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及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摘要】目的 探究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性细菌检验结果与质量控制策略。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取痰液检验,研究组采取痰液检验+质量控制。比较两组的病原性细菌检出率。结果 研究组对各种病原性细菌的检出率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临床检验时若采取质量控制则能提高对病原性细菌的检出率。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原性细菌;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0..01
环境污染的加剧使得空气质量不断下降,人们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几率也随之升高,而呼吸道感染可以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其中前者发病率更高。通过临床观察可以发现,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病菌主要有真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球菌,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原性细菌临床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药物,因此如何准确检验出病菌类型及如何高效检出病菌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收治的8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试探究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性细菌检验结果与质量控制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對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其中,研究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1~77岁,平均(49±13)岁;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2~76岁,平均(49±1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仅采取痰液检验,医护人员借助无菌鼻咽棉从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气道中获取痰液,放入无菌器皿中,交由实验室进行检验。检验时需将菌株接种至培养基或琼脂板中进行培养、菌株分离、鉴定等,借助纸片分散法测定病原学细菌类型。
研究组除了按照与对照组相同的方法进行痰液检验,同时为其采取质量控制,具体措施为:①健康宣教:向患者与患者家属进行痰液检验的健康宣教,使其了解检验的目的与必要性,增加其对对痰液检验的了解,避免患者出现“在痰液采集前的较短时间内服用了抗生素”等不当行为,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②严格遵守采集前注意事项:多次漱口、保持口腔洁净,以避免痰液中沾染口腔中病菌,导致结果出现偏差;采集完痰液后续尽快送交实验室检验,以免痰液标本被外界病菌污染,等等[1]。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病原性细菌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无论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革兰氏阴性菌,或者是真菌,研究组在病原性细菌的检出率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细菌,按照形态可以分为杆菌、球菌或弧菌,等等;而从致病性进行划分,细菌中既有可引发呼吸道感染或各种感染性疾病的病原性细菌,如革兰氏阴性菌或革兰氏阳性菌,以及真菌,也有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再看引发呼吸道感染的病原性细菌,则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或结核分歧杆菌等。这些原因都会影响到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因此为临床检验采取质量控制便十分的重要。本文中研究组便针对痰液采集过程进行了健康宣教以提高患者稳定性,在采集方面通过规范性操作减少了外界带来的污染,因此结果中无论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革兰氏阴性菌,或者是真菌,研究组在病原性细菌的检出率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呼吸道感染患者可以通过临床检验鉴别其病原性细菌类型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给予其质量控制可以提高对病原性细菌的检出率,从而预防漏诊或误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罗正广.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及质量控制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02):295-296.
本文编辑:刘欣悦
推荐访问: 质量控制 细菌 临床 患者 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