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试验
报告更是明确指出,2016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即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并特别提到钢铁和煤炭,指出要重点抓好这两个困难行业的去产能问题。
不难看出,去产能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首要任务,已经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
河北钢铁寻求转型升级
“全球钢铁产量排名: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这虽然是业界流传的“俏皮话”,却形象地描述出河北钢铁业产量之巨。
而刚刚过去的2015年,河北省继续稳坐钢铁第一大省的宝座:全年粗钢产量18832万吨,钢材25245万吨,生铁17383万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3.4%、22.5%和25.1%。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钢铁大省河北如何化解产能过剩难题无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从2014年开始,邯郸市九家钢铁企业开始减量重组,2015年10月完成全部手续,九家企业合成一家。”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永洋特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庆申说,根据减量20%的要求,九家企业总产能也从原来的300多万吨压减到240万吨。现在的永洋特钢集团就是企业减量重组的成果,“去产能不是单纯地减量,必须要转型升级。企业一定要看准市场,自己找出路,产品不能撵着别人跑。”
早在2008年,河北永洋钢铁有限公司就走上了转型之路。“那时候产能过剩,大批企业顶着上。我就想,上这么多钢铁企业行不行?东西往哪儿销?所以我们开始由普钢转型为特种钢。”杜庆申说。
2012年,在“做强不做大,做细不做粗,做硬不做软”的宗旨下,杜庆申对自有的四条生产线动了“大手术”——砍掉两条普钢生产线,改造其余两条为特钢生产线,新上汽车用钢、挖掘机铲头用钢等高强度标准件钢材产品。这种产品在全国量小价高,永洋一家企业就占据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
从2013年9月开始,河北省去产能已摸索两年多时间。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列举了一组数据来表明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2015年,河北省主要行业利润总额,钢铁工业是299.7亿元,增长率为-44.9%;装备制造业是650.8亿元,增长率为10.2%;食品工业同期利润240.7亿元,增长12.9%。
张庆伟表示,到2020年,河北省钢铁产能要压减到2亿吨以内。这意味着有60%的钢铁企业要关闭、整合。
“在政策与市场调整的窗口期,我们将加快新旧动能的转换,尽快渡过阵痛期。”张庆伟说,产能过剩并非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因此河北省会坚持调整产业结构。2016年,河北将压减炼铁产能1000万吨、炼钢产能800万吨,力促一批产能加快出清。
不能“一煤独大”
“对于经济下行之痛、结构调整之难的体会,全国没有几个省份能超过山西。”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参加山西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如此描述当下备受关注的山西。
作为煤炭大省,山西曾经犹如“造富机器”,造就了一批闻名全国的山西民营企业煤老板。而如今,煤炭行业持续低迷让山西风光不再。
受煤炭市场不景气影响,山西一些煤炭企业利润已经由“每吨赚一瓶矿泉水”降到“挖一吨赔100多元”。数据显示,2015年12月吨煤综合售价与2011年5月最高点相比,每吨下跌431.8元,下降幅度达到66%。
事实上,受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变化、生态环境约束等影响,煤炭需求不断放缓。据山西省省长李小鹏介绍,目前山西煤炭全行业库存已达5076万吨,比2011年底增长3倍多。全省整个煤炭行业2015年亏损94.25亿元,同比增亏减利108.2亿元。面对产能过剩、煤炭行业发展的困局,李小鹏指出,山西煤炭企业要坚决去产能!要按照淘汰一批、重组一批、退出一批、核减一批、延缓一批的思路,采用暂停新出让资源、暂停新上项目等措施化解煤炭过剩产能。
在全国人大代表、同煤集团董事长张有喜看来,煤炭企业必须加速转型、多元发展,转变“一煤独大”的局面。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同煤集团拟关闭退出12座矿井,化解产能1255万吨。2016年集中攻坚,先期关闭五座矿井,化解产能660万吨。“一期关闭的三个矿是产能只有几十万吨的小井,资源枯竭,已经没有开采价值。”张有喜解释说,国家宏观层面去产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市场调节功能。
上世纪90年代末,在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大同煤矿面临“煤难卖、价难保、款难回”的困境。“人人二百三,共同渡难关”成了那个时代的写照,从上到下月工资均为230元。
2000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到大同煤矿现场办公,提出要扭转“一煤独大”的局面。
于是,同煤集团开始了调整重组之路,通过煤转电、煤转化工等向中高端发展。“我们从‘十一五’、‘十二五’开始一茬接着一茬干,现在已经形成千万吨矿井的高产高效集群、深度融合的煤电一体化以及高科技、高含量的产业园区三大核心能力。去年,仅电产业这一块便盈利12个亿,金融盈利5个亿。”
在张有喜看来,企业要健康发展必须做好“煤”和“非煤”两大块,“煤要做好,要产业升级向高端迈进;非煤这一块也要做好,以防止‘一煤独大’。”张有喜说,同煤集团现在煤的比例还比较大,占到50%。“十三五”期间要打造煤炭、电力、煤化工、金融、铝产业、物流贸易六大产业升级版,使转型升级产业达到60%。
同煤集团的华丽转身无疑为众多煤企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煤炭行业转型之路虽困难重重,但山西转型升级、黑色煤炭绿色发展的改革已箭在弦上。
职工的“饭碗”不能丢
“2013年钢铁企业关停之后,全村1800人就都失业了。过去30年里,村里1000多亩地都盖上了工厂,所有劳动力都到工厂上班。突然企业‘黄’了,社保没人给上了,土地也没有办法复耕。”在北京天泰宾馆五层的一间会议室里,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半壁店村党委书记韩文臣讲述着他们村化解过剩产能之后遇到的员工安置难题。
职工分流问题是去产能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介绍,煤炭和钢铁这两个行业初步统计共有180万职工需要分流安置。为此,中央财政将拿出1000亿奖补资金。
李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也明确表示:我们必须做到产能要去但大量职工的“饭碗”不能丢,而且争取让他们拿上“新饭碗”,努力实现“去产能”与“保就业”两者的“双赢”。
与大多数企业不同,杜庆申并没有被人员分流的问题困扰,而是成功将20%的钢铁工人向农业分流,“因为我们有第三产业。从2006年开始,公司就把村里1000多亩地统一管理,每年每亩给村民分红2000元。分流人员可以去种菜、养鸡、搞农产品加工、种果树等,光这些就成功分流200多人。”
“最好的分流安置渠道是转岗再就业,比如存续企业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来安置一些富余人员。老企业把闲置资产和基础设施利用起来,发展替代产业,如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家政服务等。”全国政协委员、开滦集团董事长张文学说,对一些老弱病残职工,可以采取内退的办法。此外,还可以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公益性的岗位。
推荐访问: 产能 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