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新山区经济”
遂昌是浙江省的生态屏障地区,也是欠发达地区,担负着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近年来,遂昌县立足于优越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出了“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战略产业,倡导并建立一种以休闲旅游为主导的新山区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建立“新山区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建立“新山区经济发展模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条件下,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寻找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新路径。遂昌所提出的新山区经济发展模式就是要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文明等稀缺资源,坚持集聚发展、借力发展、错位发展、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着力提升生态型工业和原生态农业,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这种发展模式是摆脱同质化竞争、走差异化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更是科学发展观在欠发达山区县的生动实践。
建立“新山区经济发展模式”是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现实要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发展自己,首先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劣势和优势。近年来遂昌的发展实践证明,最大优势是生态和文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推进,农业文明受到严重冲击,而遂昌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可产业化、市场化的生态和文化资源,这些资源非常稀缺,是遂昌参与区域合作和竞争的重要依托,也是加快发展的基础、潜力和希望所在。新山区经济发展模式就是要立足山区实际,充分挖掘自身的生态和文化资源,将区域的劣势变为发展的优势,以山区资源和特点参与区域分工合作和竞争,实现欠发达山区县的跨越发展。
建立“新山区经济发展模式”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需要。在生态文明兴起的今天,欠发达地区已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新山区经济”,不是对以前道路的简单否定,而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对前面道路的一种继承、发展和超越,这条发展道路既是转型升级之路,也是“螺旋式上升”之路,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客观选择。
建立“新山区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
优化生态环境,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牢固树立“环境既是资源、又是资本、更是资产”的理念,坚持产业培育、环境改善、观念转变相结合,力争使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全面实施“净化”,以创建省级、国家级生态县和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为主抓手,全面实施各类环保规划,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美化”,加快生态林业建设,全面实施生态景观规划,加强林业安全体系建设,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使“遂昌模式的林权制度改革经验”继续成为全国示范典型。推进“洁化”,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行生态葬法,全面实施城乡垃圾“户集、村收、乡镇县处理”的运行机制,落实河道保洁、河道采砂、水域占用和渔业管理“四位一体”的河道管理新机制,重视省、县道洁化工作,进一步营造全社会良好的生态建设氛围。
突出休闲旅游业引领,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树立“泛产业化”的理念,以扩量提质为重点做优生态工业,以优质安全为目标做强原生态农业,以休闲旅游业为引领,推动一二三产统筹协调发展,特别是要以引领遂昌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新审视和加快提升旅游业,以争创省级旅游经济强县为战略重点,以湖山区块开发为战略突破口,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步伐,切实将人气转化为产业。立足于乡村背景,依托温泉、金矿等特色资源,加快健康、养生、会务、休闲、度假、科考旅游产品开发;坚持“不让一个游客在遂昌受委屈”,加强景区扩容、配套设施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遂昌旅游整体品牌建设和形象推广,进一步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加快旅游配套产业发展,着力构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培育商务、休闲、旅游房地产业。
强化政策保障,完善工作体制机制。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目标体系、规划引领、重大项目政策支撑、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对起步阶段旅游业的统筹协调力度,加强对发展休闲旅游业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借助各地先进经验,促进休闲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生态文明兴起的背景下支撑生态屏障地区跨越发展的产业基础。特别是要强化领导体制,有效整合行政资源,构建县领导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分工负责、乡镇积极参与的大工作格局,形成项目规划、项目建设、宣传营销、行业管理等相应的专业工作分工团队。拟建立重点景区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开发管理工作。
提升人文素质,丰富产业发展内涵。以文化为切入点,以素质养成为重点,以打造区域特色的人文环境为目标,不断提升和丰富休闲旅游业以及休闲旅游名城的文化内涵。围绕“硬环境景观化、软环境人文化”,积极实施“微笑遂昌、洁净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微笑遂昌”文明养成、“洁净遂昌”环境改善、“温馨遂昌”志愿服务等六大行动,引导广大群众用微笑和洁净打动游客、留住游客、创造财富,进一步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以生态文化为背景、汤显祖文化为主线、红色文化为亮点、产业文化为重点,以欧洲文明为点缀,深入挖掘和弘扬特色文化,做深汤显祖文化和明代文化,培育发展文化竞争力。在文化惠民上下大功夫,办好各类节庆活动。
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强化发展保障功能。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是发展新山区经济的重要保障。要加快交通、电力、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引导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路网建设,重点抓好衢丽铁路、衢宁铁路、遂江公路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切实加快51省道上江至三墩桥段公路改建工程、乌溪江惠民大桥(凉山大桥)、峡湖线改建等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加快水网建设,继续抓好上南门河道改造、成屏一级除险加固、瓯江干堤加固等工程建设。加快电网建设,抓好110KV桃园(枫树)输变电、35KV焦王线等工程建设。加快“天网”建设,做好3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通讯管道扩容等工作。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新山区经济发展模式”初显成效
提升了遂昌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年1至10月,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15.76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8.6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07%和41.99%,再创历史新高,旅游吸引力显著增强,“金山林海、仙县遂昌”区域形象不断提升,“健康、快乐、休闲”品牌进一步打响。遂昌先后拥有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等14张国字号名片,2009年还被评为浙江十大生态旅游名城。
促进了环境保护。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浙西南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遂昌全面启动了生态县建设。去年以来,主动开展了森林资源限伐工作,大幅降低林木采伐量,实施了全省最大的“森林保护计划”,今年主动新增101.4万亩重点公益林,走在了全省新一轮公益林扩面工作的前列,并全面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盘活森林资源资产,成为全国林权抵押贷款额度最大、林农受惠面最广的县之一。
加快了产业融合。工业、农业与旅游产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特别是文化与旅游得到有机结合,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节庆活动做到了月月举办,有力促进了节庆文化常态化、传统文化产业化、群众文化职业化。去年下半年至今,成功举办了劝农节、大柯摄影文化节、龙洋龙排节、高山杜鹃节、北界红提节、石练秋赛会、小岱生态文化节等乡村文化节庆活动,有两万多群众直接参与,吸引了10多万中外游客、1000多名摄影家。
最大程度地惠及百姓。作为具有富民产业特点的旅游业,吸引了大批游客到遂昌休闲度假,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文化、信息和人财物的交流,群众增收效应十分明显。特别是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势头迅猛,今年1至10月,接待游客42.17万人次,营业收入2384.08万元,游客数和营业收入均超过去年全年的总和。
形成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景区和旅游产品。截至目前,遂昌已建成南尖岩、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神龙谷三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及飞石岭1个3A级景区。除景观游外,出现了中国竹炭博物馆、汤显祖纪念馆以及湖山温泉等休闲产品。
全社会参与旅游的氛围日渐浓厚。全县上下发展休闲旅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全民参与、惠及全民”的发展氛围逐步形成,旅游业已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一个重点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休闲旅游迅速升温。全县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从2007年的14个增为现在的42个,农家乐户数从84户增为198户,从业人员从238人增至615人。
(作者系中共遂昌县委书记)
推荐访问: 加快发展 山区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