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跃进声中喜飞歌
这年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10次阅兵,全民皆兵的“战争火药味”和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的“大躍进”气氛都很浓。彭德怀元帅乘车检阅部队并讲话,这是他第5次任阅兵首长,也是最后一次;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上将任阅兵总指挥,这是他第5次任阅兵总指挥,也是最后一次
“齐步走来戎院兵,飞歌跃进赛鹏程。战烟早息千般味,炼铁常延半夜更。三面红旗凌晓艳,一腔热血暖天晴。山魂水魄风无惧,铸剑军心论纵横。”诗家刘晓如此诗云国庆9周年阅兵。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正式颁布实施,“大跃进”、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展开,党的“左”倾错误开始泛滥,台海危机凸现。这年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10次阅兵,全民皆兵的“战争火药味”和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的“大跃进”气氛都很浓。
这次阅兵共有35个方(梯)队,其中29个地面方队、6个空中梯队93架飞机,受阅人数为7856人,受阅装备基本等同于1957年国庆阅兵。彭德怀元帅乘车检阅部队并讲话,这是他第5次任阅兵首长,也是最后一次;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上将任阅兵总指挥,这是他第5次任阅兵总指挥,也是最后一次。三轮摩托车方队、成方阵的士兵船形帽最后一次出现在国庆阅兵式上。由工人、农民、干部、学生7个师组成的“首都民兵师”及女民兵方队首次出现在队伍中。
国庆前浓郁的“火药味”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进入新的建军阶段,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成为一项根本任务。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后,全党、全军掀起学习苏联的高潮。于是,人民解放军采取聘请苏联军事专家、顾问,选送干部入苏联军事院校学习深造,翻译、出版苏军资料等方法,学习苏军的经验。同时,人民解放军从改善武器装备、创办各类军事院校、颁布条令条例、严格军事训练、改革军事制度、调整体制编制等方面入手,借鉴苏军经验,进行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这在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开始时,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通过学习苏军,人民解放军在掌握新的军事技术、学习诸兵种协同作战、养成正规生活秩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推动了人民解放军的建设,但由于对现代化革命军队建设经验不足,对苏军的经验缺乏充分了解和具体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没有很好照顾人民解放军的历史特点和实际、机械搬用苏军某些具体做法的情况。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的错误后,中国共产党借鉴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与教训,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毛泽东在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毛泽东提出: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要有选择地学。6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全党要克服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人民解放军从1956年开始,在高层领导机关和军事院校中进一步检查与纠正学习苏军过程中的某些偏差,使全军在学习苏军过程中没有形成全局性的教条主义错误。但是,在高层军事训练领导机关和一些军事院校对本单位教条主义现象的估价、认识并不尽一致。
1958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几次讲话,指出要反对“教条主义”,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会后,在全军范围内掀起一场反“教条主义”运动,致使绝大多数担任过部队训练工作和军事院校工作的领导干部受到过火的批判与斗争,有的人受到错误处理,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由于批判和否定了某些旧的做法后,一时又拿不出新的做法来代替,打乱了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给军队建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但是,党的正确领导仍占主导地位,新中国军事工作在曲折中仍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人民解放军举办战术教学法集训队,下发新的战斗训练大纲,成立军事科学院、装甲兵学院、空军学院,使军事科研和教育训练进一步加强;组建电子对抗部队、地空导弹部队,使军队的合成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共同发展,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地方党委对军队的领导和密切地方党委同军队的关系的指示》,中央军委决定动员10万干部转业复员、参加生产建设,国防部发出节约军费、建设国家的通知。经中共中史和中央军委批准,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改组为国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了第一个导弹试验训练基地,加强了对国防科技事业的领导,加速了国防工业的发展和军队武器装备的现代化。
