盛就是后来泰国北部清迈一带的兰那王国的前身。10世纪时,清盛一度为高棉人攻占,11世纪时又复兴。13世纪初,始称兰那(意为“百万稻田”)。中国元、明、清时期的史籍给兰那王国一个很有意思的名称——“八百媳妇国”,据说是因国王有800个媳妇,每个媳妇各领1个寨子而得名,引来后人无限遐想。
13世纪后兰那进入强盛时期,疆域扩大到缅甸东北部景栋地区,兰那芸莱王时,创造了兰那文,制定了“芸莱法典”。兰那王国长期保持独立地位,直到1557年,才被缅甸东吁王朝征服。1775年郑信王将缅军逐出国境后,率军进入清迈。至1804年正式并入泰国版图。
在清迈期间我们与泰国西北大学、清迈大学社会学研究中心、清迈师范学院的专家学者就泰族起源问题举行了座谈。泰方介绍了近年来泰国学者对泰族起源的几种新观点:一是土著说。认为泰族自古以来就生息在泰国的土地上,此说主要是由泰国学者素·讪威迁根据在泰国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骸与现代泰人进行比较后提出来的。二是印度尼西亚起源说,认为泰族起源于印度尼西亚群岛,以后北上迁入泰国湄南河流域。三是认为泰族很可能来自中国南部,与中国的壮泰语族民族有亲缘关系,迁入泰国后融合当地土著形成了泰国泰族。但有一点泰国学者完全赞同中国学者的观点,那就是泰族不可能是13世纪中期忽必烈平大理国后才进入泰国的,因为在此之前约500年泰族就在泰北建立了兰那王国的前身——清盛国,而他们进入泰北的历史还应该更早。
看来,南诏不是泰族建立的国家,忽必烈平大理国也未引起泰族大量南迁已成为中泰学者的共识。然而,泰族与傣族密切的亲缘关系是一目了然的。在清迈博物馆内我看到反映泰北泰族生产生活习俗的各种实物——干栏式的建筑、黑色的筒裙、捉鱼的竹篓等等,的确与中国西双版纳傣族十分相似;那悠扬的音乐和“三道弯”的舞蹈更是惟妙惟肖。
在以“美女和玫瑰之城”著称的清迈街头,不时可以看到白晰高挑、清丽婀娜的女孩飘然而过。我们代表团的杨教授是搞考古人类学的,不时驻足观之,大家跟他开玩笑说想办法在这里当上门女婿算了,他却跟我从民族迁徙的角度认真探讨了清迈为什么会成为“美人窝”:泰族是自北而南迁入泰国的,首先在北部占了优势;而中部、南部当时还是孟人居住地,陆续进入中部和南部的泰人与当地皮肤较黑、身材较矮的孟人融合,而北部的泰人因人数较多而更多地保留了泰人肤色较白、身材较高的特点,一代代下来,自然清迈的女孩子就显得要秀丽一些。
素可泰与南诏
在从清迈前往素可泰的途中,车窗外是一派美丽富饶的热带乡村景色,一望无际的稻田水网纵横,使我不禁想起著名的13世纪末《坤兰甘亨碑铭》对素可泰的动人描述:“素可泰实在太美好,凡水皆有鱼,凡土皆有稻;人们徜徉于路边之田野,牵牛骑马去行商,谁想卖象就卖象,谁想卖马就卖马,各得其所乐陶陶。”素可泰在泰语里的意思是“幸福诞生之地”,看来真是名副其实。
素可泰是有明确记载的泰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泰族建立的国家,被视为泰国“泰族文明的摇篮”。13世纪前,泰国土地上的许多部落都隶属吴哥王国管辖。素可泰是吴哥帝国最北方的要塞。13世纪初,吴哥王国铁腕君主阇耶跋摩七世去世后国势日衰,泰国中部地区的泰族开始发展壮大起来。1238年,泰族首领坤·邦克郎刀联合另一个泰族首领,向驻在素可泰的真腊军队发起进攻,打败了真腊军队,并以这个地区为中心,统一各部落,建立了素可泰王国。素可泰王国建立后,很快向四周扩张。到坤兰甘亨国王统治时期,素可泰王国已成为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强国,其控制范围西至今日缅甸丹那沙林地区,南抵马来半岛北部,北达老挝琅勃拉邦,东边至达呵叻高原。泰国官方和学术界都把素可泰王国视为泰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国家。我国元代以后的史籍称之为暹国。
