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临床观察

2022-04-13 09:51:57 |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 研究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社区门诊2011年11月~2014月1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4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5..01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最终所归,也是导致患者死亡最为危险的因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的严峻,使得该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临床多采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该病,但远期效果欠佳[1],因此本院将参附注射液应用到疾病治疗中,发挥出一定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4月11月本社区门诊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20例。对照组男76例,女44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1±2.43)岁;原发病:高血压68例、冠心病28例、风湿病心脏病12例、糖尿病8例、老年性新瓣膜病4例。治療组男72例,女48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62±2.16)岁;原发病:高血压72例、冠心病24例、风湿病心脏病8例、糖尿病12例、老年性新瓣膜病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状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本次所选患者均参照相关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确诊,且心功能分级均为Ⅱ~Ⅲ级,研究经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本次所选患者均无合并重度心力衰竭者,无合并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无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者,无合并严重肝、肾等功能异常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如:洋地黄制剂、利尿剂等;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60 mL,静脉滴注1次/d,每个月治疗10次,疗程为六个月。

1.4 疗效评定标准

测定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心衰Lee氏积分,并根据中医证候疗效指数(N)改善程度、临床症状及体征、心功能改善程度等进行评定,且心功能改善2级及以上为显效;治疗后,患者N在30%~70%,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且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为有效;治疗后,患者N低于30%,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为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加重,心功能提升1级及以上为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测,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衰Lee氏积分对比

治疗前,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为(217.11±113.42)m、

心衰Lee氏积分(8.79±1.86)分,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为(195.14±108.18)m、心衰Lee氏积分(7.80±1.19)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为(436.57±89.53)m、心衰Lee氏积分(1.18±1.04)分,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为(389.60±105.91)m、心衰Lee氏积分(1.46±1.12)分,两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呈明显上升趋势、心衰Lee氏积分呈明显下降趋势,且治疗组上升、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疗效对比

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胸痹”、“水肿”、“心悸”等范畴,多因外邪久稽、内伤七情、气血失和所致;对其的治疗过程中温阳益气是关键。本次所选参附注射液,可行气通络、活血化瘀,诸药合用能够起到活血利水、温阳益气、标本兼治等功效[2-3]。

本次研究的结果也显示了,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治疗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参附注射液应用到慢性心力衰竭中,有利于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善,促进疗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 旺.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11:3667-3669.

[2]赵 焕,严建军,韦 伟,陈广胜,徐崇利.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4:88-90.

[3]黄 慧,杨丽玫.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J].河南中医,2015,35(4):726-728.

本文编辑:鲁守琴

推荐访问: 心力衰竭 附注 加重 临床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