朝鲜停战以后,中朝方面一再提出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的建议,都遭到美国政府的拒绝。中国人民志愿军根据中国政府关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的主张,开始将部队陆续撤离朝鲜回国。至1957年年底,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的兵力减至25万余人。1958年2月19日,中朝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经过同朝鲜政府协商后,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提出主动撤出朝鲜的建议。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根据这一建议,于2月20日发表声明,完全赞同中国政府的建议,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8年年底以前分批全部撤出朝鲜。志愿军从5月15日至10月26日,分3批全部撤出朝鲜回国。
1958年,战争的阴影仍笼罩在中国人民头上,全国都在抓紧军事斗争准备。1月,美国协防台湾司令窦亦乐宣称:“必要时将用导弹攻击中国大陆。”7月,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华,中国方面拒绝了苏方不久以前提出的关于建立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的建议,中苏关系出现严重裂痕,以至发展到军事对抗。人民解放军入闽作战,3个月内击落击伤国民党军飞机27架。9月29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民兵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把能拿武器的男女公民武装起来,以民兵组织的形式,实行全民皆兵。毛泽东在对新华社记者的谈话中指出:“帝国主义者如此欺负我们,这是需要认真对付的。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这样,在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时候,就会寸步难行。”
这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开始猛烈炮击金门,后也多次进行大规模猛烈炮击,再后改为“单打双停(逢单日炮击,双日不炮击)”,逐渐减少攻势。在东南沿海发生的金门海域炮战,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近在咫尺的厦门、金门一水相连,自古而今同宗共祖,一脉相传,却因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经历过相互用“炮弹语言”交流的時代。1958年,在台海危机浓郁的“战争气氛”中,首都北京一场声势浩大的阅兵准备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1958年国庆当天,《人民日报》第二版头条发表的社论《全民的节日,全民的胜利!》里写道:“在庆祝今年国庆的时候,我国人民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更加兴高彩烈。因为我国人民在党的英明的领导下,经过一年来的巨大的努力,在各个战线上都取得了辉煌的全面的胜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以史无前例的高速度向前大跃进。”“今天,我国人民在庆祝国庆的时候,不会忘记美国侵略者正在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虎视眈眈。美国侵略者一贯敌视我国人民,占领了我国的领土台湾和澎湖列岛。它最近虽然同意恢复中美会谈,但又玩弄所谓‘停火’阴谋,并且日益加紧在台湾海峡地区对我国进行军事挑衅和战争威胁,干涉我国人民收复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妄图扩大对我国的侵略。这是造成目前台湾海峡地区紧张局势的根源,根本的解决办法是美国武装力量立即撤出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我国人民坚决反对美国侵略者这些违反国际法一切准则的侵略罪行。我国人民一定要收复金门、马祖等装部队还侵占了朝鲜、黎巴嫩,并在全世界许多地方建立了军事基地,到处进行侵略,扩军备战,制造紧张局势,威胁世界和平。美帝国主义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最凶恶的敌人。”
人民英雄纪念碑壮观雄伟
10月1日,在这举国欢庆的节日里,北京全城到处都悬挂起五星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和工人、农民、学生、干部、市民的游行队伍,清晨就布满了东城各条主要街道。刚刚组织起来的民兵们手握步枪,跑步奔向集合地点,等待检阅。
