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业院校自主招生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2-05-05 10:15:02 | 浏览次数:

zoޛ)j馔949?%OiuM5m4ݨky计划、招生程序及首批试点22所高校名单,2004年至2014年,自主招生试点高校范围进一步扩大,至2014年达90所,这一时期是自主招生名副其实的发展期;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现阶段不扩大试点高校范围和招生比例,自主招生进入稳定期。

随着《实施意见》中“自主招生安排在统一高考后进行”、“自主招生不得采用联考方式”等新政策的出台,行业特色明显、社会认可度不高的农业院校,如何在与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院校竞争中扬长避短,吸引优秀生源成为一大难题,因此运用SWOT分析法构建自主招生对策是农业院校招生部门应该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高校自主招生概述

自主招生是完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选拔特殊人才的积极探索,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及选材标准多样化而产生的[2]。自主招生通过在高考成绩基础上的降分录取,增加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进入高校读书的机会,打破统一高考“一考定终生”的局面。其独特的优势和吸引力促使近年来试点高校的不断增多(2015年达90所)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自主招生越来越受到考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不同行业类别高校自主招生的开展情况不尽相同,农业院校有其自身的特点。

二、农业院校自主招生SW分析

关于自主招生的制度的优劣势及试点高校普遍存在的优劣势的相关讨论很多,也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本文讨论的优劣势主要是指农业院校与其他参与自主招生高校相比具有的优劣势,通过对比,可以明确农业院校具备哪些优势和不足,以便在自主招生生源竞争中占据主动。2014年参与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共90所,院校类型包括:综合31所、工科35所、师范7所、财经5所、农业4所、语言3所、医药2所、政法2所、林业1所等9类,农业院校4所分别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通过对比农业院校及其他几类试点院校在自主招生方面的优劣势,可以明确农业院校具备哪些优势和不足,以便在自主招生生源竞争中占据主动。

(一)农业院校自主招生优势。

1.具有显著的学科特色。参与自主招生试点的农业院校均是以农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个学科,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各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前1‰。较其他试点高校而言,农业院校在农业和生命科学领域拥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得天独厚的行业特色、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稳定的实习就业去向及良好的社会声誉。

2.举足轻重的行业影响力。悠悠农业,华夏之本,农业院校对于中国,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农业大国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能够参与自主招生试点的院校更是农业院校中的佼佼者。他们往往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发展历程,长期以来形成独特的文化底蕴,在当地的农业改革与发展中贡献重要的力量,这是任何一所参与自主招生的普通高校或是其他行业院校都无法比拟的。

3.较低的报名门槛。参与自主招生试点的农业院校报名条件时普遍偏低。江苏省10所非农业自主招生院校中8所报名条件之一就是考生需获得省级二等奖或两个省级三等以上学科竞赛奖项,而农业院校要求考生获得省级三等以上学科竞赛奖项即可,并且无一例外为学科兴趣浓厚、具备相关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考生提供报考机会。

4.优厚的录取政策。参加自主招生试点的农业院校对于获得拟录取资格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普遍不高,从农业院校公布的2015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看,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规定学生达本一线即可被录取,仅为教育部文件规定的最低要求。四川农业大学同时认可“报考农林院校农林专业加10分投档”鼓励政策,华中农业大学规定模拟投档线下20分(含)(江苏省10分(含))即可被录取。而作为“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录取政策是:获取拟录取资格前20%考生达本一线;其他考生投档线下20分且达本一线即可被录取,优惠力度在“985工程”建设高校中同样较大。优厚的录取政策更吸引具有学科特长但高考综合成绩一般的考生。

(二)农业院校自主招生劣势。

1.行业社会认可度不高,考生和家长对于农业院校存在偏见。拥有数千年农耕文明的中国给农业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一些中国人感受到近年来农业、农村、农民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固执坚持陈旧的观念,认为农业就是“下田种地”。这一偏见和认识误区使得以现代化、机械化农业和生命科学领域见长的农业院校由于校名中的“农”字得不到众多考生和家长的青睐。招生以就业为导向,其他涉及综合、工科、师范、财经、医药、政法等行业的自主招生试点院校所对应职业如工程师、银行、医生、律师、教师等行业拥有较高社会地位,在考生和家长当中广受欢迎。

2.参与自主招生的农业院校较少,自主招生生源数量和质量均不高,自主招生已沦为鸡肋。目前参与自主招生试点的农业院校仅4所,且分布在西北、华中、华东、西南四个地区,在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中力量薄弱,无法在考生和家长当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录取人数上,教育部规定自主招生计划不超过学校年度招生计划总数的5%,实际录取人数则更少,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2012年至2014年自主年录取人数在85人左右;在生源质量上,自主招生考生入校后在学业成绩、升学情况[3]等方面与普通类考生相比并无明显优势。对于农业院校而言,自主招生已沦为鸡肋,仅是通过自主招生报名、考生参加校考的机会宣传学校。