坤兰甘亨国王在位期间,素可泰的农业、渔业、贸易都有很大发展,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坤兰甘亨还请来中国制陶工匠传授技术。素可泰时期的陶器远销爪哇、菲律宾和日本。坤兰甘亨国王倡导佛教,聘请锡兰高僧到素可泰讲经传教,并大兴土木,建造寺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泰国的文字是在素可泰时期创立的,兰甘亨王成功地结合了高棉文、梵文,发明出属于泰人自己的文字,为今日的泰文奠定了基础。这也是泰国将素可泰视为第一个王朝的原因。从13世纪中叶至14世纪末,素可泰王朝盛极一时,是泰国文明史上的黄金时代。由于他对泰国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泰国人民尊称为“兰甘亨大帝”。
坤兰甘亨国王死后,素可泰国势渐衰。1438年,南部阿瑜陀耶王国兴起,1378年素可泰被阿瑜陀耶征服、吞并。
我们一行仔细考察了素可泰古城遗址。这座东西长2.6公里、南北宽2公里的古城已被辟为历史公园,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址。近100座历史遗址散落于修剪整齐的绿茵之间,包括1座王宫、35座寺庙以及大量的古塔、佛像、石碑。最为著名的是位于遗址中央的玛哈达寺,这是一座长、宽各200米的正方形大寺庙,主殿分为两层,有11根柱子,寺的中央建有主塔,四面有8座较小的佛塔,整个建筑具有锡兰古代寺院的建筑风格。断垣残壁中大多是残破的佛寺,以及数不清或站、或立、或身首异处的佛像,随着天上云彩的变幻、地上树影的游离变得生动起来,冥冥之中仿佛听到了缥缈的诵经声,在这地老天荒的苍凉之中回荡……
由于西方学者提出素可泰是忽必烈平大理国后泰人南迁而建,我们仔细地将素可泰与南诏大理国的建筑、雕塑进行对比,学术代表团团长陈教授是这方面研究的资深专家,他一边看一边跟我们讲解,观察结论是二者风格迥异,相互之间并无共同之处。
建筑:素可泰历经13~15世纪,此时锡兰的小乘佛教传至素可泰,与当地原有的印度婆罗门教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泰国地方特色的上座部佛教。因此这里的建筑与艺术都深深烙上了上座部佛教的痕迹。除此之外,宗教建筑还受其他邻国如斯里兰卡、缅甸、孟族和东边高棉的影响,综合这些文化因素,素可泰本身也创造出代表着最经典的泰国风格的宗教艺术和建筑,其最大特色是位于佛塔上尖端的莲花座的装饰和钟形佛塔。
而大理崇圣寺三塔中的主塔千寻塔,为16层密檐式方形砖塔,共16层,其特点是檐密,各层之间空间不大,形制与唐代建筑的西安小雁塔相似。建于南诏晚期的大理宏圣寺塔和昆明东、西寺塔,形制均与千寻塔相近。
雕塑:素可泰时期的雕塑,有佛像和狮、象等各种动物以及各种花纹,具有独特的风格,佛头上面有火焰状光芒,眼似卵形或芒果形,眉似弓样,鼻呈钩状,嘴较小,下巴丰满,乳头隆起,顶上的发髻呈莲花状。僧衣较长,披袒右肩,佛的姿势常作降魔式,即盘膝而坐,右手放在腿上。佛塔底座为四方形,高三层,重叠至塔身。塔顶为饭团花球形或呈含苞待放的莲花形。
云南南诏大理国时期开凿的剑川石宝山石窟共有16窟,造像139躯,它以汉传佛教为主要题材,并有浓厚的佛教密宗的内容,这里刻有慈悲的释迦、观音等浮屠像,还有狰狞的密宗护法神八大明王造型,同时又融进了白族本主崇拜特色,异牟寻、阁逻凤、细奴逻等南诏国王都被作为本主雕进石窟加以顶礼膜拜。在第8窟正中,还有一个绝无仅有的巨大女阴雕刻——阿姎白。从内容和形式均与素可泰相去甚远。
文字:南诏大理国的重要碑铭,如《南诏德化碑》、弥渡铁柱22字铭文,剑川石窟的题记都是汉文。而泰文最古老的字迹,就是素可泰国王坤兰甘亨1292年所立的碑,说明泰文在13世纪以前就产生了。如果素可泰王朝真的是13世纪中叶忽必烈平大理国之后泰族南迁所建立的,那么为什么素可泰王朝不使用汉文而通行泰文呢?在曼谷国家博物馆,我看到了这块在泰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名石碑。碑文记述了坤兰甘亨的经历和业绩,描述了当时素可泰的社会经济、建筑和风俗习惯,但通篇未提距立碑还不到40年的蒙古铁骑攻占大理国这一事件,如果大理国真为素可泰的故国,此锥心泣血之恨岂能只字不提?
素可泰之行使我再次明确:素可泰与南诏大理国在文化上不存在传承关系,因此也不可能是13世纪中叶忽必烈平大理国后泰人从云南南迁至泰国建立的。要探寻泰人起源之谜,应该把视线投射到更广阔的空间。(待续)
推荐访问: 泰族 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