这年5个月前落成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的碑体耸立在蓝天白云下,显得非常壮观雄伟。开国大典前一天傍晚时分,毛泽东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周恩来主持奠基仪式,毛泽东宣读碑文。此后,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持、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向全国各建筑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建筑系发出征选纪念碑规划设计方案的通知。1952年5月10日,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1953年3月,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从设计方案中精选出方案,向专业设计人员和各界人士广泛征求意见,归纳、修正成最终的图样,直到1957年设计工作才全部完成。1958年4月22日正式落成、5月1日隆重揭幕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后耗时最长的首个国家级大型公共艺术工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为即将举行的大阅兵增添了神圣与庄严。
天安门前8个观礼台上站满了观礼的人。他们是应邀来我国访问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各国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员,正在帮助我国建设的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其他国家的专家;工农业劳动模范,中央和北京市级机关团体的负责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华侨和少数民族代表。在天安门城楼和观礼台上观礼的共有1万多人。
上午9时55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万众欢呼声中登上天安门城楼。应邀来我国访问的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朝鲜等国的客人也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
10时整,北京市市长彭真宣布首都人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周年大会开始。
阅兵首长、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元帅在阅兵总指挥、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上将陪同下,乘车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各部队。接着,彭德怀登上天安门检阅台向全体陆海空军讲话,他指出:“为了粉碎美帝国主义疯狂的军事挑衅,为了解放台湾和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为了保卫远东和世界的和平,我们要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进一步加强国防力量。用最新式的技术来装备我军。加强军队训练,熟练地掌握和使用所有新式作战武器,继续提高全军的政治文化水平,使我军每个同志都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科学文化知识和作战、生产的技能……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同志要时刻准备好,坚决给卖国残民的蒋介石军队以严厉的惩罚,给胆敢侵犯我们祖国的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
除1951年与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工作外,1949年的开国大典和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953年至1958年,杨成武先后8次担任国庆阅兵的主要或重要指挥员,1959年又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再次参与了国庆10周年阅兵的组织协调工作。新中国成立至1999年,我国共举行过的国庆阅兵活动,杨成武就直接参加了9次国庆阅兵,这在我军和其他各国阅兵史上都是少有的。他极具战略眼光,对阅兵提出了独到见解,对我军大型阅兵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阅兵一一开国大典阅兵式,开创新中国组织大型阅兵之先河,他在世界阅兵领域享有盛誉。他所训练和指挥的阅兵式,多次受到前苏联和美国军事专家的称赞,不仅为人民解放军争了光,也为中国人民争了光。一位美国西点军校的队列教官钦佩地说:“中国的阅兵分列式是世界一流的,我们不知道它的指挥官杨成武将军是用什么办法把成千上万的士兵训练得如此整齐划一、规范标准,确实非常不容易,我们是望尘莫及。”在杨成武等的精心策划、严密组织下,历次国庆阅兵都组织得很成功,盛大阅兵仪式壮军威、扬国威,多次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赞扬。杨成武匠心独运,不断完善,创造出了具有我军特色的威武雄壮、庄重气派的阅兵仪式,充分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彭德怀讲话后,10时25分受阅部队的分列式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代表部队在国旗和军旗引导下,威武地走过检阅台前,接受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受阅的地面部队,有军事学院、步兵学校、工程兵学校、坦克兵学校、航空兵学校、海军学校、水兵、摩托车、伞兵、炮兵、坦克等29个方队。这次阅兵后的本年底,人民解放军的服装和肩章樣式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有所修改:军士、士兵的船形帽改为解放帽;军官平时也戴解放帽,佩戴新式领章;军官大檐帽和原肩章、领章,在节日、集会、出国和外交场合佩戴。因此,成方阵的士兵船形帽是最后一次出现在国庆阅兵式上。
