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一半不靠谱”的多重拷问
没有医德的医生比魔鬼更可怕。只有在道德上完善,在制度上监督,多方下手才能真正解决“看病贵”现象,让患者不再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日前,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针对迷信支架,崇拜搭桥的医疗现象表示,根据现在的统计资料,一半的支架都不靠谱儿。在稳定的情况下,不建议做支架。胡大一指出,合理地使用介入技术无可厚非,不过,支架泛滥则是中国医学界非常可悲的现象。(10月14日《中国青年报》)
作为一名曾经的医务工作者,笔者深深知道,心脏支架等多种过度滥用的器械,短期虽效果显著,但不仅很多是无必要的,更是饮鸩止渴,在无形之中牺牲了患者的权益与健康。患者拿了更多的钱,却并不是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器械作为一个“外来异物”,并不能和肌肉等组织一起“互动”,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了肌肉等组织的磨损,带来新的危险。胡大一医生的话不仅打破了现在很多心血管医生对心脏支架的神化,揭露了一些医生不负责任的态度,更带来了多重拷问和思考。
近年来,在国家对高额医药费的关注下,药品控制逐渐加大,医生用药正向规范化迈进,原来被忽视的医疗器械漏洞就显现出来了。从小小针管到支架、关节等高科技器械,医院的大多数治疗都是在器械的帮助下完成的,但有关部门对医疗器械的监管却并不严谨。医生们选科时流传一句话,选科就选骨,内科选介入。为什么呢?只因为骨科和介入科放的器械较多。笔者就见过骨科医生一台手术,仅器械回扣就上万,且不说逢年过节的红包、旅游,平常请吃饭、唱歌等消费了。器械商们当然不会赔本赚吆喝,最终羊毛还是要出在羊身上。从医生、推销员、经销商、厂家等层层剥利,到达患者手中时的器械价格翻了不止几番。
2000年出台的《医疗器械管理条例》,这部被称为“只用了7天便制定出来”的法规,虽然存在诸多先天不足,却仍在主导国内的医疗器械市场。在这部条例当中,没有对“假冒伪劣医疗器械”的定义作出规定,医疗器械的监管仅仅以注册为核心,企业只要有了注册证,便仿佛有了一张“护身符”。不论是“以次充好”还是“偷工减料”,都基本上游离在法律监管之外。即便是受到查处,也不过是象征性地罚款了事。这就让医疗器械业成为高利润低风险行业。
仅靠站在道德高地上的几声疾呼,想漂白医生们红了的眼睛、黑了的心,显然并不靠谱。整顿医疗器械业,加大惩处力度,公开器械基本价格,形成透明的监督机制,从源头抓起,才能根治医疗器械暴利之殇。同时,医生的地位与诊疗费等也有待提高。一台骨科手术,几名医生在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站立几个小时,诊疗费及手术费一般都仅有1000元-2000元左右。提高医生价值,让医生们靠手艺吃饭才是根本。不然只能按下葫芦浮起瓢,药品走了靠器械,器械走了还有别的。
医生不同于其他技术活,他所包涵的道德意义更为崇高,所以在医生的教育上,应不同于其他学科。医科大学在教授时应更侧重于医德培养,而不应像现在这样仅限于技术上的培养。没有医德的医生比魔鬼更可怕。只有在道德上完善,在制度上监督,多方下手才能真正解决“看病贵”现象,让患者不再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推荐访问: 不靠 拷问 支架 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