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与能源强度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2022-04-14 08:43:04 | 浏览次数:

摘要: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速度令人惊讶,但这种发展是高能耗、低质量的。制造业发展所消耗的能源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已经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在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能源强度是目前非常迫切的事情。诸多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可以有效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但技术进步的不同来源对提高能源效率的作用又存在很大区别。文章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技术进步偏向及其与能源强度相关的文献,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技术进步偏向;能源强度;诱致性技术创新

一、技术进步偏向理论的起源与形成

关于技术进步偏向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32年Hicks在《工资理论》中所提出的诱致性技术创新假说。该假说认为在要素投入比不变的情况下,若要素产出比大于1,则认定技术进步偏向于要素一。但Hicks的假说缺乏微观理论机理和实证的支持。

20世纪60年代起,学者们开始为Hicks的诱致性技术创新假说构建微观理论支撑。Kennedy(1964)从技术供给角度出发,提出了创新可能性前沿假设,比较在知识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的技术进步率与劳动的技术进步率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后续学者们为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如何影响要素的技术创新提高要素生产使用效率,又如何最终影响要素配置这一过程提供了微观机理支持。以Hayami和Ruttan为代表的学者们开始通过实证分析来检验技术进步偏向这一假说,并得出生产要素稀缺的要素价格上涨确实会诱致针对这一生产要素的创新。

到20世纪70年代,Nordhaus认为Kennedy的创新可能性前沿关于知识水平不变的假说存在问题,他认为由于创新活动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以往所积累的知识存量可以为之后的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经验支持,因此,知识存量需要被考虑到技术进步偏性研究当中。

诱致性技术创新说为技术进步偏向理论的提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因此逐渐被学者们遗忘。直到新古典增长理论提出的技术进步中性假设经典范式(各种生要素的效率同比例改变)与实际生产出现矛盾时(美国大学生的技能溢价问题),以诱致性技术创新假设为基础的技术进步偏向理论才正式被提出。Acemoglu(2002)所构建的技术进步偏向分析框架主要研究技术进步在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均衡。一方面,受价格效应影响,要素价格上涨会引发这一生产要素的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偏向于稀缺型生产要素;另一方面,受规模效应影响,对应要素的技术进步所面临的市场规模越大,其对生产要素改进的效率越高,即技术进步偏向于生产要素充足的一方。最终技术进步偏向何方则是两种效应博弈的结果,由两种要素的替代弹性决定。

二、技术进步偏向与能源强度的研究

关于技术进步能源偏向性的研究较少,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术进步能源偏向的测算、对能源使用效率的影响等方面。

在测算上,学者们大多采用比较单一的方法。以Jorgenson等(1981,1984)、Vilmunen(2001)、陈晓玲、徐舒等(2015)为代表的国内外学者们构建了CES生产函数,以此来考察技术进步的来源方向,都发现技术进步偏向节约能源和资本两个要素;以Pattnayak et al.(2005)、Sanstad et al.(2006)、吴力波(2011)等为代表的国内外学者构建了超越对数总成本方程,同样考察了技术进步偏向的情况,得出大多数行业中技术进步也是偏向于资本和能源要素的。

除了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测算,学者们也对技术进步的不同来源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展开了大量研究。李激扬(2012),王班班,齐绍洲(2014),刘畅等(2008)发现来源于内部研发这一要素的技术进步能有效降低能源强度;技术进步除了通过增加内部研发力度实现外,还可以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来实现。Mielnik和Goldemberg(2002),Eskeland和Harrison(2003),国内学者张贤、周勇(2007)考察了FDI溢出效应和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发现FDI溢出效应可以显著降低能源强度。

三、现有文献述评

综上所述,通过对技术进步偏向理论的回顾、以及对技术进步偏向与能源强度关系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关于技术进步理论的分析框架较为成熟,在现实应用中学者们对技术进步偏向和能源强度两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现有文献没有对技术进步偏向性是如何对能源强度产生影响的作进一步研究说明;其次,现有文献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度量,只采用CES生产函数和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单方程的估计两种方法中的一种,容易出现偏差;最后,多数文献在研究样本选择上,忽视了对不同行业间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的差异,在行业的分类上不够有代表性。

后续研究可以按照能源依赖性将制造业做进一步划分,在此基础上构建较为复杂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及要素份额方程构成的方程组进行系统回归,发现不同来源的技术进步的能源偏向性和能源强度之间的深层次关系。

参考文献:

[1]Hicks, J. R. The Theory of Wage[M]. Macmillan,1932.

[2]Hayami Y, Ruttan V W..Factor prices and technical change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1880~1960[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0(05).

[3]Kennedy C..Induced bias in innovation and the theory of distribution[J].Economic Journal,1964(295).

[4]Nordhaus W.Some skeptical thoughts on the theory of induced innova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3(02).

[5]Acemoglu D.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2(04).

[6]Ripatti, A,&Vilmunen,J. Declining Labour Share Evidence of a Change inUnderly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J].Research Discussion Papers,2001(06).

[7]Maurin, E., Thoenig, M.,&Thesmar D.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mand for Skill:  An Export Based Channel[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2(04).

[8]吳力波.中国工业生产的劳动、资本和能源的替代分析[J].电力与能源,2011(32).

[9]陈晓玲,徐舒,连玉君.要素替代弹性、有偏技术进步对我国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03).

[10]李激扬.技术进步视角下中国能源效率的测算与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12.

[11]王班班,齐绍洲.有偏技术进步、要素替代与中国工业能源强度[J].经济研究,2014(02).

[12]刘畅,崔艳红.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区域差异的动态关系比较研究——基于省(市)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04).

[13]张贤,周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能源强度的空间效应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01).

推荐访问: 偏向 技术进步 综述 强度 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