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现状

2022-04-29 08:40:02 | 浏览次数:

【摘 要】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 )作为一个古老的神经症障碍,近年来又得到了广泛关注。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医师以原有文献为基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总结出大量强迫症的临床特征;另有研究者致力于强迫症的心理、药物及精神外科的治疗与康复。文章总结了强迫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几种主流的治疗方法,建议在强迫症的治疗方面,关注精神问题的同时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探究其生理机制;并在最后对强迫症的治疗情况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强迫症;临床表现;治疗现状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侵入性的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同时存在反强迫思维为临床特征的常见精神障碍(李斌,杨彦春,段明君,2005),排在恐怖症、精神物质滥用,抑郁症之后,列为第四类常见的精神障(满常红,1997),在我国精神障碍分类学中属于神经症(何影,张亚林,2009)。这个古老的课题又被提到了议程,大量学者和医师开始重新审视强迫症。他们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许多强迫症的临床特征,以期大众群体能够更加精准地辨认出强迫症并及时接受治疗。近年来国内外也发展处很多针对强迫症的相关疗法,诸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法、森田疗法等心理治疗;以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氯咪帕明及SSRIs类药物如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等为主的药物治疗;对少数病情严重、社会功能明显损害的慢性强迫症患者采用精神外科是适当的(满常红,1997),其中以精准定位的伽玛刀手术为代表。

基于此,面对众多繁杂的临床表现和纷纭的治疗方法,做一份综述总结,探讨其特征,比较治疗方法的优劣无疑是很有意义且非常必要的。文章尝试总结了常见强迫症的临床特征,并归纳对比中西方几种主流的治疗方法,探讨了有效性,最后对其在国内的发展作了展望。

一、临床表现

从强迫症患者基本的临床特征着手,依次介绍了几种主要的临床研究结论和现状,最后探讨了强迫症临床研究的新视角——元认知,并展望了与之相关的几个主题研究。

(一)基本特征

强迫症多发病于青春期,发病的平均年龄在20 岁左右,男性的发病高峰年龄是青春期,而女性在20~24 岁之间,男女患病率近似(满常红,1997)。强迫行为可分为两种:一是外显的强迫行为(overt compulsion),如强迫性的洗涤、检查、计数;二是内隐的强迫行为(covert compulsion),如强迫性的回忆、默念祈祷、内心确定等(Abramowitz,Khandker et al.2006)。

(二)执行功能

为了探究强迫症患者的执行功能的损害情况,闰俊、孟根花等人采用横断研究,通过威斯康星卡片、连线测验、河内塔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等神经心理学测验对强迫症患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进行评定对比。威斯康星卡片测验中,强迫症患者总操作时间短于精神分裂症患者(P<0.05),与正常对照接近(P>0.05);连线测验中,强迫症患者在连线B的时间和错误数少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均P<0.05),与正常对照接近(P>0.05)。河内塔测试中,强迫症患者的移动次数和出错次数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多于正常对照(均P>0.05)。得出结论,强迫症总体执行功能水平比精神分裂症水平高,但是概念理解能力差(闫俊,孟根花,李刚,2012)。

(三)神经认知功能

强迫症患者除了精神障碍,也有一定的生理缺陷。有研究显示,强迫症患者的大脑前额叶在代谢率水平及脑功能成像上都与正常人存在一定的差异(周云飞等,2005)。研究结果表明,强迫症的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注意及执行功能均显著性较正常人差,其瞬时记忆无明显损害,而强迫症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心理学发病机制有关:强迫症记忆损害的可能原因是,强迫症患者可能更多注意事件的细节而影响其记忆功能(周云飞等,2005)。

(四)心理防御机制

肖泽萍等人运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31 例强迫症患者和26 例正常对照进行防御机制评定,得出强迫症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更多地使用被动攻击、潜意识显现、分裂、幻想、退缩等不成熟防御机制,而较少使用升华等成熟防御机制的结论(肖泽萍等,2003)。

(五)元认知

近来开始关注强迫症者的元认知特点及成因,发现元认知调节过于敏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姜英杰,王溢涵,2009)。强迫症者认知自我意识比普通人群高,常常表现为过多的自省(Gwendolinjin Olivia de Bruin,Muris et al.2007)。

对强迫症患者元认知的研究主要围绕现实监控障碍、知道感障碍、元认知信念障碍、责任-控制障碍和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展开。对强迫症元认知性病因的研究是元认知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为认识和治疗强迫症提供了新视角(姜英杰,王溢涵,2009)。

