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科技被应用于教育中。其中,微课程的设计能够实现教师对有限的教学资源进行补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针对高中物理“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展开研究,以期在日后的教育过程中能够越来越多的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关键词】高中 物理 微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098-01
前言
物理在高中学习阶段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日后从事理科行业研究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一定的创新手段提升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学生的操作能力与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提升其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率,补充物理课堂空白之处。
一、概述微课程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与新课改的逐渐深入,便兴起了“微课程”这一新兴事物。当前还未能形成统一的概念。但随着教育界的不断研究,对这一名词初步有一些定论,如美国圣胡安学院的教授对微课程的定义便是运用构建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教育方式[1]。
我国对微课程的定义则偏向于“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针对某个环节或知识点设计开发的教学资源。但总结来说,微课程应具备以下几点:
第一,应支持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
第二,应以短小的视频为教学的主要载体。
第三,应针对某门学科的重点知识、难点、疑点等环节自助开发学习资源。
第四,应便于学习与交流,分享微课程相关资源,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性的自助学习。
第五,应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能力与信息资源整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创新方式。
综上,微课程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扩展教学资源的重要手段。
二、高中物理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
(一)高中物理微课程的设计
(1)设计原则
微课程教学时间较短,因此,应以一个良好的教学设计为基础,提升服务教学效果。首先,设计原则应以适合教学对象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区分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以及吸收能力。其次,注重课程内容的聚焦性,集中某一知识点与问题,设计合理的引入与严谨的课程内容,最后,符合认知过程。优秀的课程设计原则应以循序渐进为基础,根据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水平,由浅入深进行知识的讲解与分析,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以形象的现实生活例子进行展示,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留出思考时间而不是机械灌输,总之,设计原则应以学生为主体,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基本原则,恰当的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予以创新,针对较难理解的知识点为学生营造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
(2)设计的前期分析
以高中电磁学内容为例。首先,确定电磁学的地位与作用。电磁学是高中物理学习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磁学的知识占据了很大篇幅,并涉及领域较多,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首先分析其内容,即将其内容主要分为“静电场”“恒定电流”等几个部分,首先以基础知识为着力点,明确其基本概念。通过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以及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结论。再引入电场强度的方法以及相关概念,使学生对该知识点有初步的了解。通过对第一章的知识讲解形式,分别运用于第二章、第三章及以后章节。最后将所有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归类,将其中重点、难点进行解析。
高中电磁学内容具有抽象性、实验要求高且模型以及现象较难呈现、重难点知识较繁杂。因此教师应针对该知识点进行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
(二)以高中电磁学为案例进行微课程的设计与实现
由上述介绍可知,高中电磁学知识点较繁杂且是学生困难之处,采用上述教学手段进行微课程的设计与实际应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动态的、复杂的特性,以学生为主体目标,将教学计划于微课程设计原则进行整合,得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有计划、有安排的进行教学设计,掌握学生学习内容以及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难点、重点进行微课程的设计。
(1)带电粒子在均匀磁场中的运动形式
教材中的重点部分放在了粒子的运动方向预计垂直于均匀磁场的特殊情况。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受到其他情况的干扰,使得实验结果与理论存在差异。教材中并未对例外情况进行讲解,因此教师应针对此部分进行补充知识进行讲授。将其中内容分为是三个小知识点,即三节微课程内容。以下分别具体介绍。
(2)课程设计
第一,带电粒子在匀磁场中的平行运行轨迹。由相关知识点可知,在均匀磁场中的带电粒子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的运行轨迹为其运动轨迹,是其中最简单的知识点。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将带电粒子平行于匀强磁场方向入射时不受洛伦磁力作用,以及了解其入射时的直线运动方式[2]。在實际操作过程中通过教学活动设计实际演示相关实验的操作,使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
第二,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垂直运行轨迹。与上述教学设计原则相同,理解该知识点的基本内容,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带电粒子在均匀强磁场中的垂直运行轨迹是三者中最具讨论意义的一种,且将会应用前一节磁场对电荷作用力的相关知识内容。针对学生特点为学习基础一般,要求学生掌握计算公式并已掌握向心力公式。首先通过微课程的实验演示导入本节课所讲知识内容,引出学生观察电粒子垂直磁场方向入射时的运行轨迹,并展示其受力情况。通过相关公式以及推导得出圆周运动的周期公式。
第三,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夹角运动轨迹。首先确定该知识点针对学生类型为基础知识较扎实,且想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要求学生需已经掌握带电粒子在其各种运动方向的运行状况。通过极光现象引入课程,引导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以及运动情况的想象。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该类粒子的运动轨迹,并介绍此类运动的原理[3]。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高中重点知识进行了微课程的设计与实际应用,围绕相关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制作成学生能够懂得的微课程视频,学生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对知识点的学习,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相信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促进物理学科教育方法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爱靖.高中物理“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王旭莲.应用微课资源提高教学效率[J].高中数理化,2016,(08):31-31.
[3]俞洁.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J].湖南中学物理,2017(8).
推荐访问: 浅谈 高中物理 课程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