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电站爆炸的警示

2022-05-07 09:50:02 | 浏览次数:

日本发生的9级特大地震,最先给人深刻印象的是地震及海啸对生命与财产的无情吞噬,但随着福岛第一核电站出现爆炸事件的发生,人们的目光开始投向核电站泄露后的核辐射至3月15日,日本已先后引发四座核电站爆炸核电安全问题立即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政府及时就民众对核电站安全的担忧做出回应最先做出反映的当属德国,总理默克尔立即召开会议,开始全面检核电站的安全标准,并宣布三个核电站关闭3个月。

核工业在中国国有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也是一个正在发展核电能的国家据悉,目前,我国在岭澳、秦山、田湾等地投产的核电站有6座,计11台核电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885万千瓦,技术以二代、二代半为主。按照国家的核电计划,到2020年我國将会有40007)-千瓦核电,由现在的核电占总电量的2%上升到4%,大约有4()个核电机组运行。

中国的核电站安全情况如何?这无疑也是国人所关心的。

人类为探索科学锲而不舍,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如果科学危及了人类的健康或安全,这种科学严格来讲,不是真正的科学,而是等待完善的科学。人类为了解决能源的不足,通过建立核电站来发展电能是一种科学的探索,但探索过程必然也面临风险。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3分,前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首府基辅西北130公里处,一系列化学爆炸摧毁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大量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中,持续了10天,28人几周内死于急性放射病。其后10放射病患者又有10人陆续死亡。因这起事故引起的影响至今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事后论证表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设计缺陷和人为失误,是主要原因。今天日本核电站发生爆炸,尽管属于自然灾害因素,但也再一次警示人们,对核电能的开发科学还待于完善

科学给人类带来福音,但如果没有把握好,也会给人类带来伤害——所谓双刃剑是也。比如,人类发明了保存食物的添加剂,尽管延长了食物保值期,但一定程度上却损害了食物的安全性。建核电站也是一样。核电站能帮助人类解决能源不足问题,但如果技术安全系数没有保障,出现设计缺陷和人为失误,对人类的伤害也是巨大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日本这次核电站爆炸,就是明证。

然而,科学的探索不能因为一次失败或某个环节不完善就止步不前。核能的利用也是如此。有关上世纪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近日发生的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事故,可能会使世界上不少人凡“核”必恐,对未来的和平利用核能产生偏见。实际上,和平利用核能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里程碑,核工业为人类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日本发生这次核电事故而产生“杯弓蛇影”心理,停止对和平利用核能的探索。

中国在核能的利用方面尽管起步比较晚,但起点比较高。据中核集团公司首席快堆专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快堆工程部总工程师徐金来3月14日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核安全法规标准采用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我国核电站‘门槛’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核电站的选址更加保守、安全,均远离地质断裂带,建在稳定的基岩上。抗震标准、防洪标准等都做到了‘高一级’设防,并且受国家核安全局的严格审查。”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陆启洲3月12日对媒体记者说:“日本大地震带给我国核电安全发展启示。日本受影响核电站采用的是二代核电技术,最大问题就在于遇紧急情况停堆后,须启用备用电源带动冷却水循环散热。我国正在沿海建设并将向内陆推广的第三代Ap1000核电技术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固其采用“非能动”安全系统,就是在反应堆上方顶着多个千吨级水箱,一旦遭遇紧急情况,不需要交流电源和应急发电机,仅利用地球引力、物质重力等自然现象就可驱动核电厂的安全系统,巧妙地冷却反应堆堆芯,带走堆芯余热,并对安全壳外部实施喷淋。从而恢复核电站的安全状态。”

专家们的上述说法无异于给国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有信息表明,我国目前已经启动沿海城市的核安全监测装置,正在监测日本的核电泄露对中国的影响,监测的结果目前一切正常。但安全毕竟是涉及民生大事,绝对马虎不得,有关部门有必要结合国情,未雨绸缪,从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中吸取教训,加强对我国所有启用或在建核电站的安全系数的监察,为国人的安全和健康护航。正如中核集团公司首席快堆专家徐金米所言,我国核电站建设和运行安全可控,但也应从日本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提高对自然的认识,制定更加周全的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安全预案。

推荐访问: 核电站 日本 警示 爆炸