1958年,山西省军区原参谋长孟今春参加过国庆9周年的阅兵活动。他所在的军事学院方队因为方队领队是已为人知的吴华夺少将被称为“将军队”,第一个通过天安门广场。孟今春在晚年依旧对当年的训练和参阅记忆犹新,他清楚记着当时的训练标准,甚至能精神抖擞地重走当年的步伐,“那是我一辈子的荣耀”。
这年国庆阅兵,从南京军事学院选拔202人组成军事学院方队。“初选要选300人,后期训练要淘汰一部分人,还有一部分人作为后备队员。1958年7月,按照上级统一部署,阅兵训练队伍开赴北京,进驻天坛公园。”孟今春回忆,当时的天坛公园内没有固定的营房,受阅部队都是搭建帐篷宿营,一顶帐篷里面住8个人,天坛公园有一块平地,那儿就是训练场地。正是盛夏时节,帐篷内蚊子叮、虫子咬,闷热得透不过气来,环境十分艰苦。
“在训练中,最初先练慢正步,也就是分解动作。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动作。训练特别要求‘五个一’:上边看大盖帽一个水平面,踢脚高度一条线,脚步落地一个声,肩部一条线,手臂在胸前一条线。当时我们的教官总结过一句话:‘踢腿如闪电,落脚如惊雷,分秒不能差,只发一个音。’”孟今春说,每天所有参训队员5点半起床训练,一直练到天黑,每天至少8~10小时的统一训练。统一训练结束后,很多人还要加练。“每个人都把参加国庆阅兵当成至高无上的荣誉,每个人都充满了使命感,一定要在阅兵中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和中国的国威。”
继军事学院的学员们,步兵学校、炮兵学校、工程兵学校、坦克兵学校、航空兵学校和海军学校的队伍紧跟在他们的后面,迈开雄健的步伐进入天安门广场。这是一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锻炼、有着丰富武装斗争经验和军政素养的军官和部队骨干的队伍,其中有不少人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现在他们正在院校中学习军事理论和科学知识,努力攀登现代军事科学的高峰。
治军必先办校,这是军队建设的一条规律。新中国成立后,我军院校建设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1950年6月,中央军委决定,在战争年代创办的军事院校的基础上,改建、新建一批适应培养现代作战人才需要的各类院校。在1950年代,我军建成了一个包括指挥、政治、后勤和各种专业技术院校在内的完整的院校体系,大大提高了各级指挥员的军政素质,有力地促进了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新中国成立9年间,人民解放军已形成完整的院校体系,这一年在院校学习的干部人数比1949年增加了16倍。这些由院校学员组成的方队,以其高昂的精神状态、严整的军容、有力的步伐、过硬的素质,为1958年的国庆阅兵增光添彩,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好评。
1958年春节后,李振超所在的装甲兵第三坦克学校就接到参加国庆阅兵的任务。3月,200多人的名单确定。李振超说,1958年以前的阅兵走步,都是沿用国民党和苏联的标准,1958年开始,阅兵方队是按照我国颁布的新条令标准进行训练的。比如:齐步走,以前手臂向前甩出时,甩得很高,1958年开始甩臂的动作比较自然了.正步走,以前前臂是摆在胸前的,而1958年开始前臂是摆在上衣第四粒纽扣的高度。
海军部队的水兵队伍通过广场后,装备精良的步兵、摩托步兵和伞兵部队以严整的阵容相继通过金水桥前。接着,牵引车牵引着各种大口径远射程的大炮,循序前进。许多巨型的完全自动化的高射炮又粗又长的炮身直指天空,操纵它们的炮兵战士是各个部队的“全能炮手”。然后是坦克方队,一眼望不到头的坦克滚滚而来,大地为之颤动。
这时,空军受阅部队的喷气式轰炸机和歼击机群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之上的蔚蓝色天空。6个空中梯队,共有93架飞机。
在接受检阅的国防力量中,民兵队伍代表着全民武装。像正规军一样,他们以正方的队形在广场上前进。民兵队伍中的许多人是来自太行山、白洋淀等革命老根据地的民兵杀敌英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用土枪、土炮、“铁西瓜”地雷打败过敌人。体格健壮的他们人人精神焕发,有的头扎白毛巾,有的光头,身穿杂色衣服,步伐整齐,全部装备着带有棱角刺刀的新式步枪。“首都民兵师”5个大红字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观礼台上响起了一阵阵春雷般的掌声。受阅的是首都民兵的代表——工人、农民、干部、学生7个师,他们分成21个方队,肩背长枪,或手端冲锋枪,腰系子弹带,迈着整齐威武的步伐雄赳赳地通过天安门广场。
民兵参加国庆庆典从1951年开始。1951年至1957年,民兵方队属于阅兵总指挥部领导和受阅部队的编组列,其排面与行列基本上与受阅部队相同,但组成比较单一。北京解放之初,由于市区和近郊的民兵组织不健全,民兵还不能形成一个方阵参加1949年和1950年国庆庆典。但民兵组织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庆庆典的阅兵式中是不能缺少的。为此,1951年,便从全国各地的民兵中选调了一批优秀民兵代表组成了一个民兵方队,时称民兵游击队。1952年国庆庆典时,民兵方队由一个增加为两个。1953年,又增加了一个女民兵方队。受阅的民兵由全国抽调,逐步改由首都民兵承担。其训练与受阅部队_样,集中、统一训练,训练地点在京郊通州。1958年,京津卫戍区被撤销,组成了北京卫戍区,首都民兵归属北京卫戍区领导。于是,首都民兵方队脱离受阅部队序列,成为群众游行指挥部领导下的群众游行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欢声雷动的天安门广场
