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应对策略探讨
摘 要:随着中医药发展被列入国家战略,中医药发展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迎来了百年难遇的发展契机,面对机遇,应清醒认识到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中医药人才稀缺、质量标准不完善、市场乱象亟需规范等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构建健全的中医药保障体系和“互联网+中医药”平台体系等策略为中医药发展保驾护航,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医药 发展机遇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11.13;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b)-0191-02
随着中医药发展被党中央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中医药发展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医药行业应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1 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1 国家战略将中医药事业带入崭新发展期
随着中医药事业发展里程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从法律层面解决了中医药发展的地位,实现了以法律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驾护航;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不仅将中医药发展列为了国家发展战略,更指明了中医药发展的方向,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决心;作为“健康中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中医药领域,《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多次提及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并设立专门的篇章,且将中医“治未病”确立为健康工程的指導方针。国家的这一系列举措,为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也将中医药事业带入到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1.2 养生保健需求拓展了中医药发展空间
相关资料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6.32岁,位居全球第68位,同时,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0%,特别是白领阶层亚健康比例更是高达76%,国民健康状况整体堪忧,且存在年轻化趋势。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积极预防的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养生保健已成趋势,中医“治未病”思想则切合了这一趋势。《灵枢·本神篇》提出的基本养生法则“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也为养生保健提供了理论指导。中医药膳、针灸推拿等中医手段以其独特的优势将在亚健康调节、慢性病治疗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养生保障的发展也为中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应用领域。
1.3 “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医药事业全球化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经济发展战略,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机遇。《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发布实施,推动了“一带一路”国家中医药的合作交流。规划的实施,成果丰硕,与沿线国家与组织签署了86个中医药合作协议、合作建设了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这些成果标志着中医药文化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可;同时,随着“中医针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两部著名中医药典籍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中医药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多次被论及,“中医药文化”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一张“金名片”。“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全球化进程,为中医药事业迎来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发展空间。
2 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2.1 中医药质量标准不完善,中药材质量堪忧
中医药源于经验医学,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这是制约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医药缺乏统一生产加工标准,导致生产加工管理粗放,滥用化学制剂(如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现象严重,中药材药性减退,影响中医治疗效果。同时,中药材市场鱼龙混杂、掺伪现象较为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药要想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尽快建立起与中医药特点相吻合的、被认可、立得住、可推广的、科学的质量标准体系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体系,解决中药成分清晰、机理明确、药效稳定等标准化挑战。
2.2 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目前,中医教育规模和培养模式不合理,“纸张式”、“课本式”教育背离中医培养规律,与临床实践脱离甚远,与经典研读背道而驰,致使走向临床“不会看病”现象的频多。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必将成为中医药传承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遵循中医人才培养规律,改革培养模式时不我待。
2.3 中医药市场急需规范
目前,健康已经成为一种消费需求,独具优势的中医养生保健更是备受推崇,养生保健空间广阔,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市场。利益的驱动导致养生保健市场鱼龙混杂,虚假宣传、不法行医、售卖虚假养生保健品,借中医名号敛财等问题较为严重,市场亟需规范。
3 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3.1 优化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从娃娃抓起,推动中医药知识进入中小学课堂,构筑院校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相融合的中医药人才教育体系。建立名老中医传承保障机制,完善师承培养体系,使其常态化和制度化。注重中医文化底蕴培养和手上功夫培养,加强中医经典研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注重对“中青年中医药人”的培养与支持,从基层壮大夯实中医药人才的队伍,同时推动高层次中医人才(领军人物、科研学者)的“领头羊”作用,引领中医药人才与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
3.2 深挖名老中医经验财富,筑牢传承基石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反复强调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与研究。“没有传承的创新,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的宝贵财富,不仅要学习、传承其“术”,更要学习、传承其“德”。中医药发展必须筑牢传承的根基,充分挖掘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基于中医药基本知识理论体系框架,以经验总结来完善、丰富体系内容,做到“古为今用”,实现中医药文化的“薪火相传”。
3.3 健全中医药保障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积极探索与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律相吻合的价格形成机制,构筑中医药诊疗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加大中医药政府投入力度,从政策上加强中医药发展支持力度;创新中医药管理模式,规范市场运作机制,净化市场乱象,为中医药发展打造一下良好的发展环境;严格政策落实,下决心解决政策实施“最后一公里”落地难问题,为中医药发展保驾护航;规范医院中医科室设置,满足养生保健需求,消除中医之名乱用现象,还中医药市场一片净土。
3.4 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实施中医药标准化管理
推进适合中医药发展特点且融合行业评估指标的中医药通用标准化建设,實施中医药标准化工程,系统开展道地药材种植标准评估、中药炮制规范制定与监督管理、经典名方制剂标准研究等标准化建设,使中医药产业发展“有规可依”、“有准可循”。
3.5 构筑“互联网+中医药”体系
适应“互联网+”新形态时代发展需要,以中医药大数据平台建设为基础,构建 “互联网+中医药”体系,推动中医药“网络化”发展,实现中医健康管理咨询的网络化。建设集中医体质辨识分析、中医健康体检评估、中医疾病预防、中医健康干预、中医慢性病介入管理、中药查询等于一体的中医药信息云平台;构筑融四诊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网上咨询、预约诊疗等于一体中医诊疗服务平台。通过中医药信息云平台、中医诊疗服务平台等“互联网+中医药”的创建,革新中医医疗服务模式,实现移动医疗、远程医疗、智慧医疗的创新。
4 结语
当前,中医药事业迎来利好发展空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立足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从战略高度进行规划,在人才培养、经验传承、制度创新等方面迎难而上,开创中医药事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饶远立.中医药必须解决四个关键性难题[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16(1):1-2.
[2] 唐倩.中医药服务发展需迈三道坎[J].现代养生,2017(3):13-14.
[3] 陈韵儒.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浅析[J].才智,2018(9):229.
[4] 刘兴方,韩学杰.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面临的国际形势与应对策略[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2):1274-1277.
[5] 宋鑫.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几点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4):8-9.
[6] 贾瑞婷,卞跃峰.“互联网+中医”发展现状及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9):3852-3855.
推荐访问: 中医药 机遇 探讨 面临 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