二、治疗现状

如上所述,强迫症患者有着显著的临床表现,给他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都带来严重损害,因此对强迫症治疗方法的研究发展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焦点(赵岩,2008)。在此归纳为三大主流疗法,如下。

(一)心理治疗

不同流派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心理治疗套路方案。下面主要介绍三种主流的心理疗法: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疗法和森田疗法。

1.认知—行为疗法

人的心理与行为常与他对人对事的认知有关,非适应、非功能的心理和行为是由扭曲的认知产生,如果能更改或修正其错误的认知,就可以改善其心理和行为(赵岩,2008)。这是该疗法的理论基础。而该疗法的主要机制则是通过改变强迫症患者的认知,进而影响其行为以达到缓解或治愈的目的。认知行为疗法虽然能帮助病人逐步减轻对引起不适情境的焦虑紧张程度,缓解强迫思维和仪式性动作的目的,但疗程长,见效慢(赵岩,2008)。

2.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是以无意识理论为基础,重视患者的童年创伤和无意识动机,主要通过自由联想、梦的解析和积极想象等技术挖掘患者的无意识动机和欲望以及所遭受的精神创伤,然后进行合理的解释,让患者领悟到症状的真正意义(赵岩,2008)。但精神分析疗法过于强调性和童年经历,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显著。

3.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基于人本性的一种心理疗法,它强调治疗过程中患者的“ 自动性萌动”,悟到对症状采取“ 顺应自然” 的态度时便可放弃症状,这也是森田疗法的理论基础(吴莉珍,2009)。森田疗法也只是对强迫症患者的部分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总之,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心理治疗在强迫症面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二)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强迫症的药物主要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氯咪帕明及SSRIs类药物如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等(吴莉珍,2009)。无论哪种药物,都或多或少地起到了抑制5-羟色胺(5-hydroxy trytam ine,5-HT)的回收。以氯氮平为代表的新型强迫症治疗的增效剂,可以通过某些受体而发挥抗强迫的增效作用;现有文献表明,强迫症的药物和行为治疗的有效率约70% ~80%(吴莉珍,2009)。

虽然会有患者对系统的一线抗强迫症治疗也无效而被称为难治性强迫症,但药物治疗是目前对强迫症最有效的主流疗法。

(三)精神外科疗法

经验表明,对少数病情严重、社会功能明显损害的慢性强迫症患者采用精神外科是适当的,利用现在精确定位的伽玛刀手术是相当安全的(满常红,1997)。我们应进一步探索和挖掘精神外科疗法的价值,以发挥其优势,获取更好的疗效。

三、不足与展望

强迫症是一种与许多因素相关的慢性精神障碍,涉及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何影,张亚林,2009),而国内现行的各个流派大都聚焦于生理或心理一个方面,很容易局限于某个狭窄的区域而无法探寻其症结的真正根源。通过分析强迫症患者社会人文特点,包括人口学因素、家庭环境因素以及生活事件的影响。发现强迫症起病年龄较早,女性患者比例更大,单身、失业、经济收入低者发病危险性增加,教育水平较高者发病率较高,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和不良的家庭环境使强迫症发病风险增加,负性生活事件增加会诱发易感素质个体的发病(何影,张亚林,2009)。

这些都提示我们,除了关注遗传因素外,周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我们应该认识到,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增加社会支持优化个体的成长环境,培养个体健康的性格特征将会是预防和治疗强迫症的有效手段,亟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挖掘。

参考文献

[1] Abramowitz, J.S., M.Khandker, et al.(2006).“The role of cognitive factor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a prospective study.” Behav Res Ther 44(9): 1361-1374.

[2] Gwendolinjin Olivia de Bruin, G.O., P.Muris, et al.(2007).“Are there specific meta-cognitions associated with vulnerability to symptoms of worry and obsessional though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2(4): 689-699.

[3] 何影,张亚林.强迫症相关的社会人文因素分析.”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10).

[4] 姜英杰,王溢涵.强迫症的元认知研究:进展与趋势[J].心理科学,2009,32(4).

[5] 李斌,杨彦春,段明君.强迫症患者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2).

[6] 满常红,陈.强迫症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7,24(3).

[7] 吴莉珍.强迫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 2009,15(15).

[8] 肖泽萍等.强迫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与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9).

[9] 闫俊,孟根花,李刚.强迫症患者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J].临床精神病学,2012,26(1).

[10] 赵岩.强迫症心理治疗方法综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11] 周云飞等.强迫症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3(3).

推荐访问: 临床表现 患者 现状 强迫症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