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若干思考

2022-04-30 14:30:02 | 浏览次数:

摘要:《生物化学》是我校水产、农学、食品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本文结合《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本校实际情况和多年的教学经验,就《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想法和举措。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创新人才;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14-02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所谓创新能力,也就是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能力,给他们以创造力[1]。培养善于独立思考、独立工作、有一定创造力的大学毕业生,使他们在自主择业时更有竞争力,增强他们走向社会后的适应性[2]。广东海洋大学作为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以应用学科见长的多学科性海洋大学,必须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笔者近十年来曾承担了农学、水产和食品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深切体会到现有教学模式尚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本文就我校生物化学课程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做一浅显的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一、《生物化学》教学急需改革的原因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學的基础,也是我校的农学、水产、食品和制药等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改革现有教学方法和手段日益迫切,其原因分析如下:

1.《生物化学》教学中学与教存在的问题。当前不少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缺乏信心和兴趣,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方法单一,忽视对自身能力的培养,显然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不利的。

2.《生物化学》课程设置本身存在的问题。本校《生物化学》课程设置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生物化学要求学生具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及普通生物学等知识基础。然而一些学院的学生在没有学习有机化学的情况下就开设了生物化学课程,使得学生在学习三大生物分子的化学结构、性质及其反应时显得非常吃力,也消耗了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弥补这些必备知识的不足。因此,在课程设置及安排上,应该循序渐进,衔接合理。

3.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带学生做科研的教师们共同的感慨是,海洋大学本科生的生化底子薄,动手能力差,所有实验都得事必躬亲,包括配制试剂、采样等等。因为在以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都是吃现成饭多,即实验老师或任课老师将所有试剂配制好后,分装成小份,分到每个人或者每个组,学生直接用。学生根本不考虑试剂应该怎样配,在有些试剂配制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本实验还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达到同样效果,不同方法的优劣等,常用的仪器设备应该怎样操作使用,对这些问题学生一无所知。

二、有益尝试

笔者通过《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总结出几点认识与体会,并提出一些改革举措以供探讨。

1.授课内容要具有前沿性,让学生了解更多更新的学科发展状况,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对《生物化学》教学的知识容量和教学效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现有课程内容已经无法包含最新进展,在教学中应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积极地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增加信息量,使他们所学知识能跟上时代步伐。如在绪论中可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介绍DNA芯片技术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到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课程中列举当今世界关注的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引导他们思考克隆人是否合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遗传病的基因诊断与治疗等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授课内容要具有实用性,与专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意识。兴趣是认知的动力之源,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只空泛地讲理论内容,难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课程中增加一些与日常生活、学习专业相关的生物化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其发散性思维能力,提高其创新能力。如讲授核酸生化时,提出“一般认为DNA是遗传物质,那么除了DNA外,还有哪些可以做为遗传物质”?给以悬念,再告诉大家有些生物是以RNA作为遗传物质,如RNA病毒SARS病毒、流感病毒,虾的桃拉病毒等.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RNA病毒来势凶猛、难以控制?使学生从专业知识中激发探求科学的创新思维。

3.教学方式上提倡师生互动、循循善诱,寓教于乐。《生物化学》又是一门抽象、繁杂、深奥的学科,如果教师一言堂,以自我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这样会使学生感觉上生化课太难、太累、枯燥无味。因此,让学生真正“学而乐”,对生化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在教学中应采取课前预习与课堂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营造启迪思维的环境,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才能达到授课的目的,使生化内容化繁为简、由难变易。我们课堂上采取启发式问答、讨论、辩论的形式,并鼓励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教师作出点评;每完成一个章节后,安排10分钟由学生演讲、提问,教师答疑和总结,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学校的网络设施和网络教学资源。根据《生物化学》课程信息量大,内容繁多,难于记忆等特点,推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复杂的生物化学形象化,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满足了学生对《生物化学》学习内容的要求。在课余时间,提供学生一些重要的生物网站,给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同时,结合学科的最新动态,提出问题,让感兴趣的学生带着问题研究,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有待改革的举措

1.强调生化实验的重要性,并设计有特色的实验内容。任何创新都离不开实践,生物化学实验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有助于他们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操作技能、熟练分析检测技术,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意识、实验过程设计能力、科研能力。同时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更要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应该尝试让学生自己配试剂,老师在旁边指导,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并且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当然这样无疑会延长实验课的学时数,还有常用仪器和药品的数量有限等,如何解决这些矛盾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2.设立《生物化学》兴趣小组。由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专项研究,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尽快入门,为将来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我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这正如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才终生受用无穷的功效一样。作为《生物化学》这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讲授生物化学课程的目标,就是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创造出最佳教学效果;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具有探索精神和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利国利民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摇兼谈美国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2-9.

[2]冯延龙.构建良好的高校教育环境探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6):104-106.

[3]黄德娟.生物化学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8,(18):222.

作者简介:张锐(1968-),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推荐访问: 生物化学 若干 培养 思考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