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特发性震颤临床遗传及影像特点
检查。该家族系谱分析表明该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延迟显性的特征。该病治疗尚无特效药。一般预后良好。
【关键词】 特发性震颤; 影像检查; 遗传; 系谱分析
中图分类号 R39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0-0163-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10.081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姿势性震颤或运动性震颤是本病的唯一临床表现。所谓姿势性震颤,是指肢体维持一定姿势时引发的震颤,在肢体完全放松时震颤自然消失。本病的震颤常见于手,其次为头部震颤,极少的患者出现双下肢震颤。本病的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这也是特发性震颤的特征,其中高达50%~70%特发性震颤患者具有家族史,称为家族性特发性震颤(familial essential tremor,FET)[1]。笔者于2013年5月收集1例症状突出者进行颅脑CT、MRI、MRA检查及对该家族系谱进行分析如下。
1 病例介绍
先证者Ⅳ1(图1),女,37岁,主因“头部、双上肢不自主震颤14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自25岁分娩后1个月,开始出现头部不自主震颤。1年后双上肢开始不自主震颤,震颤时不能写字,在饥饿、疲劳、情绪激动时出现震颤,以头部和上肢明显,头部呈左右方向摆动,上肢呈不规则方向摆动,休息后震颤症状有所减轻、缓解。发作时伴有头晕,先后于北京市301医院、唐山市工人医院进行诊治,效果不佳,少量饮酒后症状缓解。
近1周来,患者在与家人闹矛盾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且较前加重。既往体健,无结核、肝炎及急慢性传染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烟酒及其他不良嗜好,无药物过敏史。查体:智能、情感正常,语音颤抖,头部及双上肢均可见不自主震颤,呈节律性5~6次/s,振幅大,指鼻时双手震颤明显,四肢肌力正常,写字、系纽扣、系鞋带、持物动作困难。
患者颅脑CT示:脑室、脑沟扩大,外侧裂明显增大,尾状核、纹状体低密度灶。颅脑MRI+MRA检查示:双苍白球外侧低信号,内侧有小的高信号,称为“虎眼征”,也称“熊猫眼”(eye of the tiger or panda)。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血流变、凝血四项及血生化均正常。甲功七项正常。颈动脉彩超正常。子宫附件彩超:子宫内壁多发小肌瘤。经颅多普勒扫描:双侧大脑中动脉、双侧颈内动脉终末端血流速度明显增快;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
2 遗传分析
由此患者(即先证者Ⅳ1)提供亲属系谱(图1),进行了详细的家族系统回顾,其父母、祖父母均非近亲结婚。调查发现:其外曾祖母(Ⅰ2)、祖母(Ⅱ2)、姑姑(Ⅲ1)及父亲(Ⅲ3)均出现过类似症状,以头部震颤为主。其兄弟姐妹均体健,无本病症。
一家系连续4代中出现本病发病患者,男、女均受累,发病年龄18~28岁,平均23.8岁。该家系中出现头部不自主震颤2例,出现不同程度双手震颤3例,先证者Ⅳ1以头部、双上肢震颤,5例中2例(Ⅰ2、Ⅱ2)分别90、84岁病逝。所有患者智能及情感无障碍。
由系谱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根据患者的发病年龄,该病具有延迟显性的特征,发病不具有先天性,待到患者一定年龄才发病。
3 讨论
3.1 诊断标准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原因不明、具有遗传倾向的常见运动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不清楚,只能依靠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特征作出诊断。根据Louis提出的诊断标准[2],在临床上符合以下症状即可诊断为特发性震颤:(1)有明确的家族史;(2)典型的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无肌强直等其他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3)隐匿起病,病情进展缓慢,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产生明显的功能障碍;(4)饮酒和服用心得安后症状可暂时缓解;(5)除外其他与震颤有关的疾病,基因诊断有助于确诊。但普遍认为家族性特发性震颤是与年龄有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3]。其发病年龄一般>30岁,<30岁以前发病者仅占14%[4]。本文这一家系连续4代出现发病患者,男女均受累,双亲无病后代则不发病,因而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与多数报道的结果相一致。
3.2 鉴别诊断
(1)肝豆状核变性:是铜代谢障碍导致脑基底节变性和肝功能损害疾病。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主要临床表现:尾状核、壳核、大脑皮层和小脑不同比例受累,特征主要为静止性或姿势性震颤,肢体舞蹈样或手足徐动样动作;双眼常可见到角膜色素环(K-F环);血清CP降低至小于0.2 g/L;影像学可显示CT为双侧豆状核区低信号,大脑皮质萎缩;MRI可见T1低信号、T2高信号。(2)小舞蹈病:舞蹈样动作都是不规则,不重复,变幻不定,突发骤止的。下肢动作较少。患者常有精神症状。情绪不稳,可演进到哭笑无常。检查时除不自主动作外,右上肢尚可见特殊姿态,血液检查白细胞、血沉、抗“O”血清粘蛋白可能异常,本患者可除外。(3)帕金森病:本病多见于老年发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及路易氏小体形成为特征。临床常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及姿势步态异常等;常与遗传(呈不完全外显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环境因素及年龄老化等有关,一般认为遗传可使本病的易感性增加,而环境及衰老是其促发因素。本患者临床体征不符,可排除。
3.3 治疗及经验吸取
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治疗。轻者可嘱其注意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劳累。重者可适当服用心得安缓解症状,临床观察本药效果明显。少数症状严重,以一侧为主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行丘脑毁损术,临床表明丘脑深部电刺激是有效的替代疗法。治疗尚无特效药,一般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Deng H,Le W,Jankovic J.Genetics of essential tremor [J].Brain,2007,130(6):1456-1464.
[2] Louis E D,Ford B,Helen L,et al.Diagnostic criteria for essential tremor :a population perspective[J].Neurology,1998,55(7):823.
[3] Brin M F,Koller W.Epidemiology and genetics of essential tremor[J].Mov Disord,1998,13(Suppl3):55-63.
[4]刘兆孔,毕延萍.特发性震颤诊断及治疗[J].山东医药,2005,10(45):59-61.
(收稿日期:2014-12-24) (编辑:黄新珍)
推荐访问: 震颤 遗传 临床 影像 特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