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应用观察

2022-04-29 10:40:02 | 浏览次数:

zoޛ)j馝vӭ=׮NONON3Mx׭]ym5}4oV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本院呼吸内科治疗的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0例。观察组男34例, 女26例, 年龄19~78岁, 平均年龄(41.7+13.8)岁, 病程1~11 d, 细菌总数231株;对照组男32例, 女28例, 年龄22~84岁, 平均年龄(43.2+13.2)岁, 病程1~9 d, 细菌总数233株;所有患者均符合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经胸部X线片和细菌学检查确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气短、发热等症状;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4例, 社区获得性肺炎55例, 支气管扩张、哮喘21例, 肺脓肿4例, 肺癌伴阻塞性肺炎6例;排除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所有患者48 h内均未使用过有效抗菌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感染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83038)2 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 2次/d;观察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0597)2 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 2次/d;连续治疗7 d后评价疗效[2]。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是否有恶心、皮肤瘙痒、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

1. 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现卫计委)1993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断。痊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 实验室检查完全恢复正常, 病原学检查呈阴性;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 实验室及病原学4项检查中有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 实验室及病原学4项检查中有2项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 各项检查均无好转[3]。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细菌学检查标准 根据病情选取痰液标本做细菌学培养, 分离、鉴定细菌种类, 判断疗效。完全清除:治疗结束后, 培养标本中未发现原有致病菌;假定清除:第一次培养分离到致病菌, 但患者因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 治疗结束后, 未能再次采集到微生物标本作细菌培养;未清除:治疗结束后, 培养标本中仍存在原有致病菌[4]。清除率=完全清除/(完全清除+未清除)×100%;最大清除率=(完全清除+假定清除)/菌株总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 高于对照组的81.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后细菌清除情况比较 观察组细菌清除率、最大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出现1例恶心, 1例皮疹, 1例腹泻, 发生率为5.00%, 对照组出现2例恶心、2例皮疹、2例腹泻、1例头痛, 发生率为11.6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与人口的老龄化、抗生素耐药性增加以及病原体变异有关, 临床发病率逐年提高, 给抗生素的选择带来很大挑战。若初始抗生素治疗不佳, 可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 使药物选择更加困难。因此, 初始药物的合理选择尤为重要。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由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两种成分按1∶1比例制成。头孢哌酮钠为第3代头孢菌素, 通过抑制细菌繁殖、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杀灭细菌。但其对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性较差, 易于被β-内酰胺酶溶解。舒巴坦钠为一种竞争性、不可逆的β-内酰胺酶抑制药, 其抗菌作用较弱, 主要与头孢哌酮钠联用减弱其被β-内酰胺酶的降解能力, 从而起到协同增效的目的;同时舒巴坦钠可与某些青霉素结合蛋白, 使头孢哌酮钠与结合蛋白的亲和力大增, 容易到达细菌体内的作用靶位, 增强杀菌能力, 而游离的结合蛋白减少, 使细菌不容易产生耐药性[5]。本药具有高效灭菌活性, 对下呼吸道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有良好抗菌作用。而头孢曲松钠则不具备抗β-内酰胺酶水解能力, 易产生严重耐药性, 故临床效果疗效有限。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最大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皮肤瘙痒、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清除细菌率高, 对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更佳, 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患者耐受性好, 临床优越性显著,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敬军, 唐蕊, 李子安, 等.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西部医学, 2010, 22(7):1246-1247.

[2]陈巍.舒普深(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及分析.当代医学, 2010, 16(6):135-138.

[3]彭瑞芳, 马朝阳.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慢性病学杂志, 2010, 12(4):321-322.

[4]符之月, 李雨晴.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87例临床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4, 36(21):2177, 2182.

[5]李莉.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生物磁学, 2005, 5(2):18-19.

[收稿日期:2015-04-28]

推荐访问: 头孢 临床应用 患者 观察 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