3.自主招生投放专业与其他试点高校相比无明显优势。为了吸引更多的考生报考,农业院校在自主招生专业投放上采取的方式是尽可能宽泛,但部分专业的学科实力并无竞争力,如金融、会计等经济类短线热门专业无法与财经类院校竞争,理工科专业无法与综合、工科类院校竞争,管理类专业无法与综合、师范类院校竞争,因此农业院校在与之相关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考生当中并不是首选,生源整体数量和质量上不高不足为奇。2015年农业院校为了应对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自主招生进行重新定位,但在招生专业设置时过于强调学校办学特色,学科设置单一,自主招生录取人数进一步减少,2015年农业院校自主招生拟录取资格人数708人,实际录取222人,拟录取资格考生流失率达68.64%。

表:2015年农业院校自主招生录取人数统计

备注:数据来源于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http://gaokao.chsi.com.cn/gkzt/zzzs2015。

三、农业院校自主招生OT分析

2014年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出台在自主招生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新形势对于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带来机遇和威胁。

(一)农业院校自主招生机遇。

1.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国家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问题,2015年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3年至2015年更是连续三年部署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实施,凸显政府、社会对于“三农”问题的密切关注,也向社会展示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中国的农业发展迎来新的“春天”。与此同时,粮食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生命科学问题等社会热点广泛吸引大众的眼球,这些都为农业院校自主招生广纳生源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国家需要农林行业人才。有关部委推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全面提高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质量,2013年底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要求努力办好涉农学科专业,着力提高高等农林教育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的能力,其中拔尖创新型专业注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本研教育衔接,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依靠科研平台,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和能力;复合应用型专业则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突出农科教合作、产学研结合,推动与科研机构、企业、用人单位等联合培养人才新途径。三部委于2014年10月公布了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及专业名单,4所自主招生试点农业院校每校均有8个专业入选(拔尖创新型4个,复合应用型4个),可以说,相关专业对于考生和家长将更具吸引力。

(二)农业院校自主招生面临威胁。

1.自主招生测试时间进度紧凑。教育部要求2015年自主招生在高考之后,高考成绩出来前完成测试,不得采用联考的方式,也就意味着全部90所试点高校须集中在6月10日-22日之内完成测试,同一时间开展测试工作高校众多,获得多所高校测试资格的优秀考生势必会有所取舍,农业院校往往是这些优秀考生的末选。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2015年获得自主招生测试资格考生763人,实际参加测试考生499人,考生流失率达34.6%。

2.自主招生高分考生流失更严重。2015年以前,作为我校自主招生重点生源省份的江苏、浙江两省教育考试院于高考前与考生确定自主招生院校志愿,高考成绩达到高校自主招生录取资格后直接投档到院校,意味着锁定了部分高分考生,而自主招生在高考后进行,出分后填志愿,加剧了高分考生的流失。虽然高考成绩并非衡量自主招生生源质量的唯一标准,但是在诸如学业成绩、获奖情况、升学情况等并无明显优势的农业院校自主招生生源中,能够录取高分考生何尝不是一大收获。

3.自主招生选拔机制需推陈出新。随着自主招生生源定位逐渐明晰,其考核内容与形式如何打破唯分数论、如何真正发挥学科专家的作用是农业院校面临的一大难题。农业院校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这些学科与高中化学、生物科目关联度较大,这些因素如何在制定报名条件和实际考核过程中得以体现,既关系到能否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质生源,又关系到自主招生相关环节是否被社会认可。

四、农业院校对策建议

(一)将招生宣传工作前移,增强生源选拔的针对性。

加强高等教育与中学教育衔接,提前物色自主招生生源,以生源基地中学共建为契机,从高中学涯规划开始,实施“苗圃计划”,通过“科普讲座进校园”、参与中学科技节、中学校园文化节、校本课程共建等活动,重点宣传学校学科特色和行业前景,吸引有志于未来从事农业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工作的考生关注我校自主招生。

(二)调整招生专业投放范围,分专业制订招生方案。

专业投放时将学校特色优势专业和热门短线专业相结合,避免专业投放过于宽泛或单一,既可以彰显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又可以兼顾自主招生的专业吸引力和宣传效应。为突出农业院校行业特色,可以在报名条件、招生计划及录取优惠政策等方面对热门短线专业加以限制。

(三)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与形式,体现大学专业与高中课程的关联度。

在考核形式上,考生根据报考专业分别进行笔试和面试,尽可能地减少或取消笔试科目,增加基础实验操作、外语口语等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在考核内容上,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的作用,根据招生专业所在学科的不同特点,考察与之关联度最高的高中课程相关知识,如农业和生命科学学科专业测试化学或生物相关知识,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测试数学相关知识等。

(四)改革自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资源适当倾斜。

高校自主招生不能仅满足于招录到优质生源,更应着眼于生源录取后的培养,农业院校可以通过对自主招生录取学生进行单独编班、本科阶段实施导师制、增加保研名额、优先参加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等政策,增强自主招生专业的吸引力,让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经过高等农业教育的洗礼真正成为学科领域学术精英或行业领军人物。

参考文献:

[1]熊贤君.20世纪上半叶中国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回顾[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4):39-42.

[2]张亚群.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动因、问题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4):30-31.

[3]倪丹梅,方淦,李乐.南京农业大学自主选拔录取生源质量报告——以2009级-2013级自主招生录取考生为例.考试招生,2015(2):140-142.

推荐访问: 农业院校 新形势下 对策 自主招生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