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慢性胃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脘痛;慢性胃炎方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05-01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性增生为特征的常见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其中肠上皮化生被认为是萎缩典型标志及癌前变前兆[1]。CAG属于祖国医学“胃痛”、“嘈杂”、“痞满”等范畴。病位在胃,病因是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久病所致。笔者2004年02月至2013年11月运用自拟“慢性胃炎方”治疗本病4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
治疗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26-63岁;病程6个月至21年。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7-61岁;病程:6.3个月-22年,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江西井冈山“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订的标准[2]和中国中西医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南昌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辩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3],全部病例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并经胃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自拟慢性胃炎方:党参、白术、茯苓、柴胡、枳壳、陈皮、白芍、蛇舌草、川芎、干姜、半夏、黄苓、甘草。水煎取汁200㎜,每日一剂,分2次口服。对照组口服维酶素片:0.8g/次,3次/天;吗叮啉10mg/次,3次/天。2组治疗均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参照2002年9月中华医学会脾胃病分会太原会议制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判断标准[4]。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粘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达轻度,病理组织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粘膜慢性炎症好转;病理组织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减轻2个级度;有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复查粘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病理组织检查证实慢性炎症减轻1个级度以上,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者。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临床治愈4例,显有效3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0%,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电子胃镜广泛应用临床诊断以来,CAG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但病因未明确,有感染因素(HP)、环境因素以及自身免疫因素等等。在病理组织学上表现为固有腺体萎缩,胃粘膜萎缩变薄,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水平、胃壁的张力及蠕动能力大为减弱,继而出现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5]因此在治疗上多采取西药抗HP治疗。中和胃酸,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等。据国内外报道这些药物都有一定效果,但其疗效均不理想,而且普遍认为对胃粘膜的病理变化很难逆转,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6]慢性萎缩性胃炎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主要病机是长期饮食不节或恣食生冷甘厚味之品;或七情不畅,郁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至肝脾不和。其病位在胃,而脾与胃互为表里,肝主疏泄,主中焦气机之升降,故本症治疗宜气阴双补,脾胃同治,肝胃同调。本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健脾养胃,柴胡、枳壳疏肝行气,陈皮理气和胃降逆,生姜、半夏辛开散结,黄芩苦寒泄热,川芎行气、活血止痛,白芍具有调节免疫,解除平滑肌痉挛作用,其中的芍药甙能抗炎、保护胃粘膜[7]。蛇舌草理气和胃,且现代药理作用表明对慢性胃炎,胃粘膜组织等的改变有修复作用,对异性增生有抑制效果,且对HP有一定的灭活作用。[8]本方共奏健脾养胃,疏肝行气,辛开散结,畅通气机的功效。诸药合用,具有标本兼顾的特点。经过临床观察,用“慢性胃炎方”治疗CAG疗效较好,安全,无毒副作用,对促进胃腺体萎缩的逆转,预防胃癌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孟静岩.慢性萎缩性胃炎[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81.
[2] 中华医学会消化医学分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0,2(3):199-201.
[3]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辩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S].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318-319.
[4] 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6-27.
[5] 江海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探讨[J].中医杂志,2005,46(5):334-335.
[6] 傅志泉,金业城,黄谦.萎胃治疗萎缩性胃炎100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04,45(2):595-956.
[7] 许少华,许建平.柴芍六君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J].福建中医药,2007,38(1):1000.
[8] 薛峰,傅昌格,卢义明,等.资生丸和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704.
推荐访问: 疗效 临床 观察 治疗慢性 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