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高等教育概况
摘要: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是一个集马来人,华人以及印度人为主的多民族国家。目前,马来西亚有10 所高等公立大学,4 所外国大学分校, 652 所私立学院,马来人的专科院校三所和只培养初中和小学师资的师范学院二十五所。招生制度采用“证书制”的招生考试制度,对马来人有优先权利,执行按“固打制”分配学额、择优录取的特殊原则。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私立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以后“双联课程”出现了更加灵活的“3+0”形式,学生可以在马来西亚本土完成3年大学国际课程,无需出国即可获得外国大学的学位。本文通过对马来西亚各大学、招生制度以及新兴的私立高等教育等发展进行综述,通过分析,既看到了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同时也分析了其不足之处,在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提出建议。
关键词:马来西亚 高等教育
一、历史与现状
1.马来西亚各大学简介
主要大学情况介绍①
1)马来亚大学
马来亚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它的前身是由英王爱德华七世医校和莱弗学院合并而成的,校址设在新加坡。六十年代的马来亚大学负有为新加坡马来半岛培养高级人才的任务。1957年,马来亚联邦政府在首都吉隆坡另设马来亚大学分校。1962年,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本校更名为新加坡大学,以区别于吉隆坡的马来亚大学。1968年,吉隆坡的马来亚大学正式脱离与新加坡大学的从属关系。多年来,马来亚大学为马来西亚国家养了大批人才,是一所为本国培养高级教师(高中以上)、工程师、医生、建筑师和学术工作者的最高学府。设有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法院和农学院。主要开设工程、医学、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农业等学科,教学用语以英语为主。
2)马来西亚理科大学
1969年马来西亚在棋城成立了二所大学,即棋榔屿大学(后改称为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创办它的目的是为了填补和充实只有一所马来亚大学开设自然科学和实用科学、人文科学和教育等专业的某些空白和不足。它也是以英语作为主要的教学用语,着重培养理科方面的人才。办学方法比较灵活,分为若干学院,学生可以在某一学院攻读某一专业的学位,同时又可以另外参加另外的学科的学习。以上两所综合大学,都有大批的外国专家任教,集中了马来西亚学术界的权威。
3)马来西亚国民大学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成立于1970年。它从一开始就使用马来西亚国语为各科教学媒介。其学生绝大部分为马来人子弟。设有文学院、伊斯兰研究院、医学院、马来文与文学研究院等。开设经济管理、伊斯兰文化研究、医学、理科、应用科学和人文学科等课程。
4)马来西亚农业大学
马来西亚农业大学是马来西亚没有学位授予权的学校之一,她成立于1971年由雪兰获州的沙戮农学院与马来亚大学的农业系合并而成。主要培养耕作技术和管理以及种植园业务方面的实用人才。教学用语以英语为主。设有农业系、林业系、兽医系、动物系和科学系。
5)马来西亚科技大学
马来西亚科技学院成立于一九七二年。它的前身是早在独立前就存在的吉隆坡技校。独立后称为国家工艺学院,后改称科技大学。这所学校,在太平洋战争期间被美国空军炸毁,是在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来的新校。现设有工程学系、建筑学系、测量学系。开设实用性技术课程,为国家造就实用技术人才。教学用语亦以英语为主。她也没有学位授予权。
2.马来西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
1.特点
现行马来西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是1971年马来西亚政府公布“马来西亚大学和大学学院法”后开始贯彻执行的,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1)招生考试标准化。采用“证书制”的招生考试制度。证书有两种:一种是马来西亚教育证书(SPM),主要报考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分文科和理科两类,考试科目均为七科,理科的数学科分普通数学和高等数学,均必考,文科的数学则没有这种要求。考试的成绩分为四等:特优等A、优等C、及格P和不及格F。这四等从高分到低分排列分为:AI、AZ、C3、C4、CS、C6、P7、P8、F9,字母右边的数字表示该考试科目的分数,最高分l分,最低分为9分。另一种是马来西亚高等学校证书或称STPM(简写STP)文凭。这种考试报考对象则为大学预科(学制二年)毕业,仍分文科和理科两类报考。SPM和STPM考试都是由马来西亚教育部组织统一举行的全国性统考,它们都具有升学和就业两种作用。
(2)招生政策像马来人倾斜。马来西亚是一个主要由马来人、华人及印度人构成的国家,各个民族生活虽然融洽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的差异与地区的不平衡,华人在智力和入学条件方面比马来人要强得多,大量的华人便有机会接高等教育。因此,1971年,马来西亚政府制定了以提高马来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为主旨的“新经济政策”。为了配合该政策的实施,同年制定了“马来西亚大学和大学学院法”,把在高等教育中推行“马来人优先”的政策正式写进了法律。
(3)录取原则特殊性。执行按“固打制”分配学额、择优录取的特殊原则。所谓“固打制”,是一种按照一定种族比例分配的大学招生制度,它规定每年至少五成半的学额必须分配给马来人,其余学额则分配给华人、印度人等非马来人学生。而按照SPM和STPM考试成绩择优录取的前提也不完全有效力。
二、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
1.私立高等教育迅猛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经济的不景气,马来西亚政府采取较为开放的私立高等教育政策,允许建立私立高等学校。到1996年底有私立高等教育机构200多所。这些私立学院开设了“双联课程”,即通过在马来西亚学习一年再到挂钩的国外大学学习两年或在马来西亚学习两年再到挂钩大学学习一年的培养方式,授予外国大学学位,吸引学生。以后“双联课程”出现了更加灵活的“3+0”形式,学生可以在马来西亚本土完成3年大学国际课程,无需出国即可获得外国大学的学位。成为马来西亚学生考取海外学位的最佳途径也成为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领域当前的趋势与主流。1998年7月,联邦教育部最早批准了10所私立学院开设这种课程,到目前为止,已有30余所私立学院开设了“3+0”课程,其中大部分是和英国高等教育机构联办的,也有和澳洲高等教育机构联办的。
而在私立大学中,既有与外国大学挂钩的,也有没有与外国大学挂钩,完全是国内机构自办的。私立大学开设的课程主要是科学与技术领域。其目的是培养本地所需的技术人才,目前已有国家能源公司、国家电讯公司、国家石油公司等分别成立的10所私立大学。允许国外大学在马来西亚设立分校也是近几年来的事情,英国的伦敦大学、诺丁汉大学等名校都较早在马来西亚设立了分校。
