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机反导系统还是“纸老虎”
“今天,他们可以向以色列飞机发射导弹,明天,他们可能向美国、英国,每个国家的飞机发射导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2年前的话,一语成谶。
马航MH17于乌俄边境坠毁后,不少网友、军迷开始在社交媒体上讨论起“为民航客机配备反导系统”的可能性。
问题是,民航客机反导系统,果真靠谱吗?
空中惊魂催生“飞行卫士”
直到2002年11月28日,各国才真正开始重视民航客机反导系统。
当天,以色列航空第582次航班搭载着260名乘客和10名机组成员从肯尼亚蒙巴萨机场起飞时,遭到了便携式防空导弹袭击。万幸的是,2枚导弹在距离客机不远的空中爆炸,没能击中目标。
这让以色列及全世界意识到,起降时相对缓慢的大型客机,是恐怖攻击的最好靶子,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时任以色列总理的沙龙当即表示,将研究防御便携式防空导弹项目,提高到最高优先级。
在政府支持下,多家以色列公司有能力研发导弹对抗系統。但可供选择的太多,也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一开始,以色列政府要求其国内所有的客运飞机在2004 年6 月以前全部完成反便携式防空系统的改装,但由于以色列军火企业的相互竞争和政府资金问题,该项目被推迟了多年。
目前,以色列航空公司所有国际航班上都装有导弹对抗装置,大多为埃尔比特公司的“飞行卫士”机载反导系统。
“飞行卫士”主要由红外告警系统、控制系统和红外诱饵弹三部分组成。红外告警系统可自动感应逼近客机的导弹,其后控制系统在合适的距离向导弹来袭方向投放红外诱饵弹,红外诱饵弹负责“引诱”导弹偏离客机,保护客机的安全。
某种程度上讲,这套系统相当于以色列空军现役大型飞机导弹对抗系统的简易版——这也是以色列航空在社交媒体上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原因。
成本太高、难堪大任的“纸老虎”
美国政府的行动比以色列要晚一些,2004年起才开始同商业公司合作,对民航客机反导系统进行研发,并曾要求在极端势力活动频繁地区出入的民用飞机,特别是波音773 及以上吨位的客运飞机,全部装备反便携式防空系统。
但至今,美国航空公司的客机反导系统,依然停留在“要求安装”阶段。
美国人不缺技术,其运输机、空中加油机和预警机都装备了各种应对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干扰设备和红外诱饵弹发射系统。而美国总统的专机“空军一号”上,也装有最先进的客机反导系统。“空军一号”上的防空设备操控人员可利用各种电子仪器和显示屏监控周边空域情况,一旦发现有导弹来袭,他们会立刻启动电子干扰设备,发射诱饵弹诱使导弹改变方向,或者使用激光束提前引爆导弹。
而且,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也早已研发出“守护者”机载反导系统,与埃尔比特公司最新研发的“天盾”相比毫不逊色。但是,高昂的售价,连财大气粗的美国人也承受不来。
根据测算,“守护者”成批量制造1000套, 才可降至每套100万美元,与以色列的“飞行卫士”报价持平。如果按照美国的客机数量计算,至少要100亿美元才能全部装备。然而,现在美国的年度航空安全预算总共才47亿美元。
另外,客机反导系统的寿命、维护问题同样带来了新的麻烦。按照美国国土安全部的要求,客机反导系统的寿命是3000小时以上,但是相对民航客机6万~8万小时的寿命显然还有较大差距。
民航客机的维护不同于军机,时间就是效益,日常维护时间不可能太长,以现在军品的300小时大修周期显然会影响航班的安排,而且机腹吊舱的形式,使得设备维护不便,其内部的激光器、导弹告警器等设备属于军用高科技产品,与现有客机的维护方式差别较大,使得民航即使买得起,也“养不起”。
更关键的是,即便耗费巨资装备了“飞行卫士”“守护者”这类机载反导系统,仍然只能挡住“毒刺”“针”等射程为几千米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如果遇到马航MH17疑似遭遇的“山毛榉”一类雷达制导中程防空导弹,连F-16这样飞行速度快的先进战机都无法干扰摆脱,更别说普通民航客机—— 一旦被锁定,都难逃被击落的厄运。
而像俄罗斯S-300、美国“爱国者”这样的远程防空系统,作战范围远达数百公里,恐怕只有隐形战机能躲过它们掷出的“长矛”。即使是大名鼎鼎的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也难以招架。
(选自《看天下》 2014年第20期,本刊有改动)
推荐访问: 纸老虎 客机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