这年阅兵时,有上千名小学生手举鲜花,组成各种各样的庆祝图案,时年12岁的胡文亚就是其中的一员。
1956年,应中央号召“上海各行各业支援首都建设”,胡文亚的父亲从上海调到北京工作,胡家迁往首都,正上小学的胡文亚也跟着转学,进入北京外交部子弟小学(现北京芳草地小学)学习。1958年国庆节前,胡文亚所在的六年级接到参加国庆庆典的任务,孩子们都乐翻了天。“那些天,老师带着我们,用粉红色的皱纹纸折出一朵朵桃花。”
10月1日,胡文亚和同学们提前两小时到达天安门广场。“背景图案区域”还有来自北京其他小学的学生,总共加起来大概有上千人。“阅兵开始前,老师指挥我们举起纸桃花,按照设计有人举、有人不举,这样从天安门城楼往下看,就形成了‘庆祝国庆’之类的文字图案。阅兵开始时,方阵依次从我们面前经过,当带履坦克轰轰隆隆地开过时,我非常激动,但这个时候不能欢呼,我们只能压制着情绪。”
阅兵式历时50分钟结束,接着开始了有60余万人参加的群众大游行。
游行队伍的前导是少年先锋队队员,洁白的上衣和鲜艳的红领巾使他们的方队格外明亮,清脆的童音欢呼声像银铃般回荡天安门广场。
每年的天安门广场阅兵和群众游行,都是反映中国政治活动和重大事件的大舞台。1958年的那些震动全国的大事也自然能在游行队伍中看到其缩影,在工人游行队伍中就有高举着“坚决要拿下1070万吨钢”标牌的钢铁工人,还有北京郊区已经成立人民公社的农民,他们抬着“人民公社好”5个大红字通过天安门广场。游行行列中,还有机械工人、纺织工人、各机关的干部、大中学校的学生组成的队伍,还有手工业合作社的社员、工商业者、市民和宗教界人士组成的队伍。
游行队伍的最后是文艺大队和体育大军的方队,在他们通过了天安门广场后,群众游行在下午2时10分宣告结束。
这时,广场上的人群像海潮一般涌向天安门前,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欢呼致敬。无数的彩色气球、礼花飞上高空,整个天安门广场欢声雷动,人们尽情地享受着节日的欢乐和光荣,欢呼气象万千的祖国,欢呼胜利的组织者一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领袖,欢呼这一代英雄豪迈的人民。在当时全国卷入“大跃进”的政治氛围中,人们的情緒有些狂热,欢呼这“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代。
据胡文亚晚年讲,等阅兵队伍和群众游行队伍走完了全程,就是他们这些小学生们的天下了!“啊……呀……啊……一片此起彼伏的童声传遍整个天安门广场,上千名小学生欢呼着,有的手举鲜花,有的放飞气球,我们横穿长安街,跑过金水桥,抵达天安门城楼下。这个仪式叫‘涌向天安门’,是整个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人群里的学生纷纷跳起来,想看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正着急的我,突然被后面的老师抱了起来,我一个人站在人群的最高点,看得很清楚一一毛主席摘下帽子,挥舞着它跟我们打招呼。人群顿时沸腾了,‘毛主席万岁’的呼喊声不绝于耳。”
入夜,红色宫灯高悬通亮的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同各国来宾们一起观看了丰富多彩的节日焰火。然后,毛泽东等向各国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他们把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转达给各国人民。各国朋友们向毛泽东等表达了各国人民愿意同中国人民友好的愿望,祝愿中国人民取得巨大的成就。这时的天安门城楼是一片和平与友谊的笑谈声。
当日,新华社发表电讯《全民皆兵保卫祖国,首都60万人大游行》,把“首都今天举行盛大阅兵和有60万人参加的庆祝大会和大游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周年”的消息传向全世界。《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报道了庆典盛况,高度赞扬“祖国跃进雄姿和威力的检阅”,配发了“高射炮方队通过天安门”“坦克和飞机方队通过天安门”“首都民兵在天安门广场待命接受检阅”“首都60万人国庆大游行”等照片。
这年国庆,全国各地也组织了一些庆祝游行活动。合肥市民江先生收藏有1958年合肥庆祝国庆集会游行盛况的珍贵老照片近百张。透过这些照片可以看到,当时合肥市民,经常在当地长江路上举行国庆游行,场面宏大,长江路上被挤得水泄不通。“在照片中可以看到,解放军方阵里的士兵都身穿整齐的55式军服,紧握56式自动步枪;工人方阵的人们身着工装,有的抬着炼钢炉的模型;农民大部分簇拥着麦穗、稻谷等农产品模型;学生穿着朴素,手中都拿着—本书……排在游行队伍最前方的一辆小轿车车头,挂着‘跃进’两个大字。”
1958年国庆,在西安人民大厦工作的王拴美被派往新城广场“西安各界庆祝国庆”观礼台主席台上做招待服务工作。据王拴美在《西安晚报》撰文回忆:“此前每逢国庆节,省政府都要在新城广场搭建一次性的临时观礼台,1958年的国庆观礼台是在过去的基础上用水泥预制板建造的长期性的、比较简易的梯形观礼台。……观礼台坐北向南,东西走向。主席台上悬挂着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副主席的巨幅画像,主席台正南面广场南端竖立着孙中山的巨幅画像,东西两侧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巨幅画像。新城广场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四周的五星红旗、彩旗迎风飘扬,人们喜气洋洋欢庆祖国的生日。”
责任编辑 王碧清
推荐访问: 跃进 声中 喜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