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顶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1例

2022-05-06 13:20:03 | 浏览次数:

zoޛ)j馔{^AOyuMzM4iݴo7$چ检查:平扫可见右侧顶叶白质皮髓交界区一类圆形高密度块影,CT值为38HU,肿块密度较均匀,大小约27mm×25mm×25mm,界限清楚(图1),病灶周围可见明显不规则指状水肿,同侧脑沟变浅、右侧脑室前角受压略变小,中线结构居中;CT增强扫描肿块呈均匀性明显强化(图2),其外后方亦可见以小片略高密度强化(图3).周围水肿区无强化;3天后行MRI平扫+增强扫描,T1WI右侧顶叶皮髓交界区可见较大不规则等低信号影,肿块与周围水肿无法区分,T2WI呈不规则片状高信号,其中心肿块信号略低于周围水肿区,其水肿带外后方亦可见一大小约10mm×12mm结节信号周围轻度水肿,FLAIR序列扫描,其中心呈低信号,周围伴以带状高信号影(图4),其外后下亦可见小片高信号,增强MRI T1WI肿块呈显著强化,外周水肿带无强化,其右侧中央沟前方亦可见小片状强化影。初步诊断右侧顶叶占位性质待定,考虑转移瘤可能。

首次SCT检查12天后行开颅手术,切除肿瘤并送病理科病。镜下病理诊断,右侧顶叶低分化恶性肿瘤,难以确定组织来源,建议请上级医院会诊。随后医院携肿瘤组织,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病理科会诊。会诊意见:结合IHC结果,诊断为:右侧顶叶,淋巴造血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组织,符合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来源于生发中心外(图5)。患者术后1月病灶复发,于术后2个月死亡。

讨论

在我国恶性淋巴瘤中非霍奇金淋巴瘤所占比例远高于霍奇金病(HD)。近年来很多国家NHL的发病率有一定增高趋势。全身各部位NHL均有报道,主要以胸、腹NHL较多,脑内NHL大多为艾滋病(AIDS)患者伴发NHL,但有关原发颅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报道并不多见[1]

NHL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部位自然是淋巴结,比如我们可以用手摸到的颈部、腋下、锁骨上、腹股沟的肿大淋巴结,还有些摸不到的深部淋巴结,比如位于纵隔、腹膜后等部位的淋巴结。除此之外,NHL可以发生在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组织,有时在身上看不到任何变化,也没有明显症状,但疾病在体内早已潜滋暗长,本例患者全身体格检查并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胸腹部SCT亦未发现明确病变。

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主要是NHL,常为B细胞型,占原发脑肿瘤的1%--2%,其发生率随AIDS患者的增多而迅速增加。可见于任何年龄段,在免疫系统缺陷者,以中青年多见,在免疫系统正常人群,以老年人多见[1]。非AIDS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CT表现通常为孤立性肿块,在造影剂增强前CT值和周围组织相同或增高,静脉注入造影剂后肿块均匀强化[2] ,本例患者在肿瘤强化与报道相符合,但其病灶属于多发灶。

鉴别诊断

(1)星形细胞瘤:Ⅱ级星形细胞瘤,亦主要位于两侧半球的脑白质,也可表现为局灶性边界清楚的肿块,在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均匀高信号,但其多见于儿童和40岁以下的成人,而本病以老年人多见。(2)少突胶质细胞瘤:肿瘤起源于脑白质,向灰质生长累及顶叶最常见,肿瘤内部发生钙化和囊变者常见,本病未见有钙化及囊变。(3)脑转移瘤:脑转移瘤是常见脑内肿瘤,亦常见于成人,转移瘤可见于脑内任何部位,主要分布于皮髓质交界区[4-5],以皮质下多见,且以多发为特征,常有原发灶(小部分可以找不到原发灶),而NHL亦可见多发病灶,所以与本病的鉴别比较困难。

总之,颅内NHL近几年在中枢神经的发病有上升趋势,当遇到年老患者发现颅内占位,并CT增强扫描肿块呈均匀性明显强化,周围水肿明显的患者,应想到NHL的可能,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应有的资料。

参考资料

[1]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MRI医师上岗考试指南,马林。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15

[2]全身CT和MRI,1993.12 陈星荣 樊军,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825

[3] 孙承同 杨丽华 等 单发脑梅毒树胶肿1例及文献复习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756-757

[4] SmithAB,Smirniotopoulos JG,Rushing EJ.From the archives of the AFPI: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radiologic-pathologic correlation.Radingraphics,2008,28:2033-2058.

推荐访问: 顶叶 恶性淋巴瘤 霍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