为了规范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保障私立高等学校的权利,维护在私立高等学校就读学生的利益,马来西亚政府于1996年2月颁布了《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法》,并于第二年颁布了私立高等教育法的实施细则,针对私立高等学校的设立、注册、投资、宣传、质量保证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一所私立高等学校从设立到破产每一环节都可做到有法可依,所以说完善的教育法规是马亚西亚私立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保证。
2.国立大学实行企业化改革
马来西亚的国立大学不到10所,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招生规模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所以私立学院纷纷设立。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的发展遇到了难题。马来西亚政府针对公立大学开始着手进行企业化改革。一方面希望通过企业化改革,使学校从行政当局的各种规章中解脱出来,以便提供竞争性的市场报酬来抑制学术人员的外流。另一方面,采取企业化的管理方法,节约财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1998年1月1日,马来西亚最早的大学——马来亚大学率先在全国实行企业化管理,之后陆续有几所大学相继改革。大学企业化以后,政府仍然拥有大学财产,为大型的投资项目提供补助,还要承担日常运作经费的主要部分。大学有权建立公司获得收益,通过各种创收渠道来扩大财源,可以开设满足社会及公司要求的短期培训计划,扩大招生规模,出租本校的仪器设备等。大学企业化后另一个备受社会关心的是学费问题。目前,本科生的学费基本没有增加,而研究生的学费增加了将近三倍。学费的增加确实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为了使学生不会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被剥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现在起,马来西亚政府已在各大学建立了贷学金、奖学金制度。如果各种保障措施完备的话,即使以后大学的学费有大幅度的增加,也不会成为学生上大学的一个制约因素。
3.大学进行学制改革
从1996年的新学年开始,马来西亚的大学实行了学制改革。大学学制由4年缩短为3年;医科除外。马来西亚大学改为三年制有以下好处:
第一,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大学生,并可提前让大学生投入人力市场。
第二,。大学学制缩短了一年,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学生也少交了一年的学费,大大节省了开支。
第三,因人而异,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第四,提高本地大学的竞争力。
三、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发展的这些新趋势,更加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其2020年宏愿的实现,为整个国家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存在的或将会存在的不足。
第一,国内私立学院纷纷建立,渐有泛滥之势,许多兴办教育的商人趋利性明显。
第二,要切实注意马来西亚的大学企业化后,其大学和企业还是有本质不同的,大学的教育性始终占居首位,她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发展服务。
第三,马来西亚的大学改为三年制后,很多大学都出现了质量问题,根本原因不在于大学是四年还是三年,而是大学的师资、设备、课程没有跟上学制改革的步伐,各个大学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有效的措施,相信若干年后,马来西亚的高等教育水平不会逊色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其区域高等教育中心的宏愿也会如愿以偿。
第四,现行的以“马来人优先”为指导思想的招生制度自1971年实施该制度以来,一直未作大的改革。虽然是基于马来西亚的基本国情出发,为这个多名族国家的平衡发展做出了深远的意义。但是,从执行的情况和结果上看,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是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开发、储备,人才流失十分严重;二是不符合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三是从民族关系方面看,很不利于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安定。
四、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与意义
综上所述,马来西亚的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取其精华,除其糟粕,认识和分析马来西亚的高等教育,可以为中国方兴未艾的高教改革提供有益经验。第一,大力发展科学和技术教育。在马来西亚学习科学和技术科目的学生人数达到在校生总数的60%,如果学生在中学时就接受到有关这些领域的足够的知识和技能,这个目标就能达到;同时马来西亚政府也鼓励私立机构开设更多的关于科技方面的课程。第二,采取合作模式,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马来西亚把高教国际化作为构建区域优质教育中心的基础,为此大力推进国内公立和私立机构通过交流项目为国外学生和教学人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学习或参与其中。第三,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改革学制。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马来西亚19~24岁人中接受高教的人口比例为13%。根据美国社会学教授马丁·特罗的“精英—大众—普及”这一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对适龄人口入学率给出了具体指标,高教适龄人口(18~21岁)入学率在15%以内为精英型高教阶段;15~50%为大众型高教阶段;50%以上为普及型阶段, ,可见马来西亚经过一系列的改革的高教水平已接近大众化水平。
注释:①古建华.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历史和发展[J].国外高等教育,2006,(12),71-74
参考文献:
[1] 张兴,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问题及对策〔J〕.江苏高教,2002(1)122-125
[2] 黄建如.试析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 2001,6
[3] 黄建如,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改革和发展研究〔J〕.南洋问题研究,2009(4)93-104
[4] 洁安娜姆、洪成文,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7),84-87
[5] 李红、韦家朝.经济危机对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冲击及其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0)
[6]李毅,蓬勃发展的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3(8)76-80
推荐访问: 马来西亚